脂肪肝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脂肪肝常识

揭密脂肪肝变性的原因

举报/反馈
2008-03-03 10:33:0039健康网社区

  健康人肝内的脂肪重量约占肝脏总重量的2%~5%。当一个人肝内蓄积的脂肪重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时即可被诊断患有脂肪肝。在临床上,根据患者肝内蓄积的脂肪量占肝脏总重量的比例,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度(占5%~10%)、中度(占11%~25名)和重度(占26%以上)。

  在临床上,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在肝脏出现的一种病理改变。据统计,在一般人群中约有10%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脏脂肪变性。那么,能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营养失衡

  1.饥饿: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可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加速其体内的脂肪分解。而一旦过量的脂肪酸进入患者的血液中,便会使其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多而造成肝内脂肪的蓄积。但随着人们禁食时间的延长,身体的其他组织会将脂肪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作为身体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从而可使肝内脂肪蓄积的程度有所减轻。

  2.高脂饮食:长期摄入高脂饮食的人,可因血中的乳糜微粒和非酯化脂肪酸增多而引起脂肪肝。多数高脂饮食所致的脂肪肝患者常同时伴有蛋白质缺乏,而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失衡可加重肝细胞的脂肪浸润。

  3.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不足是导致脂肪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临床上,将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所致的营养不良称为“恶性营养不良症”。这是因为,患者长期以淀粉食物为主,其体内会缺乏蛋白质。这时其体内白蛋白的合成也会相应地减少,其血浆中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也会下降,从而可使其脂肪组织的分解加速,导致其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多:另一方面由于患者体内载脂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使甘油三酯释放入血的速度减缓,从而可引起脂肪在肝内的大量蓄积而导致脂肪肝。

  二、饮酒

  一个人肝内脂肪的蓄积量与其饮酒量和饮酒持续的时间有明显的关系。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内蓄积的脂肪以甘油三酯为主,若脂肪蓄积过量可使其肝脏的重量达到2-2.5千克,有的甚至可达到4~5千克。

  三、肥胖

  肥胖患者多伴有明显的肝内脂肪浸润和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导致患者肝内脂肪浸润的原因与其体内的脂肪组织增多及其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有关。此外,肝炎恢复期患者若补充营养过剩或活动量减少还可导致肝炎后脂肪肝。

  四、糖尿

  临床研究证实,约有37%~46%的糖尿病患者都合并有脂肪肝,而近半数的脂肪肝患者都合并有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糖原贮备不足,所以常常通过分解脂肪来为其机体提供能量,而一旦脂肪分解过度则可使患者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从而可导致其肝脏出现严重的脂肪浸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形大多都较肥胖,其发生脂肪肝的原因则与其体内的脂肪组织增多及其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有关。

  五、妊娠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见于年轻的首孕妇女,其发病时间通常在其妊娠的晚期(36~40周)。该病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但患者一旦发病往往病情较重(类似于急性暴发性肝炎),且预后较差,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目前,导致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不过有学者认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可能是由于患者在妊娠的晚期,其体内的儿茶酚胺、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均有所升高,导致其肝脏内的血液代谢发生了严重的障碍。此外,上述诸多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还会加速孕妇的脂肪分解,导致其血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急剧升高,从而可引起肝细胞的广泛性脂肪浸润。

  六、药物中毒

  某些药物中含有的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如四氯化碳、氯仿、黄磷、半乳糖胺、放线菌素D、蝇荤素等都可使人发生脂肪肝。它们导致脂肪肝的机理各不相同。

  那么,对脂肪肝应如何进行治疗呢?

  目前,临床上对脂肪肝的治疗仍以去除其病因为主。脂肪肝患者一方面应注意调整饮食,同时可适当地选用降脂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有效地控制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或使病情发生逆转。

  一、进行饮食调理

  调整饮食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手段。平时人们应多摄入新鲜的蔬菜、瘦肉(以牛、羊肉为主)和富含亲脂性物质(胆碱、蛋氨酸)的食物,以减轻体重。但需注意的是,脂肪肝患者平时仍须摄入适量的脂肪,并注意控制糖类的摄入。这是因为,当人们摄入不含脂肪的食物时,其机体仍可利用糖类及氨基酸的前身物质合成脂肪酸,而摄入过多的糖类又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糖转化为脂肪。那么,不同类型的脂肪肝患者应如何进行饮食调理呢?

  1.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该类脂肪肝患者在保证营养物质正常摄入的前提下,应适当地减少脂肪、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应选食植物油并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该病患者若能坚持上述做法一年往往能减轻10~20千克的体重,同时其肝脏内的脂肪沉积也会随之消退。但脂肪肝患者在控制饮食时一定要适当,因为过度地限制饮食也会导致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发生,并可使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和酮症等不良后果。

  2.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单纯性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严格戒酒,同时还要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纠正营养不良。该病患者每天所摄入的脂肪的含热量不宜超过总热量的15%~20%,并应适当地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诱发和加重肝组织的损伤。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该类脂肪肝多见于营养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障碍以及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治疗此病时患者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纤维素饮食为主,病情严重者可加用复合氨基酸制剂。

  4.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应以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其摄入的糖类所含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60%左右。合并有肾病的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1克/千克(体重)以内,以减轻其肾脏的负担。

  5.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该类脂肪肝患者可通过实施饮食疗法而获得痊愈。治疗该症时患者应以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纤维素饮食为主,要尽量多吃香菇、木耳、芹菜及山楂等食物,以达到降血脂和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目的。

  6.肝炎后脂肪肝患者:该类脂肪肝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患者及慢性肝炎患者,其发病原因多半是由于患者摄入的热量过多而活动较少,致其体重不断增加,造成脂肪在其肝脏内蓄积。该症患者应适当地减少脂肪、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量,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

  二、进行药物治疗

  对脂肪肝进行药物治疗,包括降脂治疗,护肝祛脂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

  1.降脂治疗:由于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密切,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降脂药物来治疗脂肪肝,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有:胆碱、蛋氨酸、烟酸及其衍生物、肌醇、消胆胺、安妥明(氯苯丁酯)、苯扎贝特(必降脂)、弹性酶、美降脂等。此外,一些新的药物,如环丙贝特、非诺贝特(普鲁脂芬)、吉非罗齐、阿西莫司(乐脂平)、克利贝特、苄氯贝特、依托贝特(益多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些药物均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而对脂肪肝也有较好的疗效。但种类繁多的降脂药物,大多疗效尚不十分确切。有些降脂药物还有较大的副作用,患者若应用不当还可加重其肝内脂肪的蓄积,甚至可导致或加重其肝功能不全。因此,脂肪肝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降脂药物,而且治疗的重点应以控制饮食、降低体重为主。

  2.护肝祛脂治疗:近年来,一些具有保护肝细胞和纠正肝细胞脂肪代谢作用的药物正在积极的研发之中,部分此类药物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如:前列腺素E(PGE)、肝得健、马洛替酯、牛磺酸、琉基丙酰甘氨酸等。脂肪肝患者不妨尝试一下这些新药。

  3.中医中药治疗:许多中药如丹参、川芎、决明子、山楂、泽泻等对脂肪肝都有一定的疗效,该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应用这些中药进行治疗,以减轻其症状。例如,肝郁气滞型脂肪肝患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治疗;气血瘀阻型脂肪肝患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i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患者可用四逆散合导痰汤(加减)进行治疗。此外,民间流传的一些验方如祛脂饮(山楂、泽泻、柴胡)、宁脂片(白术、陈皮、半夏、丹参)、白金丸(白矾、郁金等),以及市场上出售的减肥药物也有一定的降脂作用,脂肪肝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选用。

(责任编辑:王海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