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警惕!肝癌也学会了“伪装”

  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不振、消瘦、腹水等典型症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尤其是肝癌出现的某些症状与体征因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造成误诊。因此,对有些患者出现的某种症状应加以警惕,及早识破肝癌的种种“伪装”,方能早确诊,早治疗,避免发生悲剧。

  他何以多次晕倒

  刚过不惑之年的董豪一向身体很好,但近一个多月来浑身乏力,饭后总感觉腹部胀满,也没放在心上。一天他和妻子下田干活,快到中午时分觉得头晕,两眼一黑摔倒在地。妻子连忙将他扶起来,问道:“董豪,咋回事?感到那里不舒服?”董豪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为啥就晕倒了,歇会儿就好了。”回来后便去村卫生所向赵医生诉说了情况,赵医生说:“你这种现象很可能是低血糖,以后出门或下地干活,身上带点糖果,觉得有点头晕时赶紧吃一块。”谁知后来竟然连续3次晕倒,妻子便陪他上乡卫生院看医生,化验血糖,只有正常值的1/3。做B超检查,发现其肝区有一像鸭蛋大的肿块。于是,急忙进城,到县医院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肝癌。住院做了手术。

  点评:得了肝癌为何会发生晕倒现象呢?一是肝癌细胞能异位分泌胰岛素样物质,抑制胰岛素酶生成,分泌一种胰岛β细胞刺激因子,这种情况可使葡萄糖代谢加快而使血糖降低。二是肝癌细胞爱吃糖。随着癌肿的疯长,巨大原发肝癌组织会消耗过多的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下降。在临床上,约有10%~30%的原发肝癌患者出现自发性低血糖症,引起头晕、昏迷休克,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因此,凡是患有肝炎者,一旦发生晕倒现象,不可掉以轻心,应尽快到医院做必要的检查。

  发烧不退是何因

  年逾60的章木匠,做的家具远近闻名。但近几个月来,人们看不到他走村串巷的身影了。这是咋回事呢?原来,章木匠被发烧所困,三天两头出现发烧,浑身无力,吃不下饭,人也瘦了许多。发烧时,他就吃片复方阿斯匹林,很快就退热了。可有一天却持续高热不退,老伴见状,急忙让儿子送他上乡卫生院,打了吊针后,才不发烧了。医生根据他的病情,让章木匠到县医院去检查,经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发现AFP升高,做B超检查,肝脏长一肿瘤,诊断为肝癌,住院进行治疗。

  点评:肝癌易出现癌热,多见于疾病进展期,这是因为癌细胞增殖、浸润的白细胞所产生的致热原,或癌组织本身的肿瘤坏死因子所致,也有的肝癌患者早期以发热为主。多为间歇热,无畏寒或寒战,持续时间很长。有的持续高热,但无明显毒血症症状。服用消炎痛等退热药或强的松,癌热会很快消退,停药后却又会发热。有不少患者被误诊为结核、伤寒、结缔组织病等,造成误治,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时,应尽快到医院请专科医生作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突发腹痛是啥病

  近些日子彭师傅常感右上腹隐隐作痛,上药店买了治胃病的药,刚开始吃,觉得稍好一点,再吃就不管用了。尤其是晚上或劳累时,疼痛加重,连肩膀和腰部也跟着痛。老伴劝他上医院检查,他摇摇头,说不碍事。一天午后,彭师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刹那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儿子见父亲得了急病,连忙拨打“120”,飞驰而来的救护车将彭师傅送到市急救中心,以急腹症做了急诊手术。术中发现,原是肝脏上长的癌肿破裂出血而引起的急性腹膜炎

  点评:在肝癌患者中,因癌肿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的约为10%。癌肿可自发破裂或因外力发生破裂,如果局限于肝包膜下,右上腹疼痛剧烈;若破入腹腔,则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症状。此外,有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也易引起自发性腹膜炎。值得提醒的是,由于肝脏无感觉神经,肿块长到一定程度,压迫四周脏器,才会引起右上腹痛、腹胀感,大多数患者会与胃病、消化不良相混淆。如发生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夜间或劳累后加重,休息也不见好转,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尤其是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者,若出现右上腹隐痛,更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天天腹泻啥因由

  顾军是某乡中学的体育老师,1米87的个子,体重90公斤。近来却天天拉肚子,他到乡卫生院看病,医生说是慢性肠炎,可吃了不少助消化的、止泻的、消炎的药,没有丝毫效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被拉肚子折腾得剩下皮包骨头。他感到有点不妙,便上县医院看消化内科,经过多方检查,找出了病根,腹泻竟是肝癌作的祸。

  点评:在肝癌病人中,出现腹泻为首发症状者不乏鲜例。有人曾对3254例肝癌病人统计中发现,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者占5.8%。发生腹泻的原因,是肝癌细胞在分裂增殖过程中,可产生胃泌素、血管活性肽、前列腺素F2等物质,肥大细胞受到这些物质的刺激后,便会增殖并释放出过多的组织胺,促使肠道粘膜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肠液分泌增多而引起腹泻。因此,经常腹泻的患者,应多个心眼,快点到医院做血清甲胎蛋白(AFP)、B超、CT等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责任编辑:张灿城)

2012-02-03 04:17:00浏览4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转移性肝癌发展快吗,能治好吗
转移性肝癌的发展速度和治愈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原发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是否及时治疗。总体而言,转移性肝癌进展相对较快,多数情况下无法完全治好。但早期发现并采取综合治疗可延缓病程,改善生存质量。转移性肝癌的发展速度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若原发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如胰腺癌、胆囊癌),且未及时干预,转移性肝癌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扩散,其侵袭性往往强于原发性肝癌,这类肿瘤细胞已具备突破原发部位屏障的能力,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肝脏后,更易形成多发病灶并导致肝功能恶化。反之,来源于乳腺癌、结肠癌等低度恶性肿瘤的转移性肝癌,若能及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可能呈现较缓慢的病程进展。从治愈可能性分析,转移性肝癌目前仍属于晚期肿瘤范畴,完全清除癌细胞的可能性极低。手术切除仅适用于单发、局限的转移灶,且术后复发率高。其次,放疗和化疗主要发挥姑息治疗作用,可缓解疼痛、缩小肿瘤体积,但对已发生全身转移的病例难以实现根治。极少数原发灶控制良好且肝转移早期的病例,通过肝移植等激进治疗可能获得5年以上生存期,但这属于例外情况而非普遍规律。原发肿瘤确诊后应遵医嘱定期进行肝脏影像学筛查,发现转移病灶时优先评估手术可行性。对无法手术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控制局部病灶)和全身性靶向治疗(抑制远处转移)。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平衡疗效与肝毒性。同时应严格戒除烟酒以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转移性肝癌的生存期是多少天
转移性肝癌的生存期因个体病情差异较大,通常为3个月至2年,少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其生存期可能超过2年。具体生存期受原发肿瘤类型、转移灶数量及治疗方式等多因素影响,需结合具体病情综合。 未经系统治疗的转移性肝癌患者生存期通常较短,多在3-6个月。此时肿瘤常已广泛转移肝功能受损严重,可出现黄疸、腹水、肝区疼痛等症状,且患者体能状态较差难以耐受积极治疗。若原发肿瘤为恶性程度高的类型,如胰腺癌、胆囊癌等,肝转移进展速度更快,生存期可能进一步缩短。而部分原发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如结直肠癌肝转移,且转移灶局限的患者,若能早期发现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切除,生存期可延长至1-2年甚至更长。 影响转移性肝癌生存期的因素包括原发肿瘤性质、转移灶分布、肝功能储备及治疗方案选择。原发肿瘤对化疗药物敏感者(如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敏感)通过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可延缓肿瘤进展从而延长生存期;肝转移灶数量少且未侵犯重要血管者可通过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手段控制病灶生存期相对较长。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变化,以评估疗效,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方案,以尽可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此外,对于转移性肝癌患者,建议尽早至肿瘤专科就诊,完善增强CT/MRI、病理活检等检查,明确原发肿瘤类型及转移灶情况,便于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原发性肝癌多大能手术
一般来说,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在10厘米以下且满足其他手术指征时,通常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具体能否手术还需结合肿瘤数量、位置、患者肝功能及身体状况等综合判断。该疾病是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重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精准评估手术可行性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若出现肝区疼痛、腹胀、黄疸、消瘦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肝脏超声、CT、磁共振成像及甲胎蛋白检测等明确诊断。肿瘤大小影响手术可行性主要基于对肝脏功能的保护和手术操作的可行性。直径10厘米以下的肿瘤,若为单发且未侵犯重要血管、胆管等结构,手术切除过程中就有更大可能保留足够的正常肝组织,维持肝脏基本代谢、解毒等功能,降低术后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风险,手术切除后患者恢复相对较好,预后更佳。而当肿瘤直径超过10厘米,往往体积较大、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复杂,侵犯肝内重要血管(如肝静脉、门静脉)或胆管的可能性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显著升高,且切除后剩余肝脏难以满足机体代谢需求,此时需谨慎评估手术价值。除肿瘤大小外,肿瘤数量、位置、患者肝功能分级和全身状况也是决定能否手术的关键因素。对于多发肿瘤,若数量较少且分布较局限,仍可考虑手术切除;但肿瘤弥漫分布于肝脏多叶,则不适合手术。肿瘤位于肝脏边缘相对容易切除,若靠近肝门等重要部位,手术操作空间小,风险大。肝功能良好的患者,手术耐受性强,而肝功能差的患者,手术可能加重肝脏负担,需先进行保肝治疗或考虑肝移植。手术方式主要有肝叶切除术、肝段切除术等,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可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局部治疗,或联合靶向治疗(遵医嘱使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甲磺酸仑伐替尼等药物)、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有慢性肝病基础的高危人群需严格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减少肝脏损伤。确诊原发性肝癌后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全面评估以确定治疗方案。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脏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复发情况;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需按医嘱定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策略。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转移性肝癌症状有哪些
转移性肝癌的症状主要包括肝区疼痛、消化道症状、黄疸等。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1、肝区疼痛:转移性肝癌导致肝区疼痛的机制主要是肿瘤生长使肝包膜紧张,刺激神经末梢所致。疼痛可为钝痛、胀痛,且疼痛可随病情进展而加重。当肿瘤侵犯肝内血管或肝门区神经组织时,疼痛更为剧烈,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此外,若肿瘤破裂出血,血液刺激腹膜,会引起突发性右上腹剧痛,并伴有腹膜刺激征。2、消化道症状: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肿瘤转移后破坏肝细胞,影响胆汁分泌与排泄,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等症状。同时,肿瘤导致肝脏门静脉压力升高,引起胃肠道淤血水肿,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患者可出现腹胀、腹泻等表现。长期的消化道症状还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3、黄疸:肿瘤增大可压迫肝内胆管,使其狭窄甚至闭塞,胆汁无法正常流入十二指肠,反流入血,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巩膜黄染,同时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样,粪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色。此外,肝内广泛转移使肝细胞受损严重,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也会加重黄疸症状。建议若存在原发肿瘤病史且出现转移性肝癌症状,需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病情。若出现疼痛加剧、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立即就医处理,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