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丙肝

“阴险狡猾”的丙肝病毒

举报/反馈
2011-03-31 01:43:0039健康网社区

  丙肝病毒“阴险狡猾”

  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了丙肝病毒以,引起以肝病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其特点是,可以出现或不出现发烧,但症状比较轻,转氨酶反复波动,容易慢性化,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其中1%~4%发展成肝癌。丙型肝炎病毒非常"阴险",潜伏下来以后很难被人体自动清除,天长日久不仅导致肝细胞的炎症反应,甚至肝纤维化,也可诱发很多自身免疫反应,出现肝病以外的很多表现,如干燥综合征皮疹、关节痛等。

  同乙型肝炎相似,丙型肝炎也存在病毒携带问题,患者长期没有不适症状,但病毒始终存在。丙肝与乙肝处理原则并不相同,乙肝病毒携带者如肝功正常,需定期随访,不必轻易用药。

  但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虽然肝功全部正常,若肝穿刺检查丙肝病毒核糖核酸(即丙肝病毒RNA,是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阳性的,就应该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潜伏期差不多,通常情况下,丙型肝炎潜伏期是2~20周,平均7.4周;若是血制品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短,约在20天左右发病。

  以防为主 切断传染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可因输血而感染,另外静脉吸毒、穿环孔和纹身、性行为(尤其是同性恋)、唾液、不安全血液透析、外科手术、拔针灸、内镜、使用非一次性注射用具、共用剃须刀等也可传播,还可通过母婴传播(特别是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联合感染的母亲更易发生)。

  若经血液传播,进入体内的丙肝病毒量大,多为急性丙型肝炎,黄疸轻或黄疸, 仅占25%;转氨酶升高,重症少见,不易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重视。丙型肝炎可以单独发病,也可合并乙型肝炎等发病。凡经输血等途径感染者,半个月至6个月,逐步出现全身乏力厌食、厌油、肝区疼痛等症状,化验检测抗-HCV(即丙肝病毒抗体)和/或HCV-RNA(丙肝病毒核糖核酸)阳性,转氨酶在100以上,即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目前尚未研制出丙型肝炎疫苗,因此,预防丙肝应从切断传染途径着手。丙型肝炎患者过性生活应使用安全套,减少性生活次数,女性患者治愈前不宜怀孕,哺育期患者以人工喂养婴儿为宜,妊娠期不宜进行抗丙肝治疗,否则药物将波及婴儿,最好是终止妊娠。随着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正式出台,专家呼吁全社会应该提高对丙型肝炎的认识,医疗机构应对丙型肝炎病人进行丙肝抗体的筛查、防治,以排除潜在的公共卫生危机。

  招惹了丙肝怎么办

  近年来,我国治疗丙型肝炎的办法,有单独普通干扰素治疗,干扰素加中药护肝治疗,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即病毒唑,英文名为Ribavirin)联合治疗。目前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派罗欣)和利巴韦林联合应用,经3~6个月正规治疗,其疗效为40%~80%。在正规用药的同时,禁用磺胺药、新生霉素、激素、对氨基水杨酸、非那西汀、含造影剂,否则,将加重肝损害。

  丙型肝炎患者应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瘦肉、排骨、鸡、龟等及蔬菜水果类食物;不宜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类食物;不宜酒。平时做到情绪稳定,勿劳累,睡眠充足,节制性生活,加强保健及适宜锻炼,维护正常免疫

(实习编辑:柯宗兴)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