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公布的江苏药品医疗器械十大违法案件中,“淮安特大制售假药案”非常特别,因为造假者是学习生物制药的留美海归博士,而他所造的假药竟是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2010年11月2日,患者陈某向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举报,称所购“吉非替尼片”服用后有较大不适症状,怀疑为假药。经初步核实,该药品无进口药品注册证号,系假冒进口药品,涉嫌侵犯多家知名药企的知识产权。
留美海归博士制假药 卖给肺癌晚期患者
2010年11月2日,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接到举报:癌症患者老陈在淮安一家医院住院治疗期间,经医生介绍邮购了4盒印度生产的药品“吉非替尼片”,服用后感觉不是很好。老陈怀疑这药是不是假的。稽查人员在看了老陈吃剩下的包装盒和药品后,感觉到了一丝的蹊跷。整个药品包装是全英文,没有一个中国字。按照我国的标准,进口药品也必须配以中文标示。经过初步核实,这药品没有进口药品注册号,在有关数据库中也没有查询到从印度进口的“吉非替尼片”。
药监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行动,从老陈家快递单中顺藤摸瓜,抓获了销售人员蔡某等6名嫌犯。令办案人员吃惊的是,涉案主犯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美国海归,是学生物制药的。回国后,这位被利益冲昏头脑的海归,利用职务之便,与亲外甥高某,做起了制售假药的行当。据了解,其他涉案的人员也都是高学历的博士。他们在美国读书的时候,都已经进入到制药行业的核心层。
制假手段:一颗500元的药卖50
“吉非替尼片”的商品名称为“易瑞沙”,是针对肺癌晚期病人的分子靶向药物。这种药非常贵,一万五到两万元一瓶,一瓶30颗,算下来每颗500元以上。犯罪团伙制造的假药全部比真药低九成的价格出售,通过快递寄给消费者。
淮安市药监局副局长周晓熔告诉记者,生产的假药一般只有癌症晚期的患者才会购买,这些药并不是纯粹的没有任何有效成分的假药。海归博士制假团伙就像黑客一样,深入到国际制药的核心层,获取了部分配方,进行制假。
目前制造假药的窝点已经被捣毁,查扣制假设备8台(套)、假药1500余盒、原料100余公斤以及近万片“药丸”和大量包装、标签、说明书等造假材料。该案涉案金额达2800万元,假药流向涉及15个省、市、自治区。由于涉案药品是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等危重病人,且系假冒进口药品,价格昂贵,还涉嫌侵犯多家知名药企的知识产权。因此,该案先后被省局、省公安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
专家提醒:网购药品风险大
“当前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隐蔽,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制假目标瞄上名贵药、紧缺药。”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朱勤虎表示,犯罪分子利用百姓依赖进口药心理,以低价为诱饵,导致病患上当受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QQ等即时聊天工具的便捷,犯罪分子通过网络“高科技”或电话等形式推销假劣药品,销售假劣药品以牟取暴利。记者注意到,2010年度十大违法案件中,多数都是以互联网为售卖“桥梁”完成交易的。受害人一旦发觉上当受骗很难查实不法分子的真实身份和藏匿地点。
(责任编辑:单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