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滥用干扰素 警惕不良反应

  干扰素是治疗乙肝、丙肝及其它病毒感染的主要药物,近年还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耐药性结核病、难治性血液病等。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畏寒发热、四肢关节酸痛鼻塞等流感样表现,多在用药后一周左右自限消失或耐受,不影响治疗。

  近年发现,干扰素还有一类特殊的不良反应,虽发生率较低,但危害性大,常导致治疗中止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精神神经症状临床最为严重且占比率最高的特殊副作用,以精神抑郁为主,占用药者的8.5%~8.9%不等。其中20%~30%为轻度抑郁,8.5%需精神专科治疗或中止用药。此类副作用还有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幻听、幻视、躁狂甚至自杀倾向等。日本调查,仅在1999年3月因用干扰素而抑郁自杀者即达15人之多。

  病人神经症状复杂多样,如感觉异常、神经性肌萎缩末梢神经炎、运动神经痛等。1998年英国报告有一老年女性,应用干扰素3天后诱发了左侧外展神经麻痹复视步态不稳,停药及应用肾上腺糖皮质素治疗方愈。

  甲状腺异常据日本统计,8810例丙肝病人应用干扰素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0.85%,而美国则达2.5%~6%。

  症状主要为甲状腺炎、甲状腺毒症、甲亢或甲低,多发生于用药16~20周,自身抗体阳性者及女性病人易于发病。

  间质性肺炎这一副作用发生率仅为0.18%,但后果严重,晚期患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人多于用药2~12周间发病,需及早停药。

  代谢异常常见者表现为糖尿病加重,血糖不易控制,偶见脂肪肝和药物性腺炎。

  严重出血干扰素诱发的出血多继发于血小板显著下降,大剂量应用者可致颅内出血,亦偶见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发皮下和子宫出血

  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扰素治疗乙肝或丙肝,可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牛皮癣等,病人多为女性。

  重要器官受损心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心肌炎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脑血管损害可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部分病人可发生底出血、白斑,极少数发生眼动静脉闭塞。

  上述副作用多数可逆,停药后可自缓解。因而,医生应对使用干扰素的病人密切观察,有问题应及时停药。

(实习编辑:杜念念)

2010-11-25 00:18:00浏览1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