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纹身、输血、吸毒三类人群应检测丙肝病毒

  导读:我国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以广东省为例,约有10%的人为乙型肝炎。然而,相对于人们熟知的“乙肝”而言,“丙肝”却是一个沉默的杀手。据悉,在肝癌人群中, 10%左右的患者原为丙肝患者。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丙肝患者的出现症状、证实病情时已经处于肝硬化或肝癌阶段。因此,如何早发现早诊断丙肝显得尤为重要。

纹身输血吸毒者应查丙肝

  专家简介

  侯金林 教授

  现任全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候选主任委员、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曾2次在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和工作。在传染病学和肝病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尤其擅长对各种复杂疑难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无症状≠健康人,丙肝感染往往悄无声息

  根据调查显示,美国估计约有四百万慢性丙肝患者,但只有不到25%的患者被确诊。而我国更为严重,根据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病学调查,中国丙肝抗体阳性率为3.2%,估计约超过4000万例丙肝患者。

  “我们的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尤其是对于丙肝感染者而言。”全国感染性疾病学会候选主任委员、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表示,“大部分丙肝患者过去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丙肝病毒,因为身体并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

  相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常见的“恶心”、“乏力”症状而言,丙肝的临床表现非常隐蔽。因此,这导致了大部分丙肝患者一旦确诊病情却面临肝硬化、肝癌等困境。有数据显示,感染丙肝后20年,一般人群肝硬化发生率为10%-15%,中年因输血感染者为20%-30%。

  纹身、输血、吸毒三类人群应查丙肝病毒

  正是因为丙肝是一位“沉默的杀手”,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丙肝的筛选检查,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来说,丙肝病毒的筛查显得尤为必要。

  哪些人群属于丙肝的高危人群呢?侯金林教授提醒:“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不少地区曾出现非法采血和非法输血的现状,而这样的途径非常容易导致丙肝的感染。因此,对于过去有输血史、手术史的人来说,他们属于高危人群之一。此外,纹身、吸毒者也非常容易感染丙肝病毒,这部分人群也属于高危人群。”

  如何进行检测筛查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体内是否感染丙肝病毒呢?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检测丙肝的方法已经非常准确可靠。首先,血清ALT水平测定并视为检测丙肝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其次,丙肝抗体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到单一的针对丙肝抗原的抗体;再次,病毒基因检测也可以灵敏地在感染的两周内检测到病毒。

  早期肝癌可查可治,肝炎患者应科学防癌

  如果能够通过检测筛查发现感染丙肝,其并不意味着被判“死刑”,相反而言,越早确诊越有利于控制和治疗。

  对于慢性丙肝患者而言,如何避免肝脏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呢?侯金林教授认为慢性肝病患者应该掌握两大守则——

  守则一:定期检查;一般来说,如果肝炎不活动,应该3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肝功能、B超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查,尤其是超过45岁的患者更应该如此。这有利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而早期的小肝癌并不可怕,其可以控制治疗的。

  守则二:食注意;特别注意不能饮酒,尽量避免或不吃容易有黄青霉素污染的食物,最好能够不熬夜,生活作息规律。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蔡明花  通讯员:吴剑鹏)

2010-11-08 05:41: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