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丙肝

关于丙肝 专家给你补课

举报/反馈
2010-10-06 05:47:0039健康网社区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血源性感染疾病,并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目前,全球约有1.8亿人长期患有丙肝。但与常见的乙型肝炎不同的是,相当数量的丙肝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健康。专家呼吁,丙肝患者一定要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一方面要提高认知度和检测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另一方面在确诊后一定要坚持用药,特别是那些难治型的丙肝患者,必要时应延长联合用药至72周。丙肝问题专家帮你解答

  第一课:关于丙肝

  肝脏健康新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估计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每年新感染者300-400万例,死亡25万例,占所有传染病死因的第10位。估计在今后10-15年内,丙型肝炎相关死亡率将继续上升,到2015年丙型肝炎相关死亡病例将增加2倍,2025年将增至3倍。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在全世界性范围内流行。我国属丙型肝炎中度流行地区。

  隐蔽性强

  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一般人群的丙型肝炎抗体流行率为3.2%,约有4000万HCV感染者。但我国年诊断出的丙肝患者仅三万多人,大多数感染者因无法及时诊断和治疗而被延误。丙肝已成为乙肝之外,我国肝病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

  损害性大

  丙肝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不可逆转的。丙型肝炎约75%- 85%易发展为慢性, 急性丙型肝炎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感染丙肝 20年后,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10%-15%,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肝癌的发生率为1%-7%。因此,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第二课: 丙肝的预防措施

  丙肝的病因

  丙型肝炎在1989年科学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之前,丙型肝炎一直被人们认为是非甲非乙型肝炎。事实上,人们对丙型肝炎的研究和认识就是在这十多年中发展起来的。该病感染过程不易被发现,感染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隐匿发展,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发现自己患了丙型肝炎,部分人已经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导致患者失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机会。仅有一小部分人在急性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1月至数月出现乏力、纳差、黄疸等症状,2~3周自行缓解,大多可以无任何感觉。80%以上的急性患者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轻度的疲劳是慢性丙型肝炎最常见的表现,由于这种现象普遍会被人忽略,不少人是在体检时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进一步检查丙型肝炎抗体、抗原时,才发现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甚至有的患者在诊断出丙型肝炎时已到了肝脏病变的晚期,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唯一的等待就是肝移植手术,给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丙肝的传播途径

  它与乙肝病毒一样,主要经血液传播,它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传播方式:

  1.HCV主要经血液传播

  主要有:(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 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 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肤和黏膜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

  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3. 母婴传播

  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由于目前没有相应疫苗,与乙肝的预防相比,丙肝的预防成为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丙肝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

  第三课: 丙肝的治疗艺术

  要实现“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正确界定丙肝高危人群,加强早期筛查是关键。丙肝的高危人群包括:1993年前接受输血者、维持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接受过手术或输血的患者、血液透析、介入性诊疗患者、针刺、刀伤或粘膜暴露HCV阳性血液的医护人员等人群。

  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丙肝抗体检测,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如果抗体检测呈阳性,再进一步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确定是否罹患丙肝。

  及早检测,及时发现丙肝,早期治疗,不但能减少疾病带给个人的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个人、家庭和社会未来将承担的承重疾病负担,更重要的是在阻断丙肝传染源上,将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你没有前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静脉滥用毒品,同性性行为,文身等,那么你需要做的是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如果你有过前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其它危险行为,包括输血,在小诊所洁牙,不洁穿耳等,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及早检测,及时发现丙肝,早期治疗。

  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丙型肝炎的治疗目的是为了清除丙型肝炎病毒,从而彻底阻断丙型肝炎的进程。和乙肝不同的是,只要及早采取抗病毒治疗,是完全可以清除掉病毒的。

(实习编辑:李杏)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