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丙肝

丙肝高危人群检测指南

举报/反馈
2010-09-21 11:42:0039健康网

  丙肝被喻为“沉默的杀手”, 感染丙肝病毒后,很多人在很长时间内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出现。但无症状并不代表没“杀伤力”,如果不治疗,丙肝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将一直持续。

  据统计,感染丙肝病毒后,约75%~85%的患者演变为慢性丙肝。而慢性丙肝如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治疗,有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患者中,又约有3%~10%可演变为肝细胞癌。

  丙肝防治关键是“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如何做到“早发现”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丙肝高危人群检测指南

  揪出“沉默杀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确认自己是否有过丙肝高危行为或从事丙肝高危行业;二、高危人群应该及早到医院接受丙肝的检查项目。

  丙肝高危人群自我检测表

  根据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义的丙肝传播途径,专家制定出这份高危人群自我检测表,读者只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填答,几分钟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属于丙肝的高危人群,从而排除自身感染丙肝的可能性。

  若有以下症状,请在括号内画“√”

  曾在1993年之前输过血或接受过血制品。( )

  曾做过胃镜、内窥镜检查。( )

  曾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针灸治疗。( )

  曾做过血液透析或器官移植。( )

  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牙钻等牙科器械。( )

  曾与他人共用同一个注射器。( )

  曾在理发室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理发、剃须刀具。( )

  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黏膜损伤性操作。( )

  曾在美容院进行过抽脂、割双眼皮等创伤性美容项目。( )

  曾有过多名性伴侣。( )

  密切接触血液的医护工作人员。( )

  家庭成员中有丙肝患者。( )

  以上选项只要有一项“√”,那么您就属于丙肝高危人群。不管这类人群的肝功能是否正常,出于对自身健康管理的长远考虑,专家建议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丙肝抗体检查,排除丙肝,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丙型肝炎的检查与诊断

  1.需要做哪些检查?

  ●丙肝抗体(抗HCV):可初步筛选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基因(HCV-RNA)

  HCV RNA定性检测(结果为:阳性或阴性):对抗HCV阳性者需要通过HCV RNA定性试验确诊;HCV RNA定性检测的准确性很高(98%以上),只要一次病毒定性检测阳性即可确诊HCV感染:但一次检测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应重复检查 。

  HCV RNA定量检测 :HCV病毒载量的高低可以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预测及评估的观察指标,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进展并无绝对相关性。

  ●丙肝基因分型:丙肝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治疗时间与效不同,通过分型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治疗时间。

  ●B超检查:通过B超检查可了解感染丙肝后肝脏炎症的情况,还可以发现其他相关肝脏疾病,是丙肝治疗前一项重要检查。

  ●肝穿刺活检:有30-40%的病人验血与B超检查正常,但通过肝穿刺活检可发现肝脏已发生病变。对丙肝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可以帮助临床诊断的确认;评价肝脏纤维化与炎症坏死严重程度;评价可能伴随的疾病过程;对疗效的评估。

  2.慢性丙肝的诊断标准

  ●丙肝抗体、丙肝基因均阳性,6个月以上,即可确诊慢性丙肝。

  ●单项丙肝抗体阳性,有两种可能:

  感染过丙肝,已经痊愈;慢性丙肝,病毒处于低水平复制期,尚不能监测到,因此需要定期随访或进行肝脏穿刺活检。

  丙肝患病高危人群或当肝功能明显异常、转氨酶不明原因升高者、发现密切接触人群中已有明确的丙肝患者的人群,都有必要到正规医院的专科去作丙肝抗原体检测,如呈阳性,则需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以确诊是否患上了丙肝,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张灿城)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