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影响肝癌治疗的5大因素

  我国是肝炎和肝癌大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几代医务工作者对肝癌进行了长期、大量、深入地基础和临床研究,伴随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介入放射学及各种肝癌治疗措施 (化疗、栓塞、免疫、放疗、生物、物理、导向、基因、中医药等)的推陈出新,肝癌诊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肝癌诊治一直缺乏统一的规范化诊治方案,临床中肝癌治疗乱象丛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肝癌专家、首席肝癌专家王桂绵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有5个重要因素影响着肝癌治疗效果。现分别论述如下:

  1.“三早”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前提

  肝癌专家王桂绵教授发现,近年来肝癌不仅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这个恶魔也越来越喜欢年轻人,临床经常可以碰到30岁、20岁甚至10几岁的年轻肝癌病人。遗憾的是,在许多年轻人印象中,肝癌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以致疏忽自身出现的症状,使本来就难以早期发现的肝癌拖到很晚期才确诊。年轻的生命饱受肝癌恶魔的无情摧残,实在让人心痛至极。

  据肝癌专家王桂绵教授介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前提。“B超+AFP+肝炎免疫学检查”是目前早期发现肝癌的最适用手段。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如年龄40岁以上,乙肝、丙肝感染者,HBsAg+者,慢性肝炎5年以上,确诊肝硬化的病人等,更应半年做一次常规筛查。一旦有可疑现象,立即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患者肝癌治疗的效果比较乐观。

  2.治疗方案决定肝癌治疗效果

  在早发现,早诊断的基础上,清楚把握肝癌分型分期,制定科学合理的肝癌治疗方案,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据肝癌专家王桂绵教授介绍,目前,手术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式。公认的手术标准是:肝脏肿瘤局限于肝脏的一段、一叶或者半肝,肝癌细胞没有在肝内广泛转移;肿瘤没有侵犯血管;没有肝外转移,肝功能可以耐受手术。对于这部分病人,通过合理的肝切除治疗,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可接近50%,较小肝癌的长期生存率甚至超过80%。需要注意的是,肝癌肿瘤细胞相互间关系松散,非常容易到处流窜。若手术医生操作稍有不当,不仅没达到治疗效果,反而促进肿瘤转移。适合外科治疗的肝癌仅占20%左右。

  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无法切除肝癌的首选手段,也是不愿意接受手术的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介入治疗对肝癌的近期疗效还好,患者1年生存率近70%,2年生存率接近40%,但远期效果较差,很少有超过3年还生存者。近年来,产生了许多肝癌局部治疗方法,如经皮无水乙醇和/或乙酸注射、射频消融、微波治疗、高频聚焦超声、氩氦刀、冷冻以及放疗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针对肿瘤局部治疗,创伤小,对体积较小、数目较少的肿瘤近期效果可以。缺点是治疗不彻底,容易遗漏癌细胞;不能控制转移的肿瘤细胞,远期效果较差;需要多次治疗;肝功能太差的病人不能治疗等。对于晚期肝癌、或肝功能极差无法接受其他治疗者,通过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肝癌专家王桂绵教授认为,就目前的肝癌治疗状况来说,几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增加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3.患者的一般体质影响肝癌预后

  一般体质指患者的一般状况及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储备功能。年龄、性别本身与肿瘤预后关系不大,但年龄较大者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机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增加;性别不同,发病率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肝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原有心、肝、肾、肺等器质性疾病者,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有些患者,甚至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自然会影响疗效。积极处理原发疾病,有助于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4.心理因素影响肝癌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肝属木,木器冲和调达,不致结郁,则血脉舒畅。”肝癌发病及肝癌治疗效果与肝气郁结密切相关,肝癌病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疾病康复的第一要素。

  晚期肝癌病人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恐惧、悲观、绝望心理。医生及家属应稳定病人的情绪,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向病人讲解各种治疗的意义、方法、方式及注意事项,多与病人沟通。晚期肝癌病人一般非常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家属的作用更为重要,应多与病人沟通,关心、鼓励和安慰病人。

  如果患者身体情况允许,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轻的家务活或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应以自己不感到疲劳为原则,一定要避免重体劳动及剧烈的体育活动。年轻患者可以恢复工作的尽量复工(必须是轻体力劳动),以分散对病情的关注与焦虑,减轻思想负担,促进身体康复。

  5.饮食调养保证肝癌治疗效果

  肝癌专家王桂绵教授从“医食同源”的理论出发,强调肝癌治疗后要想获得较长的生存期,还必须注意脾胃的调养。饮食调养可以用牛奶、鸡蛋、土茯苓煲水鱼、燕窝等清润养胃的食物。

  对肝癌治疗后的饮食的宜忌,肝癌专家王桂绵以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将肝癌饮食护理总原则定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例如痰湿质人忌食油腻;木火质者忌食辛辣;阴不足阳有余的老年人则忌食大热大补之品;皮肤病、哮喘病人应忌食虾鱼等海产品发物;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

  另外,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也应注重调和阴阳,使所用膳食无偏寒、偏热、偏升、偏降等缺陷。例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总要配以、葱、酒、醋类温性的调料,以防止性偏寒凉,食后有损脾胃之弊。又如食用非菜助阳类蔬菜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也是为了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9-07 05:14: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