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华中地区首例幼儿亲体部分肝移植术顺利完成

  昨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对外透露,该院完成了华中地区首例亲属供肝幼儿部分肝移植术,这是继完成湖南省首例原位肝脏移植手术、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肝胰联合移植手术、首例胰腺联合移植手术后又具有技术突破性的手术。目前,在中国能独立完成此手术的只有少数几家医疗单位。

  两岁幼女患先天恶性肿瘤

  今年6月,家住湖南省平江县的梁女士发现两岁半的女儿妙妙(化名)右上腹部有一个突起,上腹比小腹大。6月6日下午,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检查,确诊其患有先天性肝母细菌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已侵犯肝脏多个叶段,单纯手术切除已无可能,唯有采用原位肝脏移植术才能挽救患儿的生命,医生建议用亲属自愿捐出的部分肝脏进行亲体肝移植。

  梁女士考虑到老公是一家的脊梁,不能有任何闪失,想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脏,但结果配型失败。无奈之下,只好打电话给在广西打工的丈夫。其夫李先生第二日便赶到长沙,进行了相关检查后配型成功,立即办理了相关手续。

  移植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

  7月29日,湘雅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齐海智教授和贺志军教授协力合作,从李先生体内切取了三分之一的左肝外叶,同时在手术放大镜下细致地切除患儿的病肝,并在手术显微镜下把李先生的肝移入女儿体内,小心翼翼地吻合女儿细小的肝动脉。随着一根根管道成功的吻合对接,父亲的肝脏在女儿的体内迅速发挥了作用,流出了金黄色的胆汁。耗时15个小时的手术非常成功。

  “4天后我基本上恢复了,第8天就可以下床走路了,10天后一切正常。”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李先生说,“将来女儿考大学,一定要她学医,救治更多人的生命!”喜极而泣的梁女士显得非常激动:“只要湘雅二医院需要,我愿意捐出自己身体的全部,报答那些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的恩人!”

  手术精度达到外科技术极限

  根据文献统计,小儿肝脏先天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1-1.5,其中肝母细胞瘤占43%。多在3岁以内被发现和确诊,约三分之二的患儿在诊断时已不能用常规手术完整切除肿瘤,肝移植目前是治疗没有肝脏外转移的晚期肝母细胞瘤的唯一有效手段,70%的患儿可生存5年以上。

  据贺志军教授介绍,幼儿亲体部分肝移植手术精度要求达到了现代外科技术的极限,手术难点主要体现在幼儿体重轻、血容量低,必须严控出血;要确保供体人术后生命安全;避免幼儿术后产生急性排异和各类感染;对术中幼儿麻醉及术后ICU管理、常规护理都有极高的要求。该手术是华中地区首次成功实施,目前,在中国能独立完成此手术的只有少数几家医疗单位。

  “术后患儿在终生监测前提下,今后也能正常发育、上学,哪怕是结婚、生子。”贺志军教授说。

(责任编辑:张灿城)

2010-08-25 09:08: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