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四时季节与养生
《金匮要略》曰:“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气候既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但又是引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人的健康或疾病与气候密切相关。24个节气的更替产生了寒、热、温、凉的天气变化,从而会对人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
1、四时与气血活动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经脉的影响是显著的,天热时气血畅通易行,天寒时则气血凝滞沉涩。古人曰:春脉浮而滑利,好像鱼儿游在水波之中,夏脉则盛满如同万物茂盛繁荣,冬脉则沉伏在骨,犹如蛰虫藏伏得很深。
2、四时与精神活动夏天气候闷热,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思维抑制。连续的阴雨天使人烦恼消沉,情绪低落。江南春雨绵绵,使人多愁善感,感情丰富细腻。
3、四时与阴阳所谓“四时阴阳”,指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于阴阳之气消长所形成的,所以才有春之温、夏之热、秋之凉、冬之寒。学者指出,人体内cAMP(“环腺苷酸”)类似于中医学中的“阳”的概念,对机体起加强和促进作用,而cGMP(环鸟苷酸)则类似于“阴”的概念,起减弱和抑制作用。
4、四时对五脏的影响气候对五脏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尤其是夏季,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最为活跃,室外活动多,能量消耗增大,导致出汗多,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心脏负担也较重。
5、四时与津液代谢春夏之季,人体的气血津液趋向于体表,主要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这些气血津液代谢的变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统一。
惊蛰养生经
今年阳历3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蛰是藏的意思,3月上半月(农历二月上半月),天气渐渐回暖,春雷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
惊蛰时节降雨量有所增加,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意思是此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一到惊蛰,我国南方地区已经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子飞来的时节。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惊蛰雷鸣,成堆谷米”,要是雷打在惊蛰前,该年的雨水就特别多。“惊蛰闻雷米如泥”,丰收有望。
惊蛰的饮食原则是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也可以适当选用补品,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益正气的食疗粥来增强体质。以下是惊蛰进补食疗方:
木耳粥
原料:白木耳5~10克,大枣3~5枚,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白木耳浸泡3~4小时。糯米与大枣同入砂锅先煮粥,待沸数分钟后,再加入白木耳、冰糖,文火熬至米花汤稠即成。
功效:滋阴润肺,生津养胃、益气止血、补脑强心。
菠菜粥
原料:新鲜菠菜100~150克,粳米100克。
制作:菠菜洗干净,放入沸水中略烫数分钟,捞出后切细,后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清水800毫升左右,以文火煮至米烂汤稠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补血止血。
炖龙眼党参鸽肉汤
原料:龙眼肉30克,党参30克,白鸽肉150克。
制作:鸽肉洗净,切成小块,与龙眼肉、党参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炖汤。
功效:滋肝肾、益脾气。
首乌丹参蜂蜜汁
原料:制首乌20克,丹参15克,蜂蜜15克。
制作:将制首乌、丹参洗干净,以清水文火慢煎,去渣取汁,调入蜂蜜搅匀即成。。
功效:补血滋阴活血。
香酥鹌鹑
原料:鹌鹑8只,生姜,葱各10克,各种调料适量。
制作:将鹌鹑放入大碗内,用料酒、精盐、花椒、八角、桂皮、生姜腌2~3小时,上笼用大火蒸20分钟,晾凉后切成块,滚一层湿淀粉待用。油烧至八成热,放入鹌鹑块炸透装盘,用湿淀粉调成芡,淋在鹌鹑块上。
功效:补脾胃,利消化。
木耳肉片汤
原料:干黑木耳25克,瘦猪肉200克,淀粉适量,韭黄少许,盐、姜、葱、味精等调味品各适量。
制作:黑木耳用温水泡开,瘦猪肉切成薄片,用淀粉、盐、姜腌一会儿,韭黄切段待用。木耳爆炒一下,加水煮,开后加入腌好的肉片和切好的韭黄,煮开后加入适量葱花、盐等即可。
功效:益气养胃,滋阴生津,润肺止血,补脑强心。
春分养生经
阳历3月21日是24节气中的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天时间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因此,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无论在精神、饮食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
春分节气大自然阴阳趋于平衡,是一年的春中之春;应当特别关注身体的阴阳与气血的平衡。
春分的调养,应注意调整合理饮食结构,以补虚、泻实协调阴阳平衡,保持身体健康。此时,可适当进食粳米、糯米、赤小豆,以及新鲜的蔬菜,如胡萝卜、菠菜、荠菜、豆腐、竹笋、油菜、鸡肉、牛肉、鹌鹑肉、猪肉、鳝鱼、大枣、山药等。
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切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习惯。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宜用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菜肴性寒偏凉,食后伤脾胃。
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类菜肴时宜配以蛋类滋阴食物,达到阴阳互补。以下是春分进补食疗方:
参芪白莲粥
原料:人参6克,黄芪25克,大枣15枚,白莲肉(去心)50克,糯米50~80克。
制作:先将人参、黄芪用清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浓汁200毫升左右,去渣后将药汁与去核之大枣、莲肉、糯米同入砂锅;再加水适量;慢熬成粥。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
荠菜粥
原料:荠菜200克,粳米100克,精盐少许,清水适量。
制作:将荠菜择洗干净,细切。粳米淘洗干净。取锅放入清水、粳米,旺火煮沸后加入荠菜,再用小火续煮至粥,用精盐调味后食用。
功效:补肝明目,利水消肿,止血。
山药莲子汤
原料:淮山药30克,莲子35克,薏苡仁3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将莲子去皮去芯,与淮山药、薏苡仁一起洗干净,共入沙罐中,加水适量,以文火煮至熟烂,放入白糖即成。
功效:益气健脾、除湿止带。
红枣炖兔肉
原料:红枣50克,鲜兔肉20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选色红、个大、肉质厚实的红枣,洗干净备用,将兔肉洗净,切成小块,与红枣一起放瓦锅内,加水炖熟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补血强身。
白烧鳝鱼
原料:鳝鱼500克,黄酒、葱白、生姜、食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成寸段备用,锅内到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熟热时,放入鳝鱼、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功效:补虚损、止便血。
芙蓉蛋
原料:鹌鹑蛋15个,鸡胸脯肉100克,鸡蛋2个,火腿、葱、精盐、味精、淀粉各适量。
制作:鹌鹑蛋煮熟去壳;鸡胸肉剁成肉泥,放入碗里,加蛋清、盐、味精、淀粉和水搅拌成糊状。锅里放入鸡汤和鹌鹑蛋一起煮,烧开加入少量的淀粉勾成薄芡,再淋入调好的鸡糊浆,边煮边用勺搅拌,待黏稠后出锅,然后撒入葱末和火腿末即可。
功效:益中气,补五脏。
(实习编辑:张欣)
主任医师
烟台市奇山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中西医结合肝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