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脂肪肝常识

千万别再拿脂肪肝不当病!

举报/反馈
2007-10-18 11:57:0039健康网社区

  前不久,记者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脂肪肝不是病 担心烦恼均多余》的博客文章 ,文中指出:10多年前,当“脂肪肝”引起人们害怕并关注的时候,我曾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脂肪肝不是一个疾病,对人体无大碍的。可是,近年来,在媒体宣传和人们的谈论话题中,脂肪肝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大有“得了脂肪肝,生命就要结束”之势,以至我不得不深入了解一下,人们到底怎么啦……文中还强调:80年代以前的医学书籍,不管是内科学、传染病学、肝脏病学等学科的书籍,会发现一个现象:在这些众多的专业书籍列出的肝脏几百种疾病中,没有“脂肪肝”这样一个病名,也就是说脂肪肝不是人体的一个疾病,而80年代以后的医学书籍中,脂肪肝这个名称大量出现。这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难道人类在二十多年前没有脂肪肝吗?

千万别再拿脂肪肝不当病!
脂肪肝专栏
 

  据记者了解,这篇文章不是一名普通百姓随意写的博客,而是一位医学教授写的。记者还发现有些媒体跟着报道了类似“专家称脂肪肝不是病,脂肪肝患者大量出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假象”的文章。那么,脂肪肝到底是不是病呢?也有很多读者致电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询问这个问题。带着疑问,中国医药指南记者采访了解放军302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专门从事肝病临床工作的医学专家。

  脂肪肝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肝脏疾病

  “脂肪肝是种肝脏疾病,不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更不是一种身体出现的正常现象,脂肪肝是不可小视的疾病,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一点毋庸置疑。”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刘士敬教授开门见山地说。

  刘士敬教授解释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脂肪肝是明确的疾病名称,主码是k76.001。世界主要卫生组织都相继制定了脂肪肝的防治指南,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分别制定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两部重要规范化文件,成为我国诊疗脂肪肝的标准。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脂肪肝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肝脏疾病。
   
  解放军302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姜天俊告诉记者,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最早源于1842年Bowman的研究报告,其定义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人类肝脏含有少量的脂肪(每100克含4~5克)是正常的,但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显微镜下每单位面积30%以上的肝细胞有脂滴存在时就成为脂肪肝。过多脂肪对肝脏的损害也早已被医学证实,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脂肪变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超声、CT及核磁共振检查的普及与发展,脂肪肝逐渐引起临床关注。1986年Schaffner等提出脂肪性肝病的概念后,医学开始真正把脂肪肝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或独立疾病来对待和研究。

  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医学书籍,没有“脂肪肝”这样一个病名呢?姜天俊认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尚无法完全解决温饱,根本谈不上“大鱼大肉”和“饮酒如饭”,加之医学水平的局限,脂肪肝发病率远低于当前,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医学书籍中没有“脂肪肝”这样一个病名是很容易理解的,正如医学书籍在1981年之前从没有艾滋病、1989年之前从不提丙型肝炎一样,但不提不等于说没有,只是医学当时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它而已。

  脂肪肝的进展由轻到重

  据刘士敬介绍,目前医学界将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无论是哪种脂肪肝,都有可能由轻到重,进展为脂肪性肝硬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脂肪肝的进展过程可以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这四个阶段是脂肪肝由轻到重的发展历程,分布的人数由多到少,呈金字塔结构。由于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处于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阶段,自身没有明显不适,似乎并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饮食起居,很容易被忽视,以至于一些人误认为脂肪肝对健康没有什么威胁,不算什么病,可以放松警惕,这就大错而特错了。脂肪肝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也会演变成为肝硬化,到了肝硬化阶段同样会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刘士敬进一步解释道,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于长期饮酒造成,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 40克/天,女性≥20克/天,可出现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如果患者没有任何饮酒史,但是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存在,应该考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B超和CT等影像学诊断检查有助于确诊。

  脂肪肝对健康的危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三科主任孟庆华教授说:“我们之所以重视脂肪肝,不单单是因为脂肪肝本身对人体的潜在损害,同时还关联到其它代谢异常的疾病,包括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等。”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这是一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发展。” 刘士敬认为,脂肪肝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其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因其分子量极小,很容易穿过动脉血管内膜在血管壁沉着,使动脉弹性降低,管径变窄,柔韧性减弱,最终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血管破裂,危及生命。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容易导致心肌梗塞而猝死。和其他各种肝病一样,严重的脂肪肝进展到晚期同样会出现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癌。各种肝病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肝硬化,脂肪肝也不例外,肝硬化继发肝细胞癌的几率较高。脂肪肝对机体的消化系统也会有损伤,胃、肠、肝、胆都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机体摄取三大营养素(蛋白、脂肪、糖)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才能被机体所利用,脂肪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时间一长就会累及脾、胆、胃、肠。中医认为“肝胆相表里”,肝脏有病会影响胆囊的功能,临床研究也证实,脂肪肝患者中约20%~30%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姜天俊提醒广大读者,以下两种情况更需要特别警惕:一是妊娠急性脂肪肝(怀孕期间的脂肪肝),病死率高,预后恶劣,应及时接受医生的治疗;二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容易迁延不愈,反复肝功异常,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增大,需要及时就医。

  对待脂肪肝有两种干预方法

  对待脂肪肝既不能不当回事,也用不着谈“脂”色变,关键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孟庆华认为,如果得了脂肪肝,有两种干预方式,一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二是药物治疗。首先要弄清自己脂肪肝处在什么阶段,有没有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的迹象,如有,应及时到专科医院接受治疗。其次要查清病因,应把自己的进食爱好、饮酒习惯、运动情况、体重变化、家族疾病等告知医生;同时,还要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标志物,以及血糖、血脂、碱性磷酸酶、转肽酶等,以排除相关合并症问题。如果仅仅是单纯性脂肪肝,通过饮食调整,加上科学运动,脂肪肝是完全可以逆转的。因此,脂肪肝防治一定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

  脂肪肝饮食、运动处方请看第三页。

1/3上一页
孟庆华主任医师重症肝病科(含ICU)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