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引进美国多项先进技术为肝病患者解除病痛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是 19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项介入技术,即通过右侧颈内静脉,用金属支架,在肝实质内建立起肝静脉与门静脉主要分支间的通道,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和预防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一系列并发症。

  自 1988年,Richteretal首次成功地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技术应用于一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功能 Child C级患者以来,作为一项新的介入分流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到 1992年为止,总成功率为 92%,技术成功率 97%。

  至 1996年美国多中心研究报告其成功率达到 100%。 目前临床上有许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如内科药物治疗,内镜下曲张静脉的套扎和硬化手术和肝移植等,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尤其对那些内科难治性反复出血、内镜治疗不能控制的出血、不宜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是其最佳的治疗方法。

  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 什么是肝穿刺活检 一个人在被确诊患有肝脏疾病时,医生会要求进行多种检查,以便确定疾病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其中一项非常有用的检查就是肝组织活检,这是一种诊断方法,它是从肝脏获取一小块肝组织,然后用显微镜对其进行检查,帮助确定肝病的原因或严重程度等。

  传统经皮肝穿刺活检的局限性 凝血功能异常在肝病患者中是很常见的,用穿刺针透过皮肤刺入肝中会刺破肝包膜,可能对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造成出血不止的危险。

  对于有大量腹水的患者,经皮肤肝穿刺活检,很可能会造成严重感染。 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的优势 经颈静脉的肝穿刺活检时,肝包膜不会创伤,而因活检所引起的出血会回到静脉循环中,从而减少了腹膜间出血的可能性。

  因手术过程正常情况下不会与腹腔发生接触,所以可以避免引起腹腔感染。 肝静脉造影术,嵌入肝静脉压、腔静脉压和心房压的测量,可以在此手术中同步进行。 经颈静脉肝活检是获得肝组织学标本非常好的技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破坏肝包膜。肝包膜不破,活检后出血的机会就会降低。

  对于有腹水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很高出血、感染风险的病人来说非常有用。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作为肝脏组织活检的首选方法。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动脉灌注化疗常常与介入栓塞治疗在手术中同时完成,称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目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已经成为肝脏肿瘤病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根据肝脏双重供血以及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这一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肝癌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是,将一种导管经过股动脉在 X线引导下直接插到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然后经导管注入栓塞剂(如碘化油、明胶海绵等),阻断癌结节的肝动脉供血,此即为肝动脉栓塞术。

  若将化学抗癌药物如阿霉素、丝裂霉素、顺氯氨铂等和栓塞剂混合,然后将此混悬剂注入肝动脉,即称为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亦是我们常说的“介入治疗”。

  混悬剂中的栓塞剂能长期停留在肝组织,其中的化疗药物也在癌组织内缓慢释放,这样就能发挥长时间的抗癌作用,并且可使化疗药物对全身正常组织的毒性反应明显减少。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由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而成为目前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但它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适应症:主要适合于肿瘤体积过大、肝内多发性肿瘤、肿瘤位于肝门区大血管周围以及合并严重肝硬化或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等手术无法切除的肝癌。

  禁忌症:对于肿瘤体积超过 2/ 3肝体积,已有门静脉癌栓形成,严重的门静脉高压以及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障碍和白细胞过低 (<3.5×109/ L)的肝癌病人,不适合做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我国介入治疗领域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但是国内同样手术的方式方法及药物的选择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许多不同,治疗效果与国外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次从美国引进先进的介入治疗技术目的是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实习编辑:张丽娟)

2010-06-02 00:00:00浏览22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