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肝病保健

好心情胜过“保肝”良药

举报/反馈
2010-05-05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生活实例   赵女士30岁,是一位中学教师。她自幼携带乙肝病毒,患有慢性乙肝的舅舅在35岁时因肝癌去世。赵女士在婚检时发现转氨酶轻度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为“大三阳”,病毒DNA水平高。

  查阅大量资料了解乙肝相关知识后,赵女士拒绝结婚、不与同事交往、不参加社交活动、不接触学生的物品、与父母饮食隔离,并从此失去笑容,唉声叹气。

  她担心自己病情会越来越重、不能彻底治愈、不久就会步舅舅后尘、不能生育健康的孩子、会把病毒传染给他人……不久,赵女士就发生了严重失眠,并很快出现了深度黄疸而住进医院,被诊断为重度慢性乙肝。

  李先生42岁,3年前体检发现患慢性乙肝,当时为“大三阳”、病毒DNA水平较高、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B超提示有早期肝硬化可能。

  他正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得知患乙肝后曾情绪低落。就诊过程中,李先生了解到乙肝的可治性、抗病毒的重要性,知道了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如何把握劳逸结合等。

  李先生原本性格开朗,加上得到正确和有效的指导,因此对治疗疾病很有信心。抗病毒治疗3年期间,李先生规律服药,并保持乐观情绪、劳逸结合。目前,李先生已停药3个月,仍保持转氨酶正常、e抗原阴性、病毒DNA阴性。

  医生的话   以上两个病例从病情上看有相似之处,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赵女士对乙肝相关知识比较熟悉,但知识来源于网络和报刊,同时她不能积极面对疾病,不接受治疗,且有自闭倾向,心理负担太重,担忧的问题太多,从而导致严重失眠,肝脏不堪重负,最终加重病情。

  与之相反,李先生正确对待疾病,主动求医,在得到科学指导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治疗,坚持长期用药,最终达到了临床治愈。

  乙肝患者多有心理障碍   根据笔者临床经验,所有慢性乙肝患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障碍。心理压力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

  我国对慢乙肝患者的歧视不仅普遍,还很严重,仅次于艾滋病,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社交,更影响到求学、谋职、提升等,此为外界压力。患者对恋爱、婚姻、生育、治疗效果、疾病预后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心存担忧,这种内在压力同样严重。

  长期生活在内外双重压力之下,发生心理障碍就成为必然。当然,心理障碍的程度也因患者自身性格、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受教育程度不同而有差异。

  患者的任务:做到五“不要”   好心情胜过好药。很多患者就是因为不能正视慢乙肝的很多现实问题,从而没有好心情,并形成恶性循环,反而加重了疾病。因此,勇敢和正确地面对与慢乙肝相关的任何问题都很重要。在此,提几点“不要”供大家参考。

  不要自卑 慢乙肝患者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工作和一般生活接触不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目前,已经有很多有效治疗和阻断手段,可以长期维持稳定甚至治愈疾病,也可以打断对后代的“传播链”。

  不要比较 不仅不要拿乙肝与其他疾病比较,而且不要与其他乙肝患者比较。不同的患者,其病情、治疗效果和预后都不是相同的,比较没有意义。

  不要求快 既然是慢性病,治疗起来就必然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时间。

  不要惧怕 患了慢乙肝绝非走上了不归路,不少人能自愈,更多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不要急躁 有一些患者常常被告知“暂时不需要治疗”,那是因为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必要的等待是负责任的表现。

  找个好医生:带来好心情   其实,医生是最能给患者带来好心情的。

  能给患者送去好心情的医生,通常有以下特征:   认同患者 了解慢乙肝这个特殊疾病群体的心理状态,并努力去了解每一个就诊患者的心理问题。  有耐心 能给患者足够多的沟通时间,并善于用最易懂的语言解答和打消患者的不解和顾虑。

  关心患者能对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密切随访,帮患者实现治疗的最佳目标。   有社会责任感 经常用语言,文字,用科学和事实让全社会觉醒:不要也不应该歧视乙肝患者。

(实习编辑:黄丽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