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病毒性肝炎,是肝脏类疾病中比较难治愈的一类。其中,就包括乙肝和丙肝这两大类相对难以治愈的。由于乙肝的传染率较高,因此,患病的人数也占大多数。丙肝的患病率相对的较低,但是,同样也不可忽视了治疗。下面就来了解丙肝的不同治疗,有什么不同的优势:
丙肝的西医治疗
丙肝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乙型肝炎,干扰素和病毒唑(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仍然是治疗丙肝的最佳标准方案,可以使多数急性丙肝和40%以上的慢性丙肝患者肝功能长期正常,HCV RNA长期阴性,症状完全消失,达到治愈或接近治愈的效果。近年新出现的聚乙二醇干扰素(即长效干扰素)较以前的普通干扰素疗效有显著提高。国外还有一些新的抗HCV药物如HCV反义核酸、NS3丝氨酸蛋白酶等在初步的抗病毒试验中显示了很高的疗效,将进入临床试验。
目前还没有预防丙肝的疫苗,这是因为HCV的基因变异性较大,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大量的新的病毒准种。因此目前丙肝的预防重点在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感染HCV的患者(即传染源)。具体措施有,取缔职业献血员,医务人员慎用血制品。推广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医疗器械如内窥镜、手术器械、牙科钻、针灸针等要严格消毒,确保可以杀死HCV。男性使用避孕套对防止HCV的性传播有很好的作用。如育龄妇女为丙肝患者,最好先进行抗HCV的治疗,待疾病痊愈或控制良好时再怀孕生育,有助于减少母婴的垂直传播。
目前像丙肝一类的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主要还是以抗病毒为主。此外,肝病医院的专家还表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丙肝,还需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决定,所以,建议丙肝患者应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丙肝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丙肝,丙肝中医治疗,预防丙肝从生活方式入手 ,丙肝的传播途径很多,而且和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是通过血液传染。如果在输血或血液制品过程中使用了感染病毒的血液,就有被传染的可能。但是随着我国从1993年开始实施血源管理,使得通过血液途径新发的丙型肝炎病人已得到明显控制。另外,丙肝也可以通过体液传染。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高危行为会使人更易感染丙肝,比如:在卫生条件不够的地方文身;在消毒不规范的小诊所或医院接受牙科治疗或做胃镜;在卫生不合格的理发店刮胡子;进行同性性行为和吸毒。这些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增加感染的概率。
慢性丙肝 急性丙肝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丙肝病毒携带史而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发病不明确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组织学和影像学检查符合慢性丙肝表现者。
慢性丙肝症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可有肝大和轻度触痛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慢性丙肝病例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严重时丙肝症状明显,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常伴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中医治疗丙肝,丙肝中医治疗,预防丙肝从生活方式入手。
丙肝可合并乙肝感染,丙肝合并乙肝感染时往往表现为丙肝症状突然加重,应防止肝衰竭的发生。
(实习编辑:李杏)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丙肝与中毒性肝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脾胃肝病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肝病科
武汉市普仁医院 感染/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