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免疫调节剂是指能增强或者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有免疫促进剂、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双向调节剂三大类。
常用免疫促进剂
干扰素(IFN)是由细胞产生的一类诱生性蛋白质,研究发现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三大作用。干扰素主要是干扰素γ,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均有调节作用。对于体液免疫来说,高浓度时抑制抗体产生,低浓度时则相反;对于细胞免疫来说,能增强吞噬细胞的能力,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对免疫功能的自身稳定也有调节作用。
胸腺制剂
胸腺肽(又名胸腺素)是胸腺组织分泌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一组多肽。主要是作用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增强细胞因子的生成和增强B细胞的抗体应答,从而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胸腺肽主要活性成份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胸腺肽α1(Tα1),现已有化学合成的商品。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提示胸腺肽α1与干扰素α联用可能比单用干扰素α或单用胸腺肽α1效果为好。
白介素-2
白介素-2 也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促进剂,具有促进淋巴细胞生长,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并刺激淋巴细胞分泌免疫干扰素等多种功能。由于慢性HBV感染者白介素-2活性显著下降,细胞毒性T细胞的功能降低,不能有效地清除感染的肝细胞,因此白介素-2可用于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副作用主要有发热、恶心、肌肉酸痛,偶有皮疹。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免疫抑制剂中较常用的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常用的是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有:抑制免疫反应、抗炎、促进糖原的异生,使血糖升高,促进肝细胞中的核糖核酸的合成、抗毒素等作用。但长期应用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功能,影响病毒的清除,可导致病情的反复或慢性化,还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并发糖尿病、胃肠道出血、高血压、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目前,很多学者研究利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灵芝含有抗癌效能的多糖体,通过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而提高免疫功能;新鲜萝卜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香菇所含的香菇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人参蜂王浆能改善机体内分泌的调节能力;蘑菇、猴头菇、草菇、黑木耳、银耳、车养、百合等:都有明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实习编辑:李杏)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 肝病科
武汉市普仁医院 感染/肝病科
主任医师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病科
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二医院 肝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党校路7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366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定西市中华路65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安化县东坪镇迎春路9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漯河市解放路与湘江路交叉口西南角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广州市天河区棠德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