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肝病 > 丙肝

丙型肝炎 4000万人的危机!

举报/反馈
2010-02-23 06:13:0039健康网社区

  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血液、血制品传播和吸毒者共用针头静脉注射传播。我国从1993年起开始实行血源管理,使经输血途径感染丙肝的病例明显下降。

  除输血外,吸毒者共用注射器,也很容易患上丙肝。在美国,有43%~98%使用注射器吸毒者患有丙肝。

  丙肝的临床表现与乙肝相似,但丙肝无症状及无黄疸的病例较多,更具隐蔽性,患者在感染早期不易被发现。

  丙肝检查不是体检时的常规项目,有很多患者查体时发现转氨酶升高,又被证实不是乙肝,这时医生就会让患者做丙肝的相关检查。多数人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的。

  有部分曾输血、文身、吸毒的患者,接受了一些丙肝科普知识后,主动要求检测丙肝而被发现感染。

  目前除了一些高级的体检套餐外,医院基本没有把丙肝抗体的检测列入常规。

  要知道自己是否为高危人群,一般看是否有输血(特别是在1992年以前,那时的血液检测管理机制不完善)、输凝血因子等血制品、吸毒、文身、不洁性行为等。

  丙肝母亲所生子女也是感染丙肝的危险人群。

  此外,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机会较多,可能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也属于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最好到医院进行有关丙肝的检查。

(实习编辑:李杏)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