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僵、皮下结节、发热等,治疗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免疫调节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关节肿胀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关节组织,导致滑膜增生和积液,进而引发关节肿胀。肿胀通常发生在手、腕、足等小关节处,但也可能影响大关节如膝关节。
2.关节疼痛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受到炎症刺激,易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感。此外,还可能会伴有压痛的情况发生。这种疼痛通常呈对称性分布于多个关节,尤其是手指、手腕和脚趾。
3.晨僵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关节滑膜细胞增殖、分泌大量黏蛋白等炎症因子,导致关节活动受限,从而出现晨僵的现象。晨僵多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持续时间可从数分钟到一小时不等,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延长。
4.皮下结节
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处于疾病的活动期时,身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增强,产生大量的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在皮肤下聚集形成结节。结节通常出现在肘部、膝盖弯曲处或其他经常受压的区域,大小不一,触之坚硬。
5.发热
如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此时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会产生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发热通常为低至中度,很少超过38℃,且常伴随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血液学检查以及关节超声波检查。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注射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患者应避免吸烟,减少饮酒,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以维持关节功能并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