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脊椎病的症状包括肌腱僵硬、腰背痛、行走困难、肢体麻木、排尿障碍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肌腱僵硬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导致肌肉韧带出现粘连和挛缩的情况,进而引发肌腱僵硬的现象。肌腱僵硬主要发生在颈部、腰部等大关节处,可伴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2.腰背痛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其周围器官。炎症反应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从而产生腰背部疼痛的症状。腰背痛通常出现在下背部,可能呈间歇性或持续性,有时还伴随早晨起床时的“晨僵”现象。
3.行走困难
当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后,脊柱逐渐发生强直、纤维化,此时脊柱的生理曲度丧失,甚至形成竹节样变,使脊柱变得僵硬,无法正常弯曲,因此会出现行走困难的情况。行走困难多见于中轴关节受累严重的患者,尤其是从椅子上站起来时更为明显。
4.肢体麻木
肢体麻木可能是由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所致,如脊髓压迫症。脊髓受到压迫会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肢体麻木的感觉异常。麻木感通常出现在四肢远端,可能伴有刺痛或烧灼感,夜间尤为严重。
5.排尿障碍
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变侵犯到盆腔脏器附近的神经根,可能会诱发膀胱括约肌的功能失调,从而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排尿障碍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或排尿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血清学检测以评估HLA-B27基因表达情况,还可通过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来评估脊柱和关节的损伤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等,以及物理疗法,如瑜伽、游泳等。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姿势,减少长时间静坐,以减轻脊柱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