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蛋肉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鱼蛋肉

深海鱼和淡水鱼哪种更安全呢?

举报/反馈
2009-04-14 08:49:0039健康网社区

  水产品安全问题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老百姓开始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什么鱼最安全呢?记者连线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存信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何计国、马长伟教授以及广东省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罗建仁,为大家答疑解惑。

深海鱼和淡水鱼哪种更安全呢?


  疑问一:现在都说水污染严重,是不是最好不吃鱼了?

  何计国认为,目前,由于工业废料排放入海,不少海洋水域受到污染,使得在其中生活的鱼类容易受到汞污染。但老百姓没必要因噎废食。随着我国进口检验检疫力度加大,只要是正规渠道销售的鱼,一般来说都可以放心吃。

  王存信表示,目前市面上的鱼类,有近海养殖,也有深海养殖,但多在网箱中生存,除非海域受到赤潮或别的污染,一般不容易感染毒素。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因食用药残量超标的海、水产品而发生不良反应的事例。此外,还有食用量的问题,有些有害药物要达到一定量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疑问二:深海鱼和淡水鱼哪种更安全呢?

  王存信说,从安全性上来说,排列顺序应该是海水鱼、淡化养殖海水鱼、淡水鱼。这是因为,海水流动性大且含盐量高,其本身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三文鱼等深海鱼又比近海鱼更安全,其营养价值也是其他鱼所不能比的。江河水质相对更容易受到污染,寄生虫含量会多,感染系数则比较高。淡化养殖海水鱼的安全性介于二者之间。

  马长伟则表示,无论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关键看养殖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只要不是在受污染水质中养殖、捕捞的鱼类,都是安全的。目前,国际上流行食品安全溯源制度,每条鱼从出生、成长,到如何捕捞、加工,直到上了饭桌都有历史记录,有整整一个链条的监督体系。

  疑问三:怎么挑选放心鱼?

  何计国建议,

  1.观鱼形。污染重的鱼,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

  2.看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鲜鱼;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或眼内有淤血的则不新鲜。

  3.嗅鱼鳃。新鲜鱼的鳃丝呈鲜红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不新鲜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黏液腥臭。

  4.摸鱼体。新鲜鱼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不新鲜鱼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

  5.掐鱼肉。新鲜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不新鲜鱼肉稍呈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稍有腥臭味。

  6.看鱼腹。新鲜鱼的腹部不膨胀,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肛孔稍凸出。

  何计国还教给大家一个挑鱼的窍门,在挑选淡水鱼时,应尽量选择“小”鱼,即生物链底层的鱼类,比如草鱼、大头鱼等,它们一般靠吃水草生存,相对于石斑鱼、鲈鱼、桂鱼等凶猛吃肉的鱼类,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比较低,因而相对安全。对深海鱼来说,由于其体积一般较大,因而,吃“小鱼”比吃“大鱼”安全。这里的“小”,指年龄小,也指个头。鱼的体积越大,含毒量也会较高。

  活鱼购买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如果是已经杀死的鱼,至少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鱼千万不要长时间存放,洗的时候鱼鳃部分一定要去掉、洗净。此外,鱼身上脂肪含量高的部位,有害物质最容易聚集,首先是鱼头,其次是腹部中心,污染都相对较高。烹饪时也应尽量煮透、蒸透,不要生吃。

(责任编辑:麦少莹)

返回饮食频道网友最关注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