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误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饮食误区

蜂蜜能预防龋齿?误传而已

举报/反馈
2012-01-13 00:29:00果壳网

  流言: 蜂蜜能洁齿。蜂蜜含有类似溶菌酶的成分,对各种致病病菌有较强的杀菌和抑菌能力,经常食用蜂蜜并注意口腔卫生,能预防龋齿的发生。

  真相: 蜂蜜,一直被人们视作“纯天然”的“良药”,它的“保健”作用甚至“医疗”效果被广泛宣传。如何摆脱对这些“功效”的迷思,可以看看松鼠云无的文章 《不要迷恋蜂蜜,虽然它有美好的传说》 。这里只针对流言来谈谈“蜂蜜防龋”。

  蜂蜜不但不能预防龋齿,反而具有致龋性。这一点不但得到了动物实验的证实[1],相关人群的调查研究也支持多食用蜂蜜患龋齿更多[2]、少食用蜂蜜少患龋齿[3]的看法。而流言中作为防龋依据的类似“溶菌酶的成分”,只是蜂蜜具有“杀菌和抑菌能力”的一种推测,并未经证实。退一步说,即使蜂蜜具有抗菌活性也不意味着它没有致龋性,更不等于防龋。

  蜂蜜:糖的伪装,致龋的帮凶

  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糖,含有30%的葡萄糖和38%的果糖以及小部分蔗糖。而龋齿与糖的关系密不可分。引起龋齿的是口腔里的细菌,它们在牙齿表面粘附生长,形成牙菌斑。糖则是这些细菌最喜欢的食物。细菌代谢糖所产生的酸性物质是构成牙齿的矿物质最怕的东西,当酸性高到一定程度,这些矿物质就会开始流失,龋齿也就发生了。吃糖越多,龋齿越严重。

  虽然不同的糖具有不同的致龋能力,从最强的蔗糖,到葡萄糖,再到麦芽糖、乳糖、果糖,但只要他们进入到你的口腔里,依附在牙齿上,就或多或少会给你的龋齿之路添砖加瓦。许多口香糖品牌推出所谓“防治龋齿的木糖醇口香糖”,其实也只是因为使用了不能被致龋菌利用的木糖醇作甜味剂,避免了更多糖的接触,木糖醇本身并没有防治龋齿的作用。

  糖的致龋机理清晰明确,含有大量糖分的蜂蜜难辞其咎。人群调查也确实发现过度摄入蜂蜜与龋齿水平明显相关,少吃蜂蜜的人患龋齿的可能性更小。

  抑菌 ≠ 防龋

  蜂蜜“防龋”的说法,很可能是对蜂蜜抑菌研究的错误衍生。国的类似宣传常提到一位名叫莫兰(Molan)的学者,并依据他的研究和观点推出蜂蜜可防龋。这其中是存在曲解的。

  莫兰是新西兰的一位研究蜂蜜的生物化学助理教授。他在一篇综述中谈到,蜂蜜在抗菌活性方面有不少研究结果,提示我们食用蜂蜜可能有减少龋病发生风险的作用,但还需要实验的证实。如果我们就此认为他认同蜂蜜可以防龋,似乎不够充分。

  尽管有研究发现未经稀释的和高浓度(75%)的蜂蜜对体培养的变异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但完全看不出有口腔抑菌方面的可行性(没人会“干喝”纯蜂蜜的,齁死人不负责呀~)。而抗菌机理的推测,不论是葡萄糖化酶代谢葡萄糖产生有抑菌作用的过氧化氢,还是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起到抗菌的作用,都不足以支持防龋的说法(能达到有效作用的浓度吗?)。

  说再多感觉还是遥远,不如来看看William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用大鼠做的实验吧,能让我们对“蜂蜜与龋齿”有更直观的感受。实验比较了蜂蜜(10%的稀释液)、可乐、牛奶和人奶的致龋性,下图是喂食蜂蜜的结果和作为对照的喂食蒸馏水的样本。

  左图:喂蜂蜜的大鼠牙齿,右图:喂蒸馏水的大鼠牙齿。

  在实际的龋病预防中,“杀菌和抑菌”并非常规措施,勤刷牙、用牙线、用含氟牙膏才是正道。 喜欢蜂蜜的话,平时喝喝无妨,像吃完糖那样,做到及时漱口,清洁口腔,就不会带来大的危害。 如果为预防龋齿而经常喝,就完全没必要了。

  结论:谣言粉碎。 蜂蜜不防龋,反而具有致龋性。高浓度蜂蜜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不等于食用蜂蜜能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健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