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理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营养理论

“囫囵吞枣”的今世解读

举报/反馈
2010-12-01 00:10:0039健康网社区

  消化食物的前提是胃肠中的消化酶能与食物成分充分混合接触,而囫囵吞枣之后,消化液只能到达枣的表面,而枣表面的果胶和单宁,会很尽责地保护内部的果肉不受腐蚀,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王泽斌,美国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

  “囫囵吞枣”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因为枣“伤牙”“健脾”,所以囫囵吞下。这个典故本来是嘲讽当事人自作聪明的。古人不知道食物的成分分析,也不懂得流行病学调查,更没有对照实验的概念,所以他们说枣能够“伤牙”“健脾”,大概只是一些朴素的“经验”。不过,如果现代人非要用一些现代食品科学的知识去“证实”老祖宗的先见之明,倒也能附会得上。

  比如说,枣含有非常多的碳水化合物。有些品种的枣,碳水化合物能够占到可食用部分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大多数是糖。而吃糖,正是龋齿的主要成因之一。口腔中残留的糖为细菌提供了生活原料,而细菌的生长代谢会产生酸,最终导致牙齿被腐蚀。从这个角度说,“枣伤牙”,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古人不大可能知道糖与龋齿的关系,或许只是对一些“个案”的总结,也或许是枣中的单宁会产生“涩”味,所以认为会“伤牙”。其实,枣中还含有相当多的氟。而氟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这也是现代社会在牙膏中加氟预防龋齿的原因。到底是糖对牙的“伤害”占了上风,还是氟对牙的“保护”占了上风,没有统计数据大概就只能打口水仗了。

  至于“健脾”,古人说的“脾”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脾都不清楚,自然也就无法判断“健脾说”的真伪。不过,枣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对于胃肠健康倒是不无裨益。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而产生“营养”(我们通常所说的营养,是指某种成分被人体吸收之后去满足身体的某种需要,比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等),但是具有重要的健康功能。比如说,它可以让你感觉饱,但是又没有热量,所以有助减肥;它可以带走一些胆汁,从而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等等。按照不同的纤维特性,可能具有降低胆固醇、改善肠道菌群或者帮助通便等作用。

  现代科学推荐成人每天吃二三十克的膳食纤维,据统计多数的都市人都达不到。而枣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某些品种的枣在成熟之后可达10%以上。

  枣中也含有比较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过跟具体的品种有关。比如说,有的品种含铁丰富,100克干的果肉中含铁超过10毫克,而有的则不到1毫克。不过,总的来说,除了含糖量太高以外,枣还是一种很不错的食品。

  不管“伤牙”“健脾”的说法是否有理,囫囵吞枣都的确是很书呆子气的行为。消化食物的前提是胃肠中的消化酶能与食物成分充分混合接触,而囫囵吞枣之后,消化液只能到达枣的表面,而枣表面的果胶和单宁,会很尽责地保护内部的果肉不受腐蚀,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实习编辑:万文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