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饮食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秋季饮食

立秋 你的饮食改了吗?

举报/反馈
2010-08-17 00:09:0039健康网社区

  立秋了,尽管还有“秋老虎”在肆虐,但毕竟是“强弩之末”。进入秋高气爽的季节,此时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同时人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纳呆等现象,因此,在饮食上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秋天季节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

  秋季养生原则

  养阴防燥,养肺为要。

  食疗措施

  润燥养肺、补脾益肺、通便宣肺。

  少吃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

  多吃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柠檬、山楂、番茄等。

  滋阴润燥的食物

  如百合、银耳、甘蔗、莲藕、梨、萝卜、芝麻、蜂蜜等。

  补脾益肺的食物

  五谷杂粮(玉米、小米、燕麦、红豆等)、山药、大枣、莲子、山楂、薏仁等。

  通便宣肺的食物

  香蕉、甘薯、蜂蜜、火麻仁、魔芋、芹菜、豆芽、海带等。

  秋季进补五忌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费用过量都有害。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忌重“进”轻“出” 大鱼大肉等油腻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转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忌以药代食 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初秋,

  不要马上“贴秋膘”

  8月7日立秋,我国民间有“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以肉贴膘”)的习俗。但是专家指出,立秋“贴秋膘”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否则不但起不到保健的作用反而有害健康。

  经过一个漫长酷暑的煎熬,人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脂肪等营养耗损不少。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肥胖。在立秋后的饮食中,人们应科学地选择适宜秋季吃的蔬菜,如豆芽、菠菜、胡萝卜、芹菜、小白菜、莴笋等,这些都是营养丰富又不容易发胖的蔬菜。

  “贴秋膘”最早传于北方,这与北方的气候有关。而江南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比较重。这时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这时“贴秋膘”,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反而更容易诱发感冒、便秘、发热,所以在早秋进补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杨璞

  ?特别提醒】以下三类人“贴秋膘”要特别注意食材的选择和“贴秋膘”的技巧。

  1、脾虚患者。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2、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侯晓云

  秋日三美食

  祛湿拒秋燥

  香薷饮 在我国民间,立秋有吃香薷饮的习俗。《本草纲目》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香薷饮由厚朴、扁豆和香薷三味药组成。厚朴有下气、燥湿、消胀之功,扁豆为滋养药,常有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的功效。

  做法:用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放在锅里,加入大半锅水,滚开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等待冷却后,调入蜂蜜即可。

  茯苓粥 茯苓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神农本草经》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做法:先准备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味精、食盐、胡椒粉各适量。将粳米淘洗干净,加茯苓粉,放锅内加水适量,置火上,先用大火烧开,后移小火上,煎熬至米烂,再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即成。

  ?注意事项】由于茯苓为利水渗湿之品,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和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者均不宜食用。

  莲藕汁 《神农本草经》曾记载:藕“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生吃莲藕和熟吃莲藕的功效是不一样的。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对防治秋燥非常有效;而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

  做法:先将莲藕洗刷干净,放在开水中烫几分钟后取出。把藕切成薄片,放入果汁机中加凉开水打成汁,过滤去渣。最后,加上少量冰糖,或用杏仁霜调服。

  ?注意事项】煮熟以后的莲藕,性由凉变温,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但却变为对脾胃有益的食物,能健脾补胃、养阴润燥。章秀

  秋日润肺食疗汤

  莲子百合羹 莲子15克、干百合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将莲子去芯,与百合同放在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可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

  雪梨银耳汤 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水发银耳去根、去杂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块。将银耳片、雪梨块、贝母、白糖同放在炖皿内上笼蒸30-40分钟,取出,即可装盘食。此汤滋阴清肺、消痰降火。

  芝麻木耳汤 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与用温水发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锅里,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点白糖,分几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尤适用于大便干燥者。

  蛋奶鲫鱼汤 鲫鱼一条、蛋奶20克、姜10克、葱10克、盐适量、鸡精适量。将鲫鱼剖腹后,清洗干净待用。把鲫鱼放置3成热的油中过油,以去除鲫鱼的腥味。加入适量水和调料,用小火清炖40分钟。起锅时加入少许蛋奶,能使汤变得白皙浓稠

(实习编辑:万文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