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热文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饮食 > 饮食热文

你每天吃进多少食物添加剂?

举报/反馈
2010-04-02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导语:我们大多会希望自己享受到色香味俱全的大餐,但事实是很多时候都不能尽如人意,我们在吃下美食的同时,可能也吃下去了一肚子的危机。不信吗,现在告诉你那些我们常吃的食品到底还有怎样的“恐怖”玄机在里头!

  民以食为天,色、香、味俱佳则是人们在饮食上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那些赏心悦目、香气怡人、爽口滑嫩的佳肴并非出自纯天然,它们都额外地添加了许多的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加工食品种类,换句话说,每个人,只要吃了加工食品,就在一定程度上摄入了形形色色的添加剂。

  不知有没有人算过这样的一笔账,一天中,我们会摄入多少种添加剂呢? 一块面包里有近40种添加剂 家住玄武区的李女士(女士食品)是个标准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全职主妇,全家人一天的吃饭问题就成了她的头等大事。一天之计在于晨,为了让全家人吃好早餐,她可是费尽了心思,从食物口味、搭配到热量都一一算尽。

  最后她发现,西方那种早餐饮食结构最为合理,于是她家的早餐桌上就摆满了面包、豆浆(原本是牛奶,三聚氰胺事件后改为自磨豆浆)、黄油(油食品)等食物。看到丈夫和儿子吃完早餐,精神奕奕地上班上学去了,她就特别满足。 但有一天,在收拾饭桌时,李女士无意间拿起面包包装袋瞥了一眼,结果大吃一惊——包装袋上居然显示,刚刚被家人吃下去的面包里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李女士非常沮丧地问记者,一个早餐,我们一家得吃下多少添加剂呀?

  在江宁一家大型超市面包房工作的高女士告诉记者,一块普通的面包,从最初的面粉到最后烤制成功,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近40种。 据高女士介绍,首先制作面包用的面包粉中,有面粉增白剂、强筋剂、面包改良剂,而单单一个面包改良剂就包含20多种添加剂,由复合酶制剂、复合乳化剂和天然植物胶等多种原料制成,外观为精细的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它可以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提高面团的操作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入炉前保持性状不发生变化,提高入炉急胀性,使冠形挺立饱满,增大成品体积20%-50%,改善成品内部组织结构,使其均匀、细密、洁白且层次好,改善口感,使面包筋道、香甜,而且能延长保鲜期。

  此外,面包的卖相很重要,使用色素可以改变面包表皮色泽,呈诱人金黄色或褐色;乳化剂有助于面团软和;磷酸盐能调节发酵面团中微孔的大小;膨松剂则令面包松软可口;溴酸钾可增加面团的韧性和弹性,但这种添加剂因发现致癌,国家已于2005年禁止使用,不过市场上并未销声匿迹,许多小作坊里仍在使用;香精则让面包满屋飘香,根据不同的香味需要,香精的种类繁多;

  若是奶油面包,则奶油中会有抗化剂……在添加了诸如此类的形形色色添加剂后,消费者最后才会看到使人垂涎欲滴的面包。 而李女士一家早上吃的黄油里,则含有单、双、三甘油脂肪酸酯,起乳化剂的功能,以及果胶,起凝固剂、稳定剂的功能,还有丙酸钙(钙食品),起防腐剂的功能,有的还添加了柠檬黄、黄素等着色剂。

  低盐咸菜的秘密武器是啥? 当然,也有很多人仍然吃的是传统早餐。刚刚送完孙子去上学的李奶奶认为,现在超市、小卖部里卖的早餐没谱儿,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最放心的还是自己做的早餐,一碗热乎乎的稀饭,一个煮鸡蛋,一包小菜,多好。“我们祖辈儿就是这么吃过来的,什么问题都没有!”

  李奶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说,“我家小孙子,就着一包榨菜,能喝两碗稀饭呢。” 可是孩子吃多了咸菜,盐分摄入过多,肯定对身体也不好吧?李奶奶赶紧解释说:“我是专拣低盐咸菜买的,不咸,还脆,好吃、好咬,不像以前我们自家腌的萝卜条什么的,晒干了以后根本就咬不动。”

  许多人都知道,盐吃多了是不好,但传统的咸菜就是用盐腌渍成的,盐不仅有调味功能,还有防腐、防止掉色及保持口感的作用,而要减少盐分的话,就必须用添加剂来维持这些效果。记者在一家超市找到某品牌低盐咸菜,包装上显示配料为酒精、调味料(氨基酸(氨基酸食品)等)、PH调整剂、甜菊糖、糖精、抗氧化剂、山梨酸钾、着色剂、酸味剂、磷酸盐、增稠多糖类、甘草……数量之多令人吃惊。

  就此问题,记者咨询了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司法鉴定专家。专家告诉记者,超市里销售的小菜所含的甜蜜素、柠檬黄、胭脂红等多种化学合成色素属于偶氮化合物,广泛使用于饮料、果酱、果冻、蜜饯、奶茶、葡萄酒等食品中,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做肉丸子的师傅家里从不吃肉丸 如此算下来,一顿早饭就会让我们吃进不少添加剂。至于中饭的情况,记者认为,应该比仓促应付的早餐要好得多,没想到,事实并不如此。 全职主妇李女士到中午也不闲着,因为她不想让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在学校食堂应付。

  她告诉记者,孩子在家里吃饭,可以吃到他喜欢的食品,比如,孩子非常喜欢吃超市或是菜场卖的各种口味的肉丸子,以及火腿肠、肴肉什么的,而且这些都是成品半成品,做起来也容易,所以过几天她就会买一些,让他吃个够。 而在玄武区一家菜场的肉丸子加工点工作的老王师傅却告诉记者,他们家里就从来不吃肉丸子、火腿肠,“因为我太清楚那肉丸子、火腿肠是怎么一回事了。”

  据老王介绍,为了做肉丸子,老板采购了大量的肉碎,都是从牛骨头或猪骨头上剔下来的根本没法吃的,黏糊糊的,水分又多,无法做成肉馅,肉味也很淡。制作肉丸的第一步,就是在这些肉里,加进价格非常便宜的鸡肉。接着,加入大豆蛋白,产生柔软的口感,这种大豆蛋白又称作“人造肉”。同时,为了增加味儿,又加了大量的化学调味料。

  比如,为了使口感嫩滑,使用了猪油、加工淀粉;为了便于机器批量生产,使用了黏着剂、乳化剂等;为了使颜色好看,使用了着色剂;为了延长保质期,使用了防腐剂、pH调整剂;为了防止褪色,使用了抗氧化剂。整个过程使用了二三十种添加剂,这哪里能叫做肉丸子呢,分明是“丸子形状的添加剂”。 对于近期媒体热议的火腿肠内含有近20种添加剂一事,老王说:“那还是正规肉联厂出品的,小作坊做的火腿肠里面就更多了。

  还有,火腿肠基本上都会注水的,不管是正规的还是地下的,都会注水,只是注多注少的问题。然后还要在水里加上专门的肉用胶状液体,这是用针管加进去的,哎哟,想想那针管插在火腿肠上面,真恶心!”

  酱油和鸡精里都有些什么? 而天天中午为孙子送饭的李奶奶认为,她的中餐基本全是扎扎实实地自制,根本就不用超市里或小摊小贩卖的半加工食品,鱼肉是鱼肉,猪肉是猪肉,都是最新鲜的,这总没问题了吧? 但是,专家却认为,添加剂的隐患依然存在,比如家用酱油。据介绍,我国在2002年颁布标准把酱油分为三大类: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料。

  其中,酿造酱油的成分是水、大豆、小麦、海盐;配置酱油的成分是水、大豆、小麦、盐、糖、酒精、氨基酸、焦糖色素;至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料,则真的就完全是食品添加剂的混合体了,它的成分是豉油(水、黄豆、盐、小麦面粉)、糖、水、酵母精华、焦糖色素、增味剂(肌苷酸二钠、鸟苷酸二钠)、乳酸、香味剂(里面可包含N种化合物)、防腐剂(山梨酸钾),另外,这三种酱油的价格相差无几,不知道李奶奶家使用的是哪种酱油?

  此外,许多人都喜欢用鸡精提鲜,而鸡精,是以味精、食用盐、鸡肉或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及其它辅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或食用香料等增香剂,经混合、干燥加工而成,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不知李奶奶烧菜时放不放呢?

  丰盛晚餐背后又多了哪些危险因素? 中午休息三个小时后,全职主妇李女士来到了家附近的菜场,对于她来说,最忙碌也是最幸福的时刻无非就是准备晚饭的这段时间了。李女士买了海带丝,她挑选海带丝的时候,特地选择上面覆盖有一层白白碎盐的那种,这说明菜贩没有经过刻意的加工,周女士打算做一个凉拌海带丝。 随后,李女士又买了一条鲫鱼,这是用来红烧的,又买了一块豆腐来配菜。然后她还买了半斤牛柳和两个青椒,青椒炒牛柳,这是儿子的最爱。

  李女士还准备烧一份青菜汤,但清汤寡水的没啥口味,所以在买了一把青菜后,她又特地到超市里买了一盒“浓汤宝”。临付钱的时候,李女士回头又拿了一瓶干红葡萄酒,老公在外忙一天了,喝点葡萄(葡萄食品)酒放松放松,又能营造家庭气氛,一举两得。 那么,这个温馨的、看似安全健康(健康食品)的晚餐中,李女士的家人又吃进去了多少食品添加剂呢?

  先说那份凉拌的海带丝吧,李女士先把海带丝用滚水烫煮了一下,然后在上面撒了些蒜蓉、鸡精和盐,随后用熬好的热油浇上去,一盆翠绿的海带丝就出现了。但李女士没有料到的是,她这盆小小的凉拌海带丝至少有四种食品添加剂,它们都来自她用来调味的鸡精。而她在海带丝上添加的那一小勺食盐中,都含有碘酸钾和抗结剂。 随后,李女士又红烧了鲫鱼,她还把豆腐切成了块放进去,以提出鱼鲜美的味道来。

  但她不知道的是,豆腐都是由卤水点出来的,而这卤水,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被使用了,这也算是中国最早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 接下来是炒青椒牛柳。牛柳买来的时候,肉贩子就已经加工过了,上面涂了一层薄薄的淀粉,这样的牛柳出锅后吃起来会非常嫩滑。其实,李女士并不知道,让牛柳嫩滑的并不是什么淀粉,而是“嫩肉粉”。

  而这个“嫩肉粉”学名叫肉类嫩化剂,它的主要配方为2%木瓜蛋白酶、15%葡萄糖和2%味精以及食盐等。 现在,李女士又把“浓汤宝”放入了青菜汤中,熬出来的汤果然带了香喷喷的肉味。其实这类浓汤没有任何肉的成分,它的主要成分是:大骨抽提物、酶解肉粉、氨基酸、糖、盐、鲜味剂、香辛料。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