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产妇“暴力”通乳引发乳腺炎,出现发烧!中医推拿按摩帮她成功退热通乳

迎接新生命后,很多妈妈都有产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甚至发展为乳腺炎的情况。乳汁不通时,乳房内就像一个高压锅,如果强行挤压,则是在高压锅的基础上“火上浇油”。

有的女性会试图强行去挤压乳块,把乳块推散。部分女性的乳腺组织比较强韧,可以耐受得住,让乳汁顺利排出,而有的女性就可能因为这种错误粗暴的手法加重局部的疼痛和炎症。

但是,这种“暴力”通乳方法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乳腺组织的二次损伤。

产妇“暴力”通乳引发乳腺炎,出现发烧!中医推拿按摩帮她成功退热通乳

“暴力”通乳,竟患产褥期乳腺炎

28岁的何女士(化名)在产后10天,哺乳时发现自己的乳汁减少,伴随双侧乳房胀痛,哺乳后疼痛稍减轻。起初,何女士以为这是哺乳期正常的现象,并未重视,自己尝试着挤压乳房来缓解疼痛。但胀痛持续了三天,何女士疼痛更甚,乳汁难以排出。何女士感到身体不适,一量体温,已经发烧到37.6摄氏度!她连忙前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传统医学科就诊,由省二医传统医学科中医师罗镇科接诊。

罗镇科中医师仔细为何女士进行查体,除发热外,何女士有双侧乳房肿胀,双侧第3、4象限均可触及肿块,舌红,苔黄腻,脉弦。经诊断,何女士是气滞热壅引起的乳痈,早期产褥期乳腺炎。

根据何女士的具体情况,罗镇科中医师为她进行了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本的推拿治疗。先后对何女士前正中线胸段(胸骨段)、乳房外侧各个肋间隙、锁骨下缘外侧以及喙突等部位行推抹法、按揉法及弹拨法,在肩前、曲池、小海、手三里、鱼际、合谷等穴位行点、拨、揉法治疗。

首次治疗后,何女士的体温下降至37.4摄氏度,乳汁分泌明显增多。罗镇科中医师叮嘱何女士回家后立刻哺乳,配合暖水袋局部热敷以促进乳汁排出。经过3次治疗,何女士乳房局部胀痛明显减轻,哺乳也无无明显困难。

量身定制,推拿按摩解除胸前“拥堵”苦恼

产妇“暴力”通乳引发乳腺炎,出现发烧!中医推拿按摩帮她成功退热通乳

何女士为什么会得产褥期乳腺炎呢?罗镇科中医师解释,乳腺组织就像一颗倒置的树,是由15-25个独立的腺体组成。哺乳期的女性,乳房内的腺体腔会增大,充满乳汁。在外力挤压、局部炎症、心理因素等影响下,乳腺腺叶、小叶导管上皮脱落或其他物质容易阻塞导管,致使乳汁排出不畅,导管扩张,形成囊肿。何女士正是因为囊肿继发感染导致的急性乳腺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

中医认为,乳汁不通可分为虚证和实证,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论治,不可一味疏通或一味进补。在中医理论中,乳汁由血化生,其生成和肝、脾、肾、肺等脏密切相关。当脏腑功能平衡、气血充足时,乳汁方可正常分泌、排出。产后妇女多虚多瘀,治疗上应以调衡脏腑功能、补益气血为法,注重清、补兼施,以健运脾胃、活血清瘀为基本。

罗镇科中医师介绍,省二医传统医学推拿治疗,根据每一位妈妈的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其特殊之处有三点:一是可以在不直接接触乳房的情况下,疏通乳腺组织,促进炎症吸收,使乳汁可以顺利排出;二是通过揉、按、点等手法,疏通经络,疏风解表,帮助患者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加速退热;三是轻症患者不需服用药物,不影响产妇进行哺乳。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传统医学科在省二医琶洲院区,每周六下午特增设产后康复门诊,根据每一位产妇的不同情况,全程“一对一”跟踪,全身综合评估,中西医结合地量身定制其康复计划,改善不良体质,加速身体恢复,为各位妈妈的产后康复保驾护航。(通讯员 王舒慧)

2021-11-06 11:32:55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年轻人骨质疏松可怕吗
年轻人骨质疏松有一定可怕之处,会使骨折风险大增,影响生活甚至导致残疾,还可能预示潜在复杂疾病,加速骨骼老化;但并非不可控,随着医疗进步,有效治疗方法增多。年轻人可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骨健康,治疗潜在疾病阻止病情发展。老年人通常被视为骨质疏松的频发群体,但在年轻人中发生,则意味着骨骼的过早老化和脆弱。这可能导致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活动或轻微外伤时。骨折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长期残疾。此外,年轻人骨质疏松还可能预示着存在某些潜在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或遗传性疾病等,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更为复杂和困难。更重要的是,骨质疏松在年轻时的出现,可能会加速骨骼的老化过程,对未来的健康状况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然而,年轻人骨质疏松并非不可逆转或无法管理的状况。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对骨质疏松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有效治疗方法被开发出来。对于年轻人而言,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可以显著改善骨骼健康状况。此外,针对潜在疾病的治疗和干预,也可以有效阻止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年轻人而言,要注意提高健康意识,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骨质疏松问题。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以期达到较佳的康复效果。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女性骨质疏松怎么调理
女性骨质疏松可从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药物辅助等来调理。骨质疏松是一种女性在绝经后等特定阶段较易高发的病症,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应积极干预以控制疾病症状。1、饮食调理:女性骨质疏松与钙质流失密切相关,饮食调理尤为关键。应确保充足的钙摄入,牛奶、豆制品是优质钙源,如每天饮用300-500毫升牛奶,食用适量豆腐。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像深海鱼、蛋黄等,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协同维持骨骼强度,还可适当摄入坚果、绿叶蔬菜,补充镁、钾等微量元素,全方位助力骨骼健康。2、运动锻炼:适度运动对女性骨质疏松有辅助改善作用。像散步、慢跑这类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60分钟,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骨骼获取营养。还有力量训练,如简单的深蹲,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再起身,锻炼下肢与骨盆肌肉,增强骨骼支撑力;另外瑜伽通过伸展、扭转动作,提升身体柔韧性与平衡感,减少跌倒风险,保护骨骼。3、药物辅助:必要时需遵医嘱用药,如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对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质流失,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盐酸雷洛昔芬。此药能模拟雌激素作用于骨骼,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骨密度等指标,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女性若确诊骨质疏松,需定期到医院复查骨密度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日常要做好保暖,寒冷天气注意关节部位防护,避免受寒引发骨骼疼痛。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过大会间接影响内分泌,不利于骨骼健康,以全方位调理应对骨质疏松问题。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症痛怎么办
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缓解办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调整以及康复锻炼等。该疾病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疼痛常是患者的突出困扰。1、药物治疗:药物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钙剂如碳酸钙D3片,能补充钙质,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协同作用以维持骨骼健康。对于疼痛明显者,降钙素类药物效果显著,如鲑降钙素注射液,其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迅速缓解骨痛,还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疼痛感受,一般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注意上述提及药物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2、物理治疗:多种物理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常见如热敷,其是简便易行的方式。用温热毛巾或热敷袋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带走致痛物质,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此外,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穿透性,深入骨骼周围组织,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组织修复,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周3-4次。3、生活调整:日常应注意保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每晚尽量睡足7-8小时,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利于骨骼和肌肉恢复。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时变换姿势,减少骨骼承重,防止疼痛加剧。在日常活动中,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降低骨折风险。4、康复锻炼:适度的康复锻炼能增强骨骼强度,减轻疼痛。如散步,这是一种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日坚持30-60分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刺激骨骼生长,增强下肢力量。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动作舒缓,可锻炼全身肌肉骨骼协调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45分钟。若患有骨质疏松并伴有疼痛症状,建议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骨密度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全方位维护骨骼健康。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症怎么治疗效果最好
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较好的方式通常涵盖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分多种。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能特异性结合到骨表面,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风险。降钙素类如鲑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减少骨质破坏,同时还能缓解骨痛症状。2、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很重要,适当的运动能对骨骼产生机械应力刺激,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量。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提高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平衡能力,降低骨折风险。物理因子治疗如体外冲击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改善骨骼的微结构,增强骨骼强度。3、生活方式调整:患者还需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量丢失。另外,还要增加日照时间,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每天15-30分钟的日照为宜。此外,避免高盐、高咖啡因饮食,高盐会增加钙的排出,咖啡因会影响钙的吸收,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需注意的是,服用药物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康复治疗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运动损伤。另外,生活方式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有耐心。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