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性早熟离你家孩子还很远?疫情后诊疗量暴涨敲响警钟

  青春期无疑是美好和充满期待的,但如果这个青春期来的过早了、甚至超年龄提前了,那就可能会成为一种有点害羞的病,叫性早熟。

  在这个依然谈性色变的时代,谈起孩子的青春期性早熟话题,无疑依然是让人难以开口的。可是客观的事例和数据无不一次次刷新你的认知,回避和忽视只会让你在现实面前更加的手足无措。

  据疫情后逐渐恢复正常诊疗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小儿内分泌儿童生长发育中心主任杜红伟教授粗略统计:疫情后他们门诊出现了看病的小高潮,在看内分泌疾病的大约100个儿童中,1/3是看性早熟来的,“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

  性早熟到底有多早?

  2018年,在海宁市人民医院的儿科门诊里,一位妈妈哭着带女儿来就诊。因为她一连四天发现女儿下体出血,像是来月经了,而她的女儿才3岁。经医生诊断发现,小女孩乳晕发黑、乳头微微隆起、再加上有阴道持续性的流血,所以这次的“出血”应该是来月经了!

  三岁的小女孩竟然来月经,很显然,这属于性早熟。

  之前还有新闻报道,疫情期间,7岁的晴晴(化名)宅家3个月,被宠着天天离不开饮料、肉、油炸食品和甜食,不但长胖了,乳房也开始发育。到医院一查是性早熟!骨龄检测达到了11岁,这意味着她未来很可能长不到遗传身高。

  一个个无奈的消息如晴天霹雳,但事实上,像晴晴这样的孩子一直都不少。

  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女孩青春期发育年龄平均为9.2岁,比30年前的12.5岁提前3.3岁。

  不过不用过于惊慌,对于单纯青春期发育时间的提前在生理上不会有明显危害。我国女孩青春期发育提前,是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反映,这种发育提前称为特发性性早熟。而90%的女孩性早熟都是特发性的。

  那么青春期与病理性的性早熟,之间的界限如何划定呢?

  性早熟怎么判断?

  性早熟先要区分男孩和女孩,一般来说,判断的话一是以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为节点,二是中要看性征程度为要点。

  一般来说,如果男孩9岁之前、女孩子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我们叫性早熟。男性的第二性征是指长胡须了、喉结了,声音变粗,阴茎增大、增粗、长阴毛了或者睾丸增大了,出现腋毛,这个叫男性的性征。

  女孩子一般是乳房增大、外阴分泌物增多、阴毛早现或来月经初潮,这是女孩子最常见的第二性征。性早熟的概念,一个是以时间为节点的,二是以性征为节点的。

  看描述还挺严重!

  那家长该如何发现儿童性早熟呢?

  杜红伟教授提醒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

  1、如果女孩在8岁以前出现乳房发育,阴毛生长,腋毛生长,阴道分泌物增多以及9-10岁之前来月经等任何一项的话,就意味着孩子性早熟了。如果能在乳房出现小结节时就注意到,可以及时干预。孩子在来月经前往往会出现白带增多,因此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内裤。如果等到孩子来月经再治疗,其实有点晚了。

  2、男孩子变声了,长喉结,长胡须了,出现窜个子也标志着进入了青春期的。有的男孩子还不到9岁,睾丸就已经发育到鹌鹑蛋大小,这可能也是性早熟了。如果在9岁前出现睾丸、阴茎长大,阴囊皮肤褶皱增加同时颜色加深,阴茎勃起增加,甚至有些男孩会有遗精,这些都是男孩子早熟的信号。尤其注意男孩子早熟,疾病导致的原因比女孩子多。

  3、小孩子出现明显长个,也要搞清楚长个的原因。尤其与年龄不匹配的身高生长加速,可能是性早熟,孩子从3到10岁,一般每年长5厘米左右。如果孩子一年长了10多厘米,这可能提示孩子要进入青春期了,因为女孩往往在月经前开始蹿个。不过,父母身高比较高的情况要例外,例如姚明夫妇。

  是什么导致了性早熟?

  杜红伟教授分析,除了一些疾病的原因外,不运动+吃的好,造成肥胖,是孩子性早熟的主要原因。其中,在饮食上,如果摄入过多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就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具体哪种食物会导致性早熟,尚在研究当中。

性早熟离你家孩子还很远?疫情后诊疗量暴涨敲响警钟

  此外,环境污染也是导致性早熟的一个原因,例如食品添加剂,外源性的一些环境雌激素暴露等,如女性化特征,包括男孩乳房发育,可能是因为来自乳膏、软膏、喷雾剂的过量雌激素暴露。奶奶等看护人在使用这些外用雌激素来治疗绝经症状时,也可能不慎导致儿童暴露,此外,饮食中雌激素暴露的其他可能来源包括食物被激素污染、植物雌激素等,有些饲养者甚至在动物饲料里添加激素,还有给水果使用的“催熟剂”,都可能“催熟”儿童。甚至对儿童的进补的药品或偏方也可以促进儿童早熟。

  另外,不适宜儿童观看的视频、图片,也会对儿童造成视觉冲击,促进他们的性发育。这些都属于特发性的性早熟。

  除了上述原因,有些特发性性早熟目前还找不到原因,例如有的不到3岁的小女孩就来月经了,杜红伟教授接触的最小的来月经的孩子,还不到1岁。一般来说,特发性性早熟多发生在女孩身上。

  现在研究也发现人类有激素分泌等一些信号通道如果发现突变的时候,也会引起早熟。不过早熟有一些是有原因的,有些原因到现在也不清楚,特别是女孩子。

  男孩子假设说是真性的性早熟,男孩80%是各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各种肿瘤和增生,而女孩子大多数是原因不明的,

  还有研究认为有些基因突变会导致一些早熟的出现,比较复杂。相对于特发性性早熟来说,还有一类性早熟是继发性的,一般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如颅内肿瘤、卵巢肿瘤、睾丸肿瘤等,男孩子发生继发性性早熟的比女孩多,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可能导致更多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性早熟危害有多严重?

  特发性性早熟的后果严重,因为它带来的影响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首先,性早熟会影响儿童的成年身高!!!儿童性早熟,看起来是长个很快,但这种身高增长加快是由于青春期性激素对身高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青春期性激素对骨骼的影响更大,会使骨骺提前闭合,生长周期缩短,也就是说孩子的个子很难再长了,这可能导致最终成年身材矮小。

  其次,性早熟还可能诱发儿童心理问题:一方面,过早发育会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月经的提前出现和过大的乳房,和同龄的女孩比,性早熟的女孩会感觉自己很另类,和别人不一样,因此受到困扰。而且,受体内激素水平高的影响,这样的孩子可能更爱美,更关注异性,更容易面临早恋的问题。

  还有,别以为就是月经来早了就是多用几年卫生巾而已……女性这一生,卵子数量是固定的,过早排卵、来月经,对成年后早衰也可能有一定影响。

  性早熟了怎么办?

  一旦发现性早熟,要及时的要到医院去找医生帮你找到早熟什么原因,背后有没有一些器质性的病变,需不需要治疗,怎么治疗,医生都会给出建议。

  如果是因为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的,那就要在饮食中注意膳食平衡,避免垃圾食品、反季催熟水果、保健品、高糖高脂肪的食物、甚至补品的摄入。并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让孩子接触不适宜的视频、图片等刺激。

  如果是由于某一个垂体启动作用于靶器官,形成青春期。治疗还是不治疗还是选择什么治疗要看他是什么原因。

  假设这个垂体男孩子比较多见,生殖细胞瘤导致了垂体影响他的分泌功能了,他的HCG还有黄体生成素明显的升高引起了睾丸的发育,引起了早熟,这时候也要作生殖细胞瘤的放疗或者是化疗把它消灭掉。

  一般来讲,如果中枢性早熟原因不是特别清楚的,骨龄又明确超前的,预测身高明显矮于遗传身高,女孩子达不到1.5米,男孩子达不到1.6米,中枢性又不是有明确肿瘤的原因引起的,我们找不到原因的就认为是特发性的,这时候我们是需要用那些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来治疗,抑制他垂体激素的分泌,减缓发育,这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年龄越小的孩子出现性早熟的话,一般器质性的可能性更大一点。男孩子出现性早熟80%以上都是有器质性病变,女孩子不一样,年龄越小器质性的可能性越大,年龄越大病因不明的就可能性大。

  如果是一个中枢性性早熟,比如说儿童错构瘤,、错构瘤就是下丘脑那个地方组织移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组织长在了不对的地方,因为它是一个正常的组织,所以不用去切它,但是它会对下丘脑垂体持续的刺激引起中枢性性早熟。

  这时候就要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这个药物去治疗抑制。对于中枢性早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这样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应用非常普遍。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性早熟都要进行治疗,而是要经过医生观测孩子的生长情况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缓慢进展的性早熟可以观察不进行治疗。总之,多观察,别让花儿开太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是最重要的。

  专家介绍

  杜红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小儿内分泌儿童生长发育中心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在儿科从医四十余年中,从事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三十余年,在儿童罕见病,糖尿病、生长障碍、性早熟、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发育异常和遗传代谢性罕见病等疑难杂病方面的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儿童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生长调控。特别是在儿童矮小、性早熟及罕见病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绩。擅长儿童疑难病的诊治。

性早熟离你家孩子还很远?疫情后诊疗量暴涨敲响警钟

2020-05-29 14:05:15浏览7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鼻子出血频繁是怎么回事儿
鼻子出血频繁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干燥、鼻腔黏膜受损、外伤等;疾病因素则涉及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血压、慢性鼻窦炎等具体疾病。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干燥:干燥的空气或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使用暖气等环境会使鼻腔黏膜失去水分,变得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2、鼻腔黏膜受损:频繁挖鼻孔、用力擤鼻涕等不良习惯会直接损伤鼻腔黏膜,导致出血。3、外伤:鼻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若因外伤导致鼻出血,可先采取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就医检查。二、疾病因素: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基因突变导致毛细血管壁脆弱,容易破裂出血。激光治疗或射频消融可用于处理局部出血点。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下降,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后难以迅速止血。治疗包括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或激素疗法,如环孢素A或甲泼尼龙。3、高血压:高血压会使鼻腔小动脉壁变得脆弱,在血压波动时容易破裂出血。控制血压是关键,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来降低出血风险。4、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引起的长期炎症会使鼻腔黏膜血管变得脆弱,容易出血。治疗上可使用抗炎药物,如鼻渊舒口服液或香菊胶囊。建议在出现频繁鼻出血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鼻腔受到外力刺激,减少挖鼻孔等不良习惯。若因药物或疾病导致鼻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或进行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大姨妈频繁提前怎么回事
大姨妈频繁提前可能由情绪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也可能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因素导致。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从而使大姨妈提前。患者需调整心态,可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倾诉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二、疾病因素: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肌瘤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从而引起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醋酸亮丙瑞林等进行治疗。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和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组织形成粘连和结节,不仅会引起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还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出现经期提前的情况。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醋酸甲地孕酮等。大姨妈频繁提前的女性,要注意观察月经的量、颜色、质地等是否有异常变化,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散光会引起频繁眨眼睛吗
儿童散光可能会引起频繁眨眼睛,因为儿童视觉系统未发育成熟,散光导致视物模糊等,会让其通过频繁眨眼调整焦距、缓解不适;但儿童频繁眨眼并非全因散光引起,眼部干燥、感染等眼科问题,以及精神紧张、过度用眼等非眼科问题也可能会导致该情况。散光是指眼球的屈光系统不能将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这会导致视物模糊或变形。对于儿童而言,由于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散光可能会带来更为明显的视觉困扰。为了试图看清楚物体,儿童可能会不自觉地频繁眨眼,以此来调整焦距或缓解因散光带来的视觉不适。此外,散光还可能伴随眼睛疲劳和眼压感,这些不适感也会促使儿童通过眨眼来缓解。然而,频繁眨眼并非完全由散光引起。实际上,有多种眼科问题都可能导致儿童频繁眨眼,包括但不限于眼部干燥、眼部异物、眼部感染等。这些眼科问题各自具有不同的症状和发病机制,与散光可能并存,但并非由散光直接导致。此外,儿童频繁眨眼还可能与非眼科问题有关,如精神紧张、过度用眼、环境刺激等。这些因素虽然与散光无直接关联,但同样可能对儿童的眨眼行为产生影响。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画画、看电子屏幕等,建议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眺望远处或闭目养神。并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一旦发现孩子有频繁眨眼等异常行为,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高勇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睡觉遗精是什么问题
睡觉遗精可能与生理现象、心理因素、疾病影响等方面有关。1、生理现象: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睾丸不断产生精子,附睾、前列腺和精囊腺等附属性腺也会持续分泌精浆,当精液在体内积聚到一定量时,就会以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2、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或者过度关注性方面的信息、频繁浏览色情内容,会使大脑皮层对性的兴奋性增强,从而诱发遗精。比如,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精神持续紧绷,大脑难以放松,对性神经的抑制作用减弱,容易在睡眠中引发遗精。3、疾病影响: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干扰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遗精。例如,患有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身体虚弱,各脏器功能减退,生殖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另外,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脑肿瘤等,可能破坏神经调节功能,引发遗精。若频繁出现遗精现象,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首先,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其次,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穿紧身衣物,减少对生殖器官的刺激。同时,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遗精问题仍未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