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得了多囊卵巢不要怕,生酮饮食试一下!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中国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比例高、继发代谢综合征比率高和重视程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

  中国汉族育龄妇女患病率为5.61%,是影响生育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无排卵或稀发排卵,高雄激素相关临床表现比如多毛、痤疮、脱发、皮脂溢出、头面部油脂过多及卵巢多囊样改变、肥胖、不孕、抑郁等。

  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患者首选的基础治疗,但是传统的膳食干预和运动强化方式减肥效果并不理想。

  生酮饮食(以下简称KD)作为一种较为高效的体质量管理方式,在PCOS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KD是如何治疗PCOS的。

  生酮饮食常见食物构成

  所谓KD,是指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适当蛋白质的配方饮食,主要强调减少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KD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改进,从经典的KD衍生出富含Omega-3脂肪酸与中链三酰甘油的饮食方案(MKD)、改良的阿特金斯饮食(MAD)、低血糖指数饮食(LGIT)等多种形式的饮食方案。

  相比传统的膳食干预和运动强化方式,KD作为一种较为高效的体质量管理方式,在PCOS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为啥KD可以用于治疗PCOS?

  胰岛素抵抗是 PCOS 的主要特征,其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在 PCOS 的几乎所有症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就包括了雄激素过多和停止排卵。

  KD 诱导的生理性酮症,以及低升糖指数饮食通过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恢复卵巢对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的生理反应,从而减少高雄激素血症发生,重新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和排卵。

  此外 KD 还可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抑制食欲,减轻体重,阻断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间的恶性循环,进而改善 PCOS 相关症状和结局。

  >>>>

  哪些PCOS患者可以用KD治疗?

  根据生酮减脂干预PCOS的推荐适应症,PCOS诊断标准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再符合以下2项中的1项:

  (1)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

  (2)超声影像显示为卵巢多囊样表现,并排除其他引起高雄激素与排卵异常的疾病。

  同时BMI≥24kg/m2,或体脂率≥28%。同时在排除相应禁忌证后即可给患者实施KD方案。

  当然,KD也存在一些禁忌证。包括代谢病包括肉毒碱缺乏症、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或Ⅱ缺乏症、β-氧化酶缺乏症、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和卟啉病等。同时还包括泌尿系统结石、肾衰病史或严重肾功能不全、家族性血脂异常、严重肝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口服药物禁忌包括抗癫痫药妥泰、乙酰唑胺等。

  特殊情况如怀孕、哺乳、进食困难及不能配合者也不能进行KD。

  >>>>

  KD治疗PCOS有什么优势?

  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KD相比其他饮食方案有众多优势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蛋白质和油脂的饱腹感强,进而导致摄食减少;

  (2)酮体可以直接抑制食欲;

  (3)胰岛素水平下降,脂肪合成受抑制,脂肪分解增加;

  (4)糖异生作用加大能量消耗;

  (5)酮体作为含有能量的代谢中产物,从尿液等途径外排等。

  当然了,KD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如胃肠道反应、厌食等可耐受的短期不良反应,以及脂质代谢异常、肾结石、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发育延迟等长期不良反应。

  不过,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在终止饮食干预后即可恢复。但是总体来说KD对于PCOS的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

  >>>>

  KD到底应该怎么吃?

  那么我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来了,这个生酮饮食到底应该怎么吃呢?别急!且听我跟你细细道来!

  生酮饮食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一般为脂肪70%-75%,碳水化合物3%-5%,蛋白质20%-27%。其具体的饮食结构细分如下:

  ①净碳水化合物(除外膳食纤维):小于100g/d。

  ②蛋白质:1g/kg/d。

  ③脂肪: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来源外,其他能量需求全部以脂肪给予,总能量参照基础代谢率给予。对于脂肪摄入,应该从富含ω-3的食物中获得脂肪,如三文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摄入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物,如鳄梨﹑橄榄油。

  ④膳食纤维:每日推荐给予30g膳食纤维,早晚各15g。

  ⑤每天不少于2000ml的饮水量。

  ⑥每日补充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⑦每天保持适量运动。以减脂增肌为目标,建议辅助无氧抗阻运动为主,不推荐大量﹑超负荷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逐步延长,10-20min/组为宜,1-2组/d即可。

  KD强调高脂食物的摄入,但高脂是多高?很多人不清楚。

  脂肪是由脂肪酸构成的,脂肪酸是脂肪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的种类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前者来自动物体内的油脂如牛油﹑猪油﹑羊油等。后者来自植物种子,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根据脂肪酸碳链的长短及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又可分为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种。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

  所以我们选择高脂食物时应该优先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其中鱼﹑禽类特别是鱼类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应作为首选食物。畜肉(牛肉﹑羊肉)次之,而猪肉饱和脂肪较多,不建议多吃。

  综上所述,对于适合生酮减脂的PCOS 患者,在安排高脂饮食时,合理的选择合适的高脂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快速减重的同时获得健康的身体,并且不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现在的你掌握了吗?

2020-04-27 00:33:13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嵌甲和甲沟炎有区别吗
嵌甲和甲沟炎有明显区别。准确区分二者,对于患者及时准确判断病情、接受恰当治疗极为重要,可避免因混淆而延误治疗时机,有效缓解足部不适。嵌甲是指趾甲侧缘长入甲沟旁的软组织内,如同异物嵌入,这多由修剪指甲不当,如剪得过短、过深,或长期穿着过紧鞋子,使趾甲受到挤压变形,生长方向改变所致。此外,外伤导致趾甲损伤,在修复过程中也可能引发嵌甲。而甲沟炎是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嵌甲若未及时处理,指甲持续刺激甲沟软组织,破坏皮肤屏障,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就容易继发甲沟炎,但甲沟炎并非都由嵌甲引起,局部刺伤、倒刺处理不当等也可诱发。嵌甲初期,患者多感觉趾甲侧缘有轻微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嵌入的趾甲会对甲沟软组织产生持续压迫,导致疼痛加剧,严重时行走困难。在外观上,可见趾甲侧缘嵌入甲沟,周围软组织可能出现红肿,但一般无明显化脓现象。甲沟炎症状则更为典型,炎症初期,甲沟一侧会出现红肿、疼痛,随着感染加重,可形成脓肿,表现为甲沟处有黄白色脓液积聚,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嵌甲相比,甲沟炎的炎症反应更为突出,疼痛程度往往更剧烈,对日常生活影响更大。若出现嵌甲,初期可通过正确修剪指甲、穿着宽松鞋子等方式改善。一旦引发甲沟炎,应及时就医。轻度甲沟炎,可遵医嘱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进行缓解。若形成脓肿,多需手术切开引流,如甲下积脓拔甲术。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嵌甲和甲沟炎的区别是什么
嵌甲和甲沟炎是两种与指甲相关的常见病症,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1、病因:嵌甲主要是由于指甲修剪不当,如过短或过深,导致指甲边缘嵌入甲沟周围的皮肤;此外,鞋子过紧、外伤等因素也可能促使嵌甲形成。甲沟炎则多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常因甲沟部位的皮肤破损,使得病原体侵入而引发炎症。2、临床表现:嵌甲主要表现为指甲边缘嵌入皮肤,引起局部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或按压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嵌入部位可能出现红肿、化脓。甲沟炎的症状以甲沟部位的红肿、疼痛为主,可伴有发热、压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形成脓肿,表现为甲沟处有波动感,甚至会出现甲下积脓,使指甲与甲床分离。3、治疗方法:嵌甲的治疗早期可通过温水泡脚、使用矫正贴等方法,缓解疼痛,促使指甲正常生长;若症状严重,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如部分或全部拔除指甲。甲沟炎在轻度时,可采用局部消毒、遵医嘱涂抹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方法控制炎症;形成脓肿后,通常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必要时也可能需要拔除指甲。无论是嵌甲还是甲沟炎,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足部和手部的护理,保持卫生,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正确的指甲修剪方法,以预防这两种病症的发生。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甲沟炎如何治疗能去根
甲沟炎是指甲周围组织的炎症,常因微小刺伤、挫伤、逆剥或剪指甲过深等损伤引起,表现为指甲一侧或双侧近端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化脓。彻底治疗甲沟炎需从多方面着手,主要涵盖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调整生活习惯等。1、局部护理:这是基础且重要的一环。发病初期,可用温水浸泡患指,每天数次,每次15-20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肿胀。浸泡后,轻轻擦干,避免挤压、碰撞患指,防止损伤加重。同时,保持指甲周围清洁,防止污垢、细菌积聚,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2、药物治疗:当甲沟炎处于早期,炎症较轻时,药物可有效控制病情。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直接涂抹于患处,能抑制病菌生长繁殖。若疼痛明显,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与肿胀。对于伴有真菌感染的甲沟炎,还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精准对抗真菌,消除病因。3、手术治疗:若甲沟炎发展到脓肿形成阶段,手术干预不可避免。切开引流是常用术式,医生会在甲沟旁纵行切开,排出脓液,减轻压力,促进愈合。若是嵌甲导致的甲沟炎,且反复发生,可能需进行部分指甲拔除术,去除嵌入甲沟的指甲部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降低复发风险。4、调整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甲沟炎复发。修剪指甲时,不宜过短、过深,避免损伤甲床及周围组织。避免长时间穿不合脚、过紧的鞋子,减少对脚趾的挤压。日常注意手部、足部防护,防止意外伤害。若从事潮湿环境工作,工作后及时擦干手脚,保持干燥,不给细菌滋生提供温床。一旦发现甲沟炎症状,应尽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初期可自行尝试局部护理与药物治疗,若3-5天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则需及时就医,遵医嘱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治疗后,持续关注指甲状况,按要求做好护理与生活习惯调整,降低再次发病几率。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甲沟炎严重到什么程度要拔甲
甲沟炎在病情严重到出现甲下积脓、指甲和甲床分离、嵌甲以及反复发作合并真菌感染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考虑拔甲治疗。拔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旨在消除感染源,促进炎症消退和伤口愈合。1、甲下积脓:在甲沟炎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炎症可能会逐渐扩散,导致甲下积脓。甲下积脓是甲沟炎严重化的一个明显标志,此时甲床下积聚大量脓液,会引起剧烈疼痛和肿胀。为了有效引流脓液并控制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拔甲治疗。在拔甲后,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以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2、指甲和甲床分离:此外,当甲沟炎导致指甲和甲床分离时,也需要考虑拔甲。这种分离可能是由于甲下积脓过多或炎症破坏甲床结构所致。拔甲可以消除分离的指甲对甲床的进一步刺激,有助于甲床的修复和再生。3、嵌甲:对于嵌甲的情况,即甲板侧缘长入软组织并引起疼痛,此时也应遵医嘱采取拔甲治疗。通过拔甲,可以解除嵌甲对软组织的压迫,缓解疼痛并预防感染的进一步扩散。在拔甲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和药物的正确使用。应保持伤口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避免沾水以防止感染。同时,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膏和口服药物,以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