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自从有了乳腺炎,每次喂奶都喂出猪叫……


  自从小编入了妇产频道,经常就有朋友来问我各种奇奇怪怪、羞羞答答的问题。

  这两天,处于哺乳期的闺蜜就给我发了条信息:她最近被孩子咬破了乳头,喂奶的时候疼得不行。然后她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是乳腺炎,现在非常担心会不会发展成乳腺癌。

  听到这里我真是……

  目前来看,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还挺高,20%的哺乳期妈妈都曾患此病,常见于产后3-4周。

  一旦发病,妈妈们就容易因疼痛暂停母乳喂养。

  麻烦的是,乳腺炎还容易反复发作,许多妈妈直接因此放弃哺乳,这其实无论对母亲的健康还是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说都不利。

  对于乳腺炎,现在还没有明确具体的发病机制,通常认为是感染性细菌所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

  但后续也有研究指出,乳腺炎和感染性细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Kvist等人从466名健康哺乳期妇女的乳汁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6 CFU/L),另有10%的乳汁样本检测出B族链球菌(非感染性细菌)。

  结果证明,哺乳期女性的乳汁里或皮肤上可存在潜在致病菌,却不一定发生乳腺炎,而乳汁中不存在潜在致病菌的妇女却有可能发生哺乳期乳腺炎。

  也有研究者提出可能是母乳微生态失调导致,意思就是乳汁中其实存在多种细菌(包括那些致病菌)并且形成了一种生态平衡,当平衡被打破,就发生了局限性或弥散性的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病菌只是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因素之一。

  那什么情况下会引发乳腺炎呢?

  引发乳腺炎的原因很多,一般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才会发作,比较主要的有两个。

  一个是像小编的闺蜜这种,被宝宝咬破了乳头后被细菌感染的。还有就是因喂奶次数少或乳汁分泌过多等,使得乳汁淤积导致的,此时会感觉胸部有肿块,有胀痛感。

  若发展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除了肿块和局部胀痛,你可能还会出现:皮肤红肿以及寒战、头疼、全身酸软、乏力等全身性炎症反应,此时体温≥37.3℃。

  那么重点来了,乳腺炎到底会不会导致乳腺癌?

  答案是:不会!

  两者症状上相似,但并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类症状,记得跑一趟医院看看,做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再行超声检查肿块。

  但不跟乳腺癌划等号也不代表你就可以松一口气了。

  乳腺炎期间是可以继续喂奶的,但若不及时治疗,发展成乳腺脓肿后还继续哺乳,你自己痛得哭唧唧不说,宝宝也会吃进流脓的乳汁,危害到TA的身体健康。

  大病、小病,都毕竟是病。

  那乳腺炎怎么治呢?

  《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建议》(下称“《专家建议》”)中提到了几种方法,你们可以“按需取用”~

  局部推拿

  若是乳汁淤积,可以试试《专家建议》里面推荐的“六步奶结疏通法”:

  六步奶结疏通法

  1. 洗干净手,备干湿适中的消毒毛巾1-2块,放置接乳桶。

  2. 清洁乳头,疏通出口。右手持毛巾,左手食指、拇指将乳头固定翻开,用毛巾清理表面奶渍、奶栓、脱落表皮、小白点等。

  3. 提捏乳头。食指、拇指分别从上下、左右各个方向一边清洁一边提捏,检查排乳是否通畅,并使奶线增多。

  4. 推压乳晕。缓解乳晕区压迫,使奶孔流量增多,奶线增粗。

  5. 推捋积乳。食指、中指由乳根向乳头方向均匀推捋,力量由轻到重,注意不摩擦皮肤、避开血管,以免皮肤红肿、损伤,局部乳房疼痛、新发硬结发生。

  6. 检查残余。右手检查左乳,左手检查右乳,食指、中指、无名指全面检查双侧乳房,无明显肿块及压痛,确认积乳消失,排乳畅通后,可继续哺乳。

  效果可能需要看你的体质疗程根据病情而定,多数患者1次即可治愈,每次平均8min为宜。

  冷敷

  此外,还可以使用冷敷,如:用硫酸镁溶液纱布外敷,可以降低皮温,减少皮肤血流量,间接减少乳汁的分泌,起到消肿、 缓解疼痛、辅助控制炎症的作用。

  物理疗法

  这种疗法包括半导体激光理疗仪、特高频理疗仪、乳腺低/中频治疗仪等,这堆名字有点看晕?

  没关系,到正规医院咨询一下医生吧!他们会安排适合你的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局部组织渗出物的吸收与消散,降低组织间的张力,从而使局部水肿减轻、疼痛缓解的作用。

  抗生素

  《专家建议》中明确指出了:

  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哺乳期乳腺炎,经乳房局部推拿及中药口服或外敷48-72h内无明显改善,或是病情进展迅速,脓肿形成风险增加者;

  哺乳期 乳腺炎,乳汁培养中明确存在病原菌,发病时症状严重,如体温>38. 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x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局部明显疼痛、红肿等,全身症状较重者;

  难治性乳腺脓肿,经穿刺抽出脓液1-2次且口服中药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展者,如同一部位反复生成脓液或乳房其他部位出现脓肿等。

  而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患者,慎用头砲类抗生素,建议使用克林霉素。

  顺带一提,部分抗生素如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地尼为哺乳期安全用药,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克肟等也均比较安全。

  在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如果妈妈们想继续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可以同时观察宝宝的反应,再进一步决定是否继续。

  当然,详细的还是要跟医生商量商量,听听他们的建议哦~

  那可以预防乳腺炎吗?

  当然!

  《专家建议》中建议:

  ①  乳头内陷或扁平的妈妈,可以每天进行提拉、挤捏乳头训练或用吸乳器吸引牵拉;

  ②  若乳头皲裂,妈妈需要学习正确的含接方式(含住大部分乳晕)、哺乳姿势,宝宝出牙时被咬的伤口要尽早处理;

  ③  学习正确的检查乳房方法,及时发现是否有硬结、疼痛或局部红斑形成,如果发现有乳汁淤积,保持排乳通畅;

  ④  乳汁量多或喂奶次数少时,不建议过度使用吸奶器,适当手排;

  ⑤  保持良好的心情;

  ⑥  避免乳房遭受外伤;

  ⑦  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及每次哺乳的时间,缓慢离乳;

  ⑧  养成婴儿不含乳头睡觉的习惯;

  ⑨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减少刺激性、 油腻食物摄入,多饮水。

  以上,你都学习到了吗?

2019-12-15 09:48:47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发热,呕吐,甲流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流一般是指甲型流感。发热呕吐甲型流感多考虑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流行性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针对具体的原因来采取合适的治疗。 1、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环境污染严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进而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2、饮食不当 如果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饮食不洁,就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疾病,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常患者会出现上述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的症状。 3、流行性感冒 患有该疾病可能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病毒感染引起的,还可能是与感染者共用洗漱用品等原因诱发的,会导致机体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异常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病毒、退热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是患有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若患者还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则需要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腹部闷痛发热
发生腹部闷痛发热,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等因素所致。 1、急性胃肠炎 如果不小心食用变质食物,变质食物内的病菌对胃肠道等人体器官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病变,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痛、体温升高、呕吐等症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胆结石 如果肝脏内分泌的胆汁长期储存于胆囊内部,无法通过胆管排出到胃肠道内参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胆汁过度浓缩,诱发胆结石,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可以按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片等药物治疗。如果胆结石体积过大,也可以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3、消化性溃疡 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盲目使用药物、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对胃肠道内的黏膜组织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引起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枸橼酸铋钾片、法莫替丁胶囊等药物治疗。若出现恶性消化道溃疡,也可以通过胃大部切除术等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因素有关,需要做好腹部B超检测,采取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