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总有人说,看我一次就怀孕……

李昆明 生殖医学中心,妇产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三级甲等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辅助生殖医学科李昆明医生,为大家分享辅助生殖技术领域70年的蓬勃发展及他的从医经历……

  谈及从医的经历,李昆明医生笑着说了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其实当时分到辅助生殖医学科,我内心是拒绝的。”

  故事要从1996年说起,李医生刚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当时的泰山医学院)毕业。他跟众多的年轻毕业生一样,面临着对未来的抉择:是留在山东就业,还是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发展?

  经过一番思考,他最后决定到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继续深造。

  在上海读研究生时,他的导师是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的归绥琪教授。无论是科研态度还是为人处世,很大程度上,李医生都受到了归绥琪教授的影响。

  归教授平时不苟言笑,做事非常严谨而认真,绝不弄虚作假,但在面对患者时,她又温和有礼,秉持着“医者父母心”,尽力为患者解决他们的病痛。

  对于李医生来说,归绥琪教授不仅是他科研路上的导师,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2001年,李医生研究生毕业,正式来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工作。

  这一干,就干了快20年。

  从内心拒绝到认同使命

  刚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就职时,作为临床技能型妇产科医生,李医生既待过产科,也做过妇科。

  后来医院要大力发展辅助生殖医学科,在领导的安排下,他进入了辅助生殖医学领域。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喜欢辅助生殖医学科的工作。我喜欢开刀,给患者切除肿瘤,立竿见影,所以刚被安排到这里来的时候不是很开心。”

  但李医生现在回想起那段“不开心”的经历,却忍不住笑了:“后来,我看到患者抱着自己的孩子来跟我道谢的时候,又觉得很感动,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

  和外科系统的切除病变组织不同的是,辅助生殖医学科更像是个“基建团队”,从无到有。这个让不孕夫妇最终获得自己的宝宝的过程,就好比是一个创造性工程。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重复地给患者做人工授精或是试管婴儿。

  患者要做的就是相信医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做个性化治疗,不能千篇一律。

  能自然受孕的患者就没必要采取辅助的方式,但必须辅助生殖治疗的也要让患者坦然接受。

  我现在非常享受这份工作,因为我能切切实实帮助到别人,能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工作真的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这些年,他给众多不孕症患者带去了好消息,很多人都真心对他表示感谢,也对他高超的医术表示赞叹。

  甚至有人对他说笑道:“看你一眼就受精,看你一次就怀孕!”

  这当然是一个善意的玩笑,但希望患者顺利好孕是每一位生殖科医生内心最真实的祝愿。

  为了让患者们报团取暖,李医生特意建立了自己的患者微信群,并开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李昆明医生。每周三雷打不动的推送文章,或科普,或趣事,与患者温暖的互动成了李医生一个很独特的标签。

  不过,助孕这条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有些患者,只需进行一次简单的促排卵或者人工授精或者试管婴儿,就可以怀上自己的孩子,但有些患者则可能因为更加复杂的原因而在助孕路上步履蹒跚。

  “有的人条件比较差,他们可能历时几年、经历N多次的取卵移植,也得不到好的胚胎。”谈及此,李医生的神色不由一黯。

  他想起2017年的一位女性患者。

  发现首例“ZP2、ZP3双杂合突变导致透明带缺失”患者

  当时帮这位女性患者做试管的时候,胚胎学家发现她的卵子缺少一层名为“透明带”的结构。

  透明带是卵子表面的保护层,是保护卵子的一件“衣服”,正常厚度的透明带在卵子与一条精子发生受精后会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即“变硬”,衣服变成了“盔甲”,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但卵子透明带一旦缺失,那防护机制太弱,很多精子会同时一窝蜂地进入卵子,导致多条精子与卵子受精,这样的后果就是胚胎完全无法正常发育。

  “透明带要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她的卵子相当于是没有了护住鸡蛋清和鸡蛋黄的蛋壳,所以做试管的时候,发现多条精子全都钻进去了,无法形成健康的胚胎。”李医生如是说。

  经过科室讨论,科室副研究员刘文强所在的高绍荣教授团队通过实验研究,揭开了患者透明带缺失的原因。

  患者体内同时存在透明带ZP2和ZP3两个基因的杂合突变,临床一般是通过采取“单精子注射”的方法解决。

  “简单说来,就是挑选一条长得好看完美的精子,再用一根比头发还要细的针注射进入患者的卵子里。”李医生说道。

  最终的结果很完美,患者成功受孕,并顺利分娩一个健康的男孩。

  一妇婴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人类遗传学》上首次报道了这例由ZP2、ZP3双杂合突变导致女性不育的病例,并通过动物及细胞模型阐明了其致病机制, 令单纯的病例又多了科研的价值。

  这名患者至今仍与李医生保持着联系,还专程带着孩子回来看望李医生,看着孩子健康的小脸,李医生愈发感受到这份工作给他带来的成就感和意义。

  三甲医院的医生往往都有这样的目标:

  不仅做一个好临床大夫,也要搞好研究,两者都兼顾,人生才完美。

  但对于医生而言,临床压力都很大,一个人的精力的确有限,能有现在的成绩,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更得益于团队的力量和跨界的合作。

  70年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

  回顾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李医生认为大致有四个发展阶段。

  1. 人工授精

  1785年英国的外科医生John Hunter将一位尿道下裂患者的精液取出,然后注入到其妻子的阴道内, 成功地解决了他们的生育问题,成为首个人工授精成功案例。

  1953年,美国科学家Bunge和 Sherman使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首获成功,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广泛使用。

  2.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指的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

  1959年,美藉华人生物学家张民觉先生和美国生物学家Gregory Pincus合作进行动物体外授精实验。

  张民觉先生找到了体外活化精子的方法,两人成功完成了兔子体外受精实验,并将受精卵移植到其它兔子的输卵管内,“借腹怀胎”生出正常的幼兔。

  1970年英国妇科医生Steptoe博士和剑桥大学生理学家Edwards开始进行IVF-ET的相关研究,并于1974年建立了技术流程。

  1978年7月25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市郊奥德姆总医院里,诞生了人类第一例试管婴儿--Louise Brown。

  除了IVF-ET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生殖技术,如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合子输卵管内移植 (ZIFT)、冷冻胚胎储存 、赠卵体外受精移植等,进一步提高了妊娠成功率,解决了一些有特殊生育困难夫妇的生育问题 。

  3.体外受精衍生技术的发展

  ①  所谓“二代”试管婴儿(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

  1992 年,比利时 Palermo医师将精子注入卵细胞浆内,诞生了人类首例二代试管婴儿。

  ICSI成为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一大突破,是首个未经动物试验就应用于临床的技术 。

  ②  所谓“三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PGT)

  此项技术针对染色体有缺陷的患者,或者复发流产、反复种植失败、高龄的患者,通过对早期胚胎部分细胞进行遗传学分析筛查,将无特定遗传病或者整倍性的胚胎移植入宫腔,从而防止特定遗传病患儿出生或者增加特殊人群的助孕成功率。

  1989年英国的 Handyside最先将 PGD技术应用于临床,并于 1990年获得健康婴儿。

  现在PGT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又细分为PGT-A,PGT-M和PGT-SR,分别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胚胎遗传学检测。

  但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所谓“一二三代”试管婴儿的划分只是民间的一种叫法而已,不存在孰优孰劣的情况,而是有各自的适应人群。

  4.辅助生殖技术新发展

  ①  卵子 (卵巢组织 )冷冻技术

  我国冷冻卵子试管婴儿于 2004年在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诞生。

  2006年1月我国首例、国际第二例“三冻 ”试管婴儿在北医大附属第三医院诞生。

  ②  人类生殖干细胞研究

  1998年,美国 John Gearhart实验室报道了人胚胎干细胞建系工作,近期体外培养生精干细胞获得成功,即我们熟知的“Dolly羊”。

  目前国内外的辅助生殖技术基本是零差距。

  我们国家最大的优势在于人口基数多,接受辅助生育治疗的人群大,这使得我们能在辅助生殖领域有更多的研究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能更高效的解决患者的生育问题,安全、舒适始终是辅助生育的一条基本准则。


2019-10-31 00:49:06浏览6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吕永楠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做完心脏支架多久能恢复正常运动
做完心脏支架一般需要1-3个月的时间能恢复正常运动。但这一恢复时间并不固定,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等进行具体判断。心脏支架手术是将支架植入冠状动脉,撑开狭窄或阻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在术后早期,支架植入部位的血管内膜需要时间覆盖支架,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在此期间,身体处于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阶段,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影响创口愈合或导致支架移位。随着时间推移,血管内皮细胞逐渐生长,支架与血管壁的贴合逐渐稳固,血管壁对支架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心脏功能也在持续恢复和改善。多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和身体调整,身体各系统能够较好地适应运动状态,此时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运动,但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3个月的时间。做完心脏支架后,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调节血脂,稳定斑块。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心、肝、油炸食品炸鸡等,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西蓝花、橘子、麦片等。做完心脏支架,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同时,定期到医院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在恢复运动过程中,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于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打隔烧心怎么办
35岁的张女士,最近工作压力较大,三餐常常不规律。一周前,她在吃完一顿麻辣火锅后,突然感觉胸口有一股灼烧感,同时开始频繁打嗝。张女士尝试喝水、拍背、憋气等方法后,终于止住了打嗝。但烧心症状却持续多日,饭后症状加重,还不时伴有打嗝,甚至在夜间睡眠时也会因烧心感惊醒。张女士这才感到不安,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了她的饮食习惯、症状发作规律等情况,并进行了相关检查,最终诊断张女士的症状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打嗝烧心是较为常见的不适症状。据美国胃肠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约有10%-20%的成年人每周至少经历一次烧心症状,而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如孕妇、肥胖者,这一比例可能更高。【打嗝烧心的原因】1、饮食因素①辛辣油腻食物: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会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过多的胃酸反流至食管,就会引起烧心感。同时,这类食物还可能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使得胃酸更容易反流,进而引发打嗝。②过饱饮食:暴饮暴食、进食过快,会使胃部过度扩张,胃内压力升高。当胃内压力超过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时,胃酸就容易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和打嗝。长期过饱饮食还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反流症状。③酸性食物和饮料:柑橘类水果、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酸性食物和饮料,会直接刺激食管黏膜,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增加胃酸反流的风险。比如,经常饮用咖啡的人,尤其是空腹饮用时,更容易出现打嗝烧心的情况。2、生活习惯因素①肥胖: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会增加腹内压力,挤压胃部,导致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超过25的人群,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3倍。②吸烟与饮酒: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削弱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使其松弛,导致胃酸反流。酒精则会刺激胃黏膜,促进胃酸分泌,同时也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正常收缩,增加烧心和打嗝的发生几率。长期吸烟饮酒者,出现打嗝烧心症状的频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和不饮酒者。③不良姿势:长时间弯腰、伏案工作,以及饭后立即平躺等不良姿势,会使胃部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增加胃酸反流的可能性。例如,一些上班族在午休时习惯趴在桌上睡觉,醒来后就容易出现打嗝烧心的不适。3、疾病因素①胃食管反流病(GERD):这是导致打嗝烧心最常见的疾病原因。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和一系列症状。患者除了打嗝烧心外,还可能伴有胸痛、吞咽困难、咳嗽等症状,且症状可能在进食后、平卧或弯腰时加重。②胃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炎,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会导致胃黏膜受损,胃酸分泌失调,从而引发打嗝烧心。胃炎患者的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对胃酸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胃酸反流的情况。③胃溃疡:此类患者的胃黏膜存在溃疡面,胃酸刺激溃疡部位会引起烧心感。同时,胃溃疡还会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排空功能,导致胃内压力升高,增加胃酸反流的风险,进而引发打嗝。【打嗝烧心的治疗方法】1、饮食调整①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油炸食品、柑橘类水果、咖啡、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加重打嗝烧心症状。可以选择一些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②控制饮食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过饱饮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减少胃部负担,降低胃内压力,从而减少胃酸反流的发生。③调整进食时间: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进食,以免胃酸在平躺时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如果晚上容易出现烧心症状,晚餐可以适当提前,并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2、生活习惯改善①控制体重:对于肥胖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腹内压力,减少胃酸反流。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有助于控制体重。②戒烟限酒:戒烟可以减少尼古丁对食管下括约肌的损害,限酒能降低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打嗝烧心症状。可以逐渐减少吸烟量和饮酒频率,直至完全戒除。如果自行戒除难度较大,可以前往医院,通过医疗手段辅助戒除。③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伏案工作,饭后避免立即平躺。站立或坐立时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有助于减少胃部压力。饭后可以适当散步,但要避免剧烈运动。3、药物治疗①抗酸剂:如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迅速缓解烧心症状。适用于偶尔出现打嗝、烧心症状的患者。剂型有片剂、咀嚼片和混悬液,常用咀嚼片,可在症状发作时、饭后1-2小时或睡前嚼服。一般服用后药物会直接作用于胃黏膜,大约10-30分钟起效。②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反流,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剂型有口服片剂、注射液等,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剂型。但此类药物使用时需注意,对药物成分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③质子泵抑制剂(PPI):像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能强效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常用药物。适用于中重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以及经H2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剂型有肠溶胶囊、肠溶片等,需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或碾碎。以奥美拉唑为例,口服药物后可在1-2小时起效,且维持时间较长,约为1-5天。④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减少胃酸反流。适用于伴有胃肠动力不足的患者,如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明显者。常见剂型为片剂、胶囊,一般在饭前半小时左右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药物过敏者禁用。※药物使用均需由医生指导,不可盲目用药。4、中医治疗一些中医方法,如针灸、推拿等,也可辅助缓解打嗝烧心症状。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内关、足三里、中脘等,调节胃肠功能,减轻胃酸反流。推拿则通过按摩腹部、背部等部位,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但中医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进行操作,且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打嗝、烧心常见疑问】Q:打嗝烧心会引发其他严重疾病吗A:长期的打嗝烧心,尤其是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并发症。例如,食管黏膜长期受到胃酸刺激,可能会发生糜烂、溃疡,甚至引发食管狭窄,导致吞咽困难。此外,胃食管反流病还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因此,如果打嗝烧心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频繁发作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吞咽困难、呕血、黑便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Q:如何判断打嗝烧心的严重程度A:打嗝烧心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症状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对生活的影响来判断。偶尔出现的、症状较轻且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打嗝烧心,可能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即可缓解。但如果症状每周发作多次,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睡眠、饮食和工作,或者伴有胸痛、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则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胃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Q:孕妇出现打嗝烧心该怎么办A: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和子宫增大压迫胃部,容易出现打嗝烧心症状。在治疗上,应首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同时,保持适当运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药物,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抗酸剂中的铝碳酸镁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孕妇在出现打嗝烧心症状时,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咨询医生。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情绪障碍的孩子家长应该怎样做
当孩子出现情绪障碍时,家长可以从理解与接纳孩子的情绪、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帮助孩子。1、理解与接纳孩子的情绪: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情绪障碍是一种疾病,不是孩子故意为之。当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不要指责或批评,而是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接纳,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关爱,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向家长倾诉内心的感受。2、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要创造一个安全、开放的沟通环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与孩子交流,认真倾听其诉说,不打断、不急于评判,用眼神交流、点头、给予回应等方式让孩子知道家长在认真倾听,这有助于孩子释放内心的压力,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3、学习相关知识:家长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咨询医生、参加讲座等方式,了解情绪障碍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这样家长能够更好地识别孩子的情绪问题,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同时还能避免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过度焦虑或错误应对方式。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帮助其培养一些爱好,如绘画、音乐、手工、阅读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同时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改善情绪状态有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情绪障碍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等。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带孩子去治疗。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中考前的焦虑家长该如何缓解
孩子中考前焦虑,家长可通过营造良好氛围、有效沟通、合理安排生活、给予积极暗示等方法缓解。焦虑是孩子面对中考压力时产生的紧张不安情绪,一般无需就医,若焦虑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也可通过一些心理测评量表来评估孩子的焦虑程度。1、营造良好氛围: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避免家中出现大声喧哗、争吵等情况。同时,家长自身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紧张和焦虑,以免将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2、有效沟通交流:主动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孩子焦虑的原因。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知道家长理解并支持他们。在沟通时,家长要保持耐心,不要急于评判或指责孩子的想法,而是给予他们合理的建议和引导。3、合理安排生活: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和休息计划,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适当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让孩子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4、给予积极暗示:多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例如,家长可以说,你最近学习很认真,进步很大,只要保持这样的状态,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等话语,帮助孩子克服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要让孩子明白,考试虽然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无论结果如何,家长都会爱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备考,以减轻焦虑情绪。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