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仙女们,你“减”掉的月经,确定不要了吗?

何耀娟

  子曰: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徒伤悲……

  阳春三月好时节,携着过年长出来的肉,诸多妹纸投入了减肥大业。然而,有些小仙女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瘦成一道闪电,掉肉的同时把月经也弄丢了。

  在三八节之际,小九特邀请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门诊主任何耀娟主任医师跟各位小仙女们说说怎么把这“减”掉的月经再“捡”回来。

  专家介绍:何耀娟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门诊主任

  01  女性为什么会有月经?

  月经是女性的一位特殊朋友,它始于青年期,结束于绝经期,将陪伴大家数十年。在这几十年里,除去怀孕,正常情况下,女性每个月都需要“浴血奋战”。

  

小仙女们,你“减”掉的月经,确定不要了吗?

 (月经将陪伴女性数十年  受访者供图)

  这是由女性的生殖内分泌轴决定的。

  当女性进入性成熟期后,下丘脑垂体会控制女性的促性腺激素,然后作用在卵巢,使卵泡发育,分泌雌孕激素。经过一段时间,卵泡成熟,在激素的刺激下,产生排卵,此时正是受孕的机会。同时,雌孕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内膜受到刺激逐渐增厚,这也是为受孕做准备。而如果女性在排卵期并没有受孕,约10-15天后,月经就依时而来,增厚的内膜则会慢慢脱落,混杂在血液里被排出体外。

  

小仙女们,你“减”掉的月经,确定不要了吗?

(女性生殖内分泌轴示意图 受访者供图)

  只要这个“轴”的任一环节受到影响,月经就会出现异常。导致月经异常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殖器肿瘤、子宫内膜病变、生殖器官发育异常、部分内科疾病等病理因素,也有生活作息、精神压力、体重剧烈变化等生活因素。

  过度节食、过度运动、减肥过快、体重过轻都会导致中枢抑制,影响下丘脑垂体的激素分泌,从而使整个性腺轴功能减退甚至关闭。体重过轻或过度节食的人还可能因为缺乏营养,导致雌孕激素的生成原料——胆固醇缺乏,影响激素合成。

  02 没月经挺好?

  对于这个数十年来每个月都要来串门和小住的“大姨妈”,很多人其实并不喜欢:不来更好,古代要修炼的小仙女们第一关就是要“斩赤龙”(断经血)呢。

  没有月经,相应的烦恼也就没有了。没有痛经、不会贫血、不怕侧漏、随时可以啪啪啪、连男朋友都再也不用担心那几天被迁怒了……

  听起来真的很棒棒呢!

  小X就曾这样想。150cm的她由50kg快速减到了38kg,大姨妈也随之绝迹。起初她并没有在意,还觉得很省心,直至2年多后她想生孩子了。

  她看医生的时候也并非因“没月经”而来,而是咨询“不孕”。

  小X这种有过正常月经,然后连续6个月不来的情况,叫做继发性闭经。闭经带来的危害首当其冲就是不孕。

  经过病史询问和检查,小X的闭经是由于中枢促性腺激素下降所致,“罪魁”正是2年多前那次突击减肥。

  由于时间长,小X的生殖内分泌轴已完全被抑制,卵巢也已开始萎缩。

  也就是说,除了闭经,体重剧烈下降还可能会带来激素的下降,进而导致生殖器官的萎缩,影响排卵以及受孕。这种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有30%即使体重回升也无法恢复。

  03  把“减”掉的月经“捡”回来

  由于小X的中枢抑制程度较深且伴随性激素水平的低下,她经历了2年近70次就诊的调节才最终恢复了规律月经,并成功怀孕。

  因此,如果一旦发现月经在减肥时同期被“减”掉了,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月经异常。

  然后,调整生活方式: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如有烟酒嗜好,应减量或戒除;放松心情,减少压力。

  如果正在节食,应停止节食,慢慢恢复正常饮食,但要避免暴饮暴食。肥胖也会导致月经问题。

  运动量过大的,也要减少运动量,没有运动基础的尤其要避免短期大量的运动。一般来说,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较为合适。

  若调整生活方式后并仍然没能让“姨妈”来访,可以通过药物将被破坏的“轴”再重新建立起来。因减肥过度导致的继发性闭经所用的药物主要为天然的雌性激素,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6个月,病情严重的如小X时间会更长。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所有月经异常的药物治疗,均需要由医生排查相关禁忌证,然后给予科学有效的处方,万不可自行用药!

  最后提醒:减重速度应相对缓慢一点,不要过度,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瘦身千万条,健康第一条,减肥不规范,“姨妈”两行泪。

  04 补充知识点:“姨妈脸色”你得会看

  月经是由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组成的暗红色 、粘稠而不易凝固的液体。月经的正常与否,往往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判断。

  

小仙女们,你“减”掉的月经,确定不要了吗?

(月经异常的概念  受访者供图)

  月经周期

  月经,望文生义,就是一个月会来一次。但这一个月并非严格的“30天”,2次月经之间的间隔周期为21-35天都属于正常,多数女性为28天左右。

  如果每不到3个星期就来一次月经,被称为月经频发;若是间隔周期超过35天,则叫做月经稀发;如果近一年来周期的变化超过7天,则是不规律月经;如果在有过正常月经后,连续6个月不来,叫做闭经;14岁以上却从来没有过月经的,是原发性闭经。

  经期长度

  正常月经每次持续时间为3-7天。

  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内就是不规律月经,少于3天是经期缩短,超过7天说明经期延长。

  月经量

  正常的月经量为5-80毫升。每包10片的卫生巾,一次约使用1-3包即为正常。

  一次月经的出血总量超过80毫升,视为月经量过多;少于5ml,则是月经稀少。

  温馨提醒:关于月经病的问题,何耀娟主任将在2019年3月8日上午进行专题健康讲座,欢迎有需要的女神们在9-11点前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五楼大礼堂听讲!(通讯员:周密、李雯)

2019-03-06 21:05:53浏览13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源性心脏病是什么意思
心源性心脏病是指心脏本身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病因多样,涵盖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疾病等。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及乏力,严重时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乃至猝死。冠状动脉疾病作为心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梗死。心绞痛是其典型表现,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属危急重症。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均为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心肌病变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各自特征鲜明。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主,易致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壁肥厚为特征,可能引发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限制型心肌病则因心肌纤维化或浸润性病变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这些病变可能由遗传、感染或毒素暴露等因素引起。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相关病变,常由先天性畸形、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所致,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由心脏电活动异常引发,严重时威胁生命。预防和管理心源性心脏病需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风险;其次,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及适量运动,有益心脏健康。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心率170-180次/分有危险吗
胎心率170-180次/分属于胎心过速,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正常胎心率范围为110-160次/分,胎心率持续高于160次/分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母体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胎心率170-180次/分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首先,母体因素如发热、感染、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胎心率增快。其次,胎儿因素如宫内窘迫、缺氧或心律失常也可能引起胎心过速。此外,药物影响(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或母体情绪紧张也可能导致胎心率暂时升高。因此,胎心率170-180次/分需结合母体症状、胎儿情况及病史进行综合评估。胎心率170-180次/分的临床意义在于其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或其他异常情况。胎儿宫内窘迫可能由胎盘功能不全、脐带绕颈或羊水过少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干预以避免胎儿缺氧或不良结局。此外,胎心过速也可能是胎儿感染或心律失常的表现,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因此,胎心率170-180次/分需引起重视,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若胎心率持续在170-180次/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胎心监护、超声检查及母体血液检查,以明确胎心过速的原因。其次,若胎心过速由母体因素引起,如发热或感染,需及时治疗母体疾病以改善胎儿状况。若胎心过速由胎儿因素引起,如宫内窘迫,可能需进行吸氧、改变体位等干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胎心率170-180次/分并不一定意味着胎儿存在严重问题,但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若胎心率异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胎动减少、羊水异常等,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合理监测胎心率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胎儿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的女性需要保持好心态吗
怀孕的女性需要保持好心态,良好的心态对孕妇自身及胎儿的健康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若心态不佳,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会进一步干扰内分泌系统。而内分泌紊乱又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睡眠不足会使孕妇身体疲劳感加剧,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食欲不佳则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孕妇自身的身体状态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相反,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促使身体分泌有益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内啡肽等,有助于缓解孕期的不适症状,增强身体的抗压能力,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孕妇的情绪变化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传递给胎儿。当孕妇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时,体内会分泌一些有益物质,如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改善胎盘的血液灌注,为胎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反之,若孕妇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体内产生的不良激素,如皮质醇等,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若想保持良好心态,怀孕女性首先要了解孕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明白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现象,但要积极应对。另外,日常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孕期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释放压力,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改善心情。当孕妇感觉情绪难以自我调节时,不要忽视,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胎儿的健康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清火栀麦片和牛黄清胃丸哪个治胃热口臭好
清火栀麦片和牛黄清胃丸对于治疗胃热口臭都有较好的效果,其均为清热泻火的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热所致的口臭等症状,但是药物的选择应该遵医嘱。清火栀麦片主要由穿心莲、栀子、麦冬组成。其中,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栀子能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其对于胃热引起的口臭,可通过清除胃热、缓解胃热上炎导致的口腔异味来发挥疗效。同时,其还能改善因胃热引发的咽喉肿痛等症状,因为胃热常常也会循经上扰,导致咽喉不适。牛黄清胃丸的成分包括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等。人工牛黄清热解毒;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多种药物协同作用,具有清胃泻火的功效。此药能有效清除胃火,对于胃热炽盛引起的口臭,可从根本上清泻胃火,使胃的功能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口臭症状。并且,对于胃热导致的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为胃火炽盛通常会伴随这些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上述其中药物来改善口臭,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热。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也可能导致体内火气上升,加重症状。如果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口臭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对于有脾胃虚寒等体质的人,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引起不适。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