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篇文章就够了!


  整理|棉袄王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在正式开始我的表演之前,按照“国际惯例”,先来介绍一下主角:

  中文名:多囊卵巢综合征

  英文名:PCOS

  属性:内分泌兼代谢性疾病

  特点:具有异质性

  适宜人群:广大青春期、育龄期、绝经期女性

  主要表现: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

  出现几率:该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5%-10%,在我国的患病率约5.6%

  黏人指数:★★★★★

  破坏力:★★★★☆


  那么,稍微正式、靠谱、可信、官方一点的定义是什么呢?

  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妇产科学》教科书359页,这样说道: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已经有了一个皮毛层面的认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对它进行肌肉层面的介绍。


  和PCOS相识相知

  我们来看看,前辈们是如何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援引陈子江教授的总结,我们对“多囊”的认识可以分为四个时代:

  一、描述性时代(1935年前)

  这个时期我们的前辈们完成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表观描述。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希波克拉底就曾记录过两例长着胡须的闭经女性。

  法国著名的外科学家及产科学家Ambiose Pare曾这样描述“有些女性在月经消失后出现了男性表现,她们的嗓音变粗变大,并出现胡须”。[1]

  1721年,意大利药物学家,物理学家和自然学家Antonio Vallisneri也曾描述过1例中度肥胖的不孕症患者,并在术中发现患者的双侧卵巢体积明显大于正常。[1]

  1844年Achille Chereau提出,患者卵巢增大、小囊泡增多;1914年Albert Goldspohn发现患者的卵泡退化。

  重点来了:1935年,Stein和Leventhal发表的文章中,首次将“卵巢增大,临床高雄激素(多毛),月经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Stein-Leventhal”综合征的概念。[1]与此同时,他们还提出:病理改变与激素变化有关,腺垂体参与其中,标志着我们对PCOS的认识进入内分泌时期。

  二、内分泌时代

  1935年以来,随着对PCOS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相继提出“患者的卵巢对FSH(卵泡刺激素)敏感性增加”、“患者尿中的LH(黄体生成素)增加”等认识,1964年Dignam首次发现“患者体内雄激素增加”,PCOS成为影响育龄期女性的一种妇科内分泌疾病。

  三、代谢时代

  Burghen,Givens,Kitabchi(1980):胰岛素促进了雄激素的合成

  Cotrozzi G(1982):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增加

  Wild RA(1985):PCOS患者血脂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PCOS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青春期、育龄期乃至绝经期均存在病理影响。

  接下来的这个时代与前两个时代相交叉出现。

  四、遗传时代(1968-)

  Cooper(1968):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陈子江等(2011,2012):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PCOS有哪些临床表现?

  一、字面分析:我们从名字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分步了解。

  多囊卵巢:PCO

  初级理解:就是它的字面意思,有很多囊的卵巢。

  中级理解:这个囊不是普通的囊,是大小不一的卵泡。

  高级理解:虽然有许多个卵泡,但是没有成熟的卵细胞排出。

  综合征:S

  初级理解:综合征这三个一听,就不是一个病,而是好几个病。

  中级理解:这好几个病之间会相互影响,不一定会“一荣俱荣”,但多数情况下可能会“一损俱损”。

  高级理解:综合征也称为“症候群”,指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了一群症状,这些症状群可出现于几种疾病或由于几种不同原因的疾病所引起。

  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性的临床症候群,以长期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以及排除其他因素的高雄激素血症为基本特征。

  二、专业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1. 由于排卵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①不孕

  ②月经稀发、闭经或功能失调性子宫性出血

  2. 由于高雄激素血症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①痤疮、多毛、脱发(从头顶脱或者发际线上移)、脂溢性皮炎

  ②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③实验室检查:雄激素过多、胰岛素过多

  3. 超声提示:卵巢多囊性改变

  如何诊断PCOS?

  我们该如何诊断这个复杂的疾病呢?是有了排卵障碍的症状就可以诊断,还是有了高雄的症状就可以诊断,亦或是有了超声下的“实锤”才可以诊断呢?这口锅究竟该由谁来背,我们接着往下看。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篇文章就够了!


  正因如此,随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认识的不断改变,其诊断标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篇文章就够了!


  考虑到亚洲人种与欧美人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2011年中国“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

  2011年中国标准[2]

  必要条件: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

  疑似PCOS:满足必要条件,再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

  ①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

  ②超声表现为PCO。

  确诊PCOS:具备上述疑似PCOS诊断条件后还必须逐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和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才能确定诊断。

  (不难看出,我们的标准更侧重排卵障碍,国外的标准更侧重高雄)

  中国标准的亮点

  在进行PCOS诊断时还要考虑其分型,以便进一步采取相应的临床干预手段。PCOS分型主要包括3方面:

  ①要注意患者是否为肥胖及中心性肥胖。

  ②要判断患者有无糖耐量受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③根据患者的表型特点,PCOS可分为经典型(月经异常和高雄激素,有或无PCO)及无高雄激素PCOS(只有月经异常和PCO)。

  经典PCOS患者代谢障碍表现较重,无高雄激素PCOS则表现较轻。

  (分型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有没有高雄,另一方面是代谢综合征是否严重)

  几种标准对于谁来背锅这个问题大致的态度是这样的: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篇文章就够了!


  这三个罪魁祸首的关系大概是这样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篇文章就够了!


  为什么会得PCOS?

  说到PCOS的发病机制,可以用不太清楚,不太明确,有待探索来描述。[3-5]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篇文章就够了!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篇文章就够了!



  PCOS治疗知多少?

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篇文章就够了!


  参考文献:

  [1]魏代敏,陈子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复杂性及认识经历[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7,37(12):951-953.

  [2]崔琳琳,陈子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诊疗指南介绍[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30(5):405-408.

  [3]张宁,李菲,李玲,高海霞.肠道菌群失调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山东医药.2018.58(3):96-98

  [4]Qiao J,Feng HL.Extra- and intra-ovarian factors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mpact on oocyte aturation and embryo developmental competence.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2011.17(1):17-33.

  [5]居蓉.雄激素及糖皮质激素代谢关键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6.

2018-09-29 00:55:52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银屑病关节炎打生物制剂后能像正常人工作吗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打生物制剂后一般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建议患者在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首先,从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来看,生物制剂能精准地作用于银屑病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可以显著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破坏的进程。许多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后,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能够进行正常的肢体运动,这为其恢复工作提供了身体基础。例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等生物制剂,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介质,可使大部分患者的关节症状得到缓解,从而能够胜任日常工作中的体力和活动要求。其次,从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来讲,银屑病关节炎不仅会影响关节功能,还常伴有皮肤病变,给患者带来身心双重痛苦。生物制剂在治疗关节症状的同时,对皮肤症状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够减轻皮肤瘙痒、红斑、鳞屑等表现,使患者的外观得到明显改善。这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使其能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同时,要按照医嘱继续规范使用生物制剂,并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控制,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诊断早期人工流产是什么意思
临床诊断早期人工流产,是指在女性怀孕早期阶段,通过医学干预的方式终止妊娠。通常,这个早期指的是怀孕14周以内,是应对意外妊娠或因某些特殊情况不宜继续妊娠时的一种医疗手段。早期人工流产主要包含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两大类型,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条件和操作规范,医生会依据孕妇的具体状况来做出恰当的诊断与选择。药物流产一般适用于怀孕7周之内的孕妇。其原理是运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等药物,使子宫蜕膜发生变性坏死,同时软化宫颈,进而促使子宫收缩,将胚胎排出体外。这种流产方式无需进行宫腔内的器械操作,所以对子宫的直接创伤相对较小。不过,药物流产存在一定的失败几率,可能需要后续进行清宫手术。手术流产又可细分为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负压吸引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手术器械将胚胎组织从宫腔内吸出;钳刮术则是在扩张宫颈后,使用卵圆钳等器械将胚胎组织夹取出来。手术流产需要专业医生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实施,以降低感染、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考虑进行早期人工流产的女性,建议在决定前与医生充分沟通。详细了解不同流产方式的利弊、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前要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如超声检查以明确孕周、血常规检查了解身体基本状况等,确保自身身体条件适合进行流产手术。术后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若术后出现腹痛、阴道出血量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复诊。
徐嘉文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试管婴儿和人工授精的成功率哪个高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试管婴儿的成功率通常高于人工授精。这主要源于两者在技术原理、适用人群及操作过程上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别,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夫妇在选择合适的辅助生殖手段时至关重要。试管婴儿技术是将卵子和精子取出体外,在实验室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培养成胚胎后再移植回女性子宫内。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可以对胚胎进行筛选,挑选出质量较好的胚胎进行移植,大大提高了着床的可能性。而人工授精则是通过非性交方式将精子注入女性生殖道内,让精子与卵子自然结合。这种方式无法对胚胎质量进行筛选,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随机性较大,受孕成功率相对受限。此外,试管婴儿适用于多种导致不孕不育的情况,如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方严重少弱精等。这些病症往往严重影响自然受孕,而试管婴儿技术绕开了输卵管等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直接将胚胎移植到子宫,增加了受孕机会。相比之下,人工授精主要适用于女方至少有一侧输卵管通畅、男方精液质量基本正常的夫妇。这类夫妇本身具备一定自然受孕条件,人工授精只是辅助精子更接近卵子,但其成功率受女方生殖系统微环境影响较大。比如,患有严重输卵管堵塞的女性,人工授精几乎无法成功,而试管婴儿则能为其带来希望,这也是试管婴儿成功率相对更高的原因之一。夫妇在考虑辅助生殖技术时,应先到正规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双方身体状况遵医嘱选择适合的方式。若确定选择试管婴儿,要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如调整生活作息、戒烟戒酒等。若首次试管婴儿失败,不要气馁,与医生调整方案后可尝试再次移植。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做人工流产最快几天能同房
人工流产后,女性的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较快也需等待一个月后再考虑同房。但个体恢复有差异,身体素质、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等因素均会影响恢复时间。术后要谨遵医嘱,避免过早同房,并注意关注身体状况。通常情况下,人工流产会对女性的子宫内膜造成损伤,子宫内膜的修复需要一定时间。一些身体素质较好、恢复能力较强的女性,在一个月后身体各项机能恢复良好,可在医生确认后适当考虑恢复同房。但如果身体较为虚弱,恢复过程可能会延长,此时若过早同房,不仅会干扰子宫内膜的修复进程,还可能导致细菌上行感染,引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严重的妇科炎症。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个人身体素质,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人工流产后适宜同房的时间区间。手术方式会产生影响,例如传统的刮宫术对子宫内膜的损伤相对较大,恢复时间也会更长;而无痛人工流产术如果操作得当,对子宫的损伤相对较小,恢复可能会稍快一些,但也不能忽视恢复的时间要求。此外,术后护理情况至关重要,若女性在术后严格遵循医嘱,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身体恢复就会更顺利,能更快达到可以同房的状态;反之,若术后不注意卫生、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等,都可能延缓恢复,推迟同房的安全时间。对于进行了人工流产的女性,务必严格遵守医生给出的恢复指导。在术后一个月内,要坚决避免同房,耐心等待身体恢复。术后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腹痛、阴道流血增多或分泌物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