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排残奶?别再被忽悠了


  又有人去美容按摩乳房,出事了!

  

排残奶?别再被忽悠了

  95后新手妈妈罗女士发现自己胸部有肿块,以为是哺乳期遗留残乳,于是前往美容院按摩推拿,导致乳房疼痛流脓。

  搜一搜相关话题,就会发现这类事件屡屡发生。

  一些机构通常会用“排残奶,不排会变质,积在体内都是毒素”来忽悠新手妈妈,更有甚者,将“残奶”与“乳腺癌”联系起来,让人心惊胆战,不排不行!

  那么残奶到底是什么?需不需要排?不排会有什么影响吗?

  

排残奶?别再被忽悠了
残奶是什么?

  “残奶”这一词也是近几年才流行出来的话语,顾名思义,就是断奶后残留在乳房内的乳汁。它本来就不是一件事儿!有听妈妈、奶奶辈儿说排残奶这事儿吗?

  但是也有许多人好奇“为什么自己断奶后几个月或是几年都能挤出少量残奶?”

  这是因为断奶后会有乳汁残留在乳腺管里,而这乳汁也会逐渐被人体自身吸收,有些吸收较慢,就会变成黄色、粘稠的物质残留在乳管内。

  而许多商家就以此为噱头,误导许多女性。

  事实上,这些“残奶”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乳房分泌出脓水或是血性液体,需要及时就医。

残奶会致乳腺癌?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版》中关于乳腺癌高危因素有: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既往行胸部放疗

  没有一条和乳汁有关。

  同时指南指出,乳腺自我检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因此不建议把乳房自检作为乳腺癌筛查手段,而是希望通过宣传和科普提高民众乳房的健康意识。但乳房自检仍有一定的意义。

  因此,即便断奶后没有什么问题,仍需重视乳房健康,每年可以进行常规体检以便尽早发现问题。

“残奶”,排之不尽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曾发过关于“排残奶”的科普文章,其中就有提到:

  妈妈们可以把自己的乳房想像成一口井,如果持续的取出井水,那么一定还会有新的井水产生,同样的,如果我们一直把乳房里的乳汁排出,那么还会再有新的乳汁排除。 所以,所谓的“残奶”是排之不尽的。

  人体的泌乳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乳房受到刺激,下丘脑接收信号随之分泌催乳素,催乳素促使乳房产生乳汁。而排残奶就会对乳房造成刺激,造成“排奶产奶排奶产奶”的恶性循环,永远也排不干净了……

  正常情况下,自然离乳的妈妈断奶后残留的乳汁是可以被人体自行吸收的,不需要人为干预也不需要额外进行排残奶。所以科学离乳很重要!

  如果断奶后发现有肿块,不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而去一些美容机构进行乳房按摩反而会导致乳腺炎的发生。现在市面上此类机构层次不一,盲目进行按摩,极其容易导致乳腺组织损伤,出现水肿、疼痛,甚至可以引起乳腺导管断裂,导致新闻中“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生。

  所以,不用排残奶!不用不用不用!

  

排残奶?别再被忽悠了

  

排残奶?别再被忽悠了

  附:科学离乳方法,了解一下

  其实从给宝宝开始吃第一口辅食开始,他就在自然地选择离开妈妈的乳房。如果妈妈突然断奶,对自己和宝宝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强调循序渐进,科学离乳。逐步减少宝宝与乳房的接触,从而逐步减少乳汁的分泌。准备离乳的妈妈可以提前两周开始减少哺乳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和增加母乳间隔,慢慢减少宝宝对母乳的需求,实现自然离乳。

2018-08-18 10:39:4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小孩得了自闭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患自闭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涵盖非疾病因素,如遗传因素;以及疾病因素,例如孕期感染风疹病毒、结节性硬化症等。建议家长积极参与专业的家长培训课程,学习与自闭症孩子沟通和相处的技巧,掌握家庭干预的方法,配合机构的治疗,共同促进孩子的康复。一、非疾病因素:相关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通常存在多个基因的突变或变异,这些基因涉及神经发育、神经递质传递等多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例如,某些基因的改变可能影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号传导,导致大脑功能异常,从而引发自闭症相关症状。二、疾病因素:1、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孕妇在怀孕期间若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风疹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胎儿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尤其是影响神经元的迁移和分化,从而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2、结节性硬化症: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患者的脑部会出现多个结节状的硬化病灶,这些病灶会干扰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正常信号传递,影响大脑的功能,进而引发自闭症症状。对于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家庭,建议尽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自闭症评定量表、智力测试、语言能力评估等,以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轻度自闭症的表现症状都有哪些
轻度自闭症主要有社交障碍、语言发展迟缓、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表现症状。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出现,会对个体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产生显著影响。1、社交障碍:在社交场合中表现较为被动,对他人的存在缺乏关注,很少主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例如在集体活动中,通常是独自玩耍,不理会其他孩子。对社交互动的兴趣较低,不擅长主动发起或维持对话,在与他人交往时,可能不理解一些基本的社交规则,如轮流说话、分享玩具等,难以建立和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2、语言发展迟缓:此类患者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可能落后于同龄人。可能说话较晚,或者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一些问题,如词汇量有限、语句简单、表达不够清晰准确。在语言理解方面,可能对一些抽象概念、隐喻或幽默的理解存在困难,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话语中的深层含义,在对话中有时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3、重复刻板行为:轻度自闭症患者会经常出现一些重复性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这些行为通常是无目的的,且会在不同场合频繁出现。还可能对某些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过度的专注和强烈的偏好,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玩具、反复观看同一部动画片等,很难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或干扰。4、兴趣狭窄:患者还可能对周围的事物兴趣范围较为狭窄,其只专注于少数特定的事物或领域,如只对数字、字母、某种交通工具等感兴趣,而对其他常见的儿童活动或兴趣爱好缺乏兴趣。这种狭窄的兴趣表现得较为极端,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这些特定的事物上,对其他方面的信息则关注度较低。对于有轻度自闭症表现的个体,建议尽早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干预。干预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语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同时,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也非常重要,例如提供结构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帮助其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如利培酮,可用于改善自闭症患者的一些行为问题和情绪症状。但药物治疗需谨慎,应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考虑。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孤独症和自闭症的区别在哪里
孤独症和自闭症没有区别,两者指的是同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这种疾病通常在儿童早期出现,会对患者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产生显著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诸多挑战。目前孤独症(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约70%-90%的病因与遗传有关,多个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可能增加发病风险。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如母亲孕期感染、接触有害物质、早产、低体重出生等,都可能影响胎儿大脑发育,进而增加孩子患孤独症(自闭症)的几率。此外,神经生物学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患者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异常,如大脑体积增大、神经元连接异常等,也会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和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增加患病风险。孤独症(自闭症)患者在社交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很少主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对他人的呼唤反应淡漠,在集体活动中难以融入。沟通能力上,语言发展迟缓,部分患者可能很晚才学会说话,即便有语言能力,也常出现答非所问、难以维持对话等情况。行为模式较为刻板,会反复做同一种动作,如拍手、踮脚尖走路等,兴趣范围狭窄,对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过度的痴迷,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玩具、反复观看同一部动画片。对于患孤独症(自闭症)的患者,早期干预极为关键。治疗应以综合干预为主,其中行为疗法是重要手段,通过系统训练帮助患者提升社交技巧、沟通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药物治疗,如使用氟哌啶醇,可辅助缓解部分伴随症状,如焦虑、抑郁、多动等,但需严格遵医嘱。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倒退型自闭症一般几岁出现
部分倒退型自闭症会于3-6岁出现,此阶段孩子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些复杂的生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可能致使孩子原本已获得的技能发生倒退。大脑神经连接在3-6岁时仍处于快速调整阶段,这个时期,大脑会进行突触修剪,去除冗余的神经连接,以优化大脑功能。然而,患有倒退型自闭症的孩子,大脑神经连接可能出现异常的修剪过程。一些原本支持语言、社交和认知发展的神经连接被错误修剪,可能导致已形成的技能受损。如大脑的前额叶皮质与其他脑区的连接在这一时期出现紊乱,而前额叶皮质对语言表达、社交行为的调控至关重要,连接异常可能使得孩子在语言沟通和社交互动方面的能力逐渐减退。3-6岁的孩子开始进入学校,面临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这一变化对部分孩子而言可能成为诱发倒退型自闭症的重要因素。学校的集体生活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部分适应能力较弱的孩子,在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以及新的规则和要求时,可能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当压力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就可能导致其行为和情绪出现异常。同时,学校生活节奏快,孩子可能无法获得像家庭中那样细致的情感关怀和个性化的教育引导,这也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致使其在社交、语言等方面的技能出现倒退。一旦怀疑孩子出现倒退型自闭症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发育评估和诊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成长环境。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