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卵巢早衰都有什么症状?

梅泉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

  卵巢早衰都有哪些症状?女性生活压力大,常常需要兼顾家庭和事业,越来越多女性出现卵巢早衰的症状,卵巢老化也会导致女性提前老化,女性魅力下降、皮肤会变得晦暗没有光泽、内分泌紊乱以及月经失调。你知道卵巢早衰的表现吗?

  

青年 女 医生 检查 听诊器 心跳 体检_2173944_xxl

  卵巢早衰的症状常见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卵巢早衰的患者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情绪经常不稳定、容易激动紧张、而且常常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提早进入更年期,脸色潮红,整个人都没有自信,健忘。

  卵巢早衰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1、身材走样,腰肢和臀部开始变形。体重升高,开始发胖,腰、腹、臀部位会堆积很多的脂肪。

  卵巢早衰会影响雌性激素分泌及性功能、肤质、肤色和女性三围体态,使脸部发黄,体态臃肿,阴道发干,甚至提早进入更年期。

  2、容易导致不孕

  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受影响,卵泡发育成问题,女性就无法正常排卵,因此影响生育。

  3、阴道干涩、性欲下降

  经常感到阴部干涩,有疼痛感,分泌也会逐渐变得无规律性,白带比较多,而且比较稀,还会出现一些异味。

  4、月经失调

  卵巢早衰的女的月经常常无规律。而且多伴随痛经,经期延长或过短,月经量多等现象。

  5、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外,卵巢早衰患者常常还会出现骨质疏松,关节痛,子宫下垂,尿失禁,便秘,痘痘,色斑,生殖器官炎症(包括外阴部、阴道、子宫颈炎、盆腔炎、生殖器官结核等症状。

63
2017-02-06 00:45:37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礼全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人工流产后上环二十天出血是怎么回事
上环是指放置节育环。人工流产后放置节育环二十天出血可能是正常的现象,也有可能是患者出现其他方面的疾病引起的,比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正常现象 放置节育环通常是需要使用专业的手术器械将节育环放置在患者的宫腔内,达到避孕的效果。患者在进行手术后二十天内可能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建议患者在手术后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 2、盆腔炎 盆腔炎主要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通常与卫生不良、频繁进行宫腔操作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腹痛、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此类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合并宫腔积脓的情况,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3、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于细菌突破宫颈侵袭子宫内膜引起的炎症反应。一般会表现为异常阴道分泌物、下腹部疼痛、月经异常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此类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曲松钠、替硝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此类情况还可能与阴道炎、宫颈息肉、宫颈炎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原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黄威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42岁人工流产后如何休养
42岁人工流产后,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避免性生活、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受凉等方式来调养。1、饮食调理人工流产后,患者身体相对比较虚弱,此时可以多吃一些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比如乌鸡排骨汤、黄豆猪蹄汤、鲫鱼汤等,能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2、适当运动人工流产后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练习瑜伽、打太极拳等,能够促进子宫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身体的恢复。3、避免性生活人工流产后患者的子宫和卵巢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如果在此期间进行性生活,可能会导致子宫受到刺激,从而出现感染的情况,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因此,患者在人工流产后一个月内应避免进行性生活。4、避免过度劳累人工流产后患者身体相对比较虚弱,此时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劳累的体力活,也不要长时间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5、避免受凉由于流产后患者的身体比较虚弱,如果不注意身体的保暖,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到凉气的入侵,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身体受凉。除此之外,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导致宫腔感染,影响身体的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