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个体化治疗 让女性不再“乳”临大敌

廖宁 乳腺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曾在电影《古惑仔》中饰演山鸡女友的香港女艺人陈秀茹近期被曝患上乳腺癌,一个月狂瘦13斤并换上义乳;热播韩剧《嫉妒的化身》更是贡献了史上第一个患上乳腺癌的男主角。在十月“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月”到来之际,乳腺癌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日前,第十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顺利落下帷幕,会上发布了包括乳腺癌在内的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乳腺癌专家指出,精准医疗指导下的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将为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目前全球每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乳腺癌。预计未来中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将达到268,000例,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然而乳腺癌并非女性“专利”,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男性约占1%;肥胖是导致乳腺癌的因素之一,预防乳腺癌要积极运动;另外激素替代治疗也会大大增加乳腺癌的风险;钼靶筛查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危害,导致癌症发生。同时在今年ASCO大会上美国专家达成共识:对于没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建议在50岁以上才接受钼靶筛查,50岁以下女性建议采用B超或核磁共振进行乳腺癌筛查。

001

  本文指导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乳腺科学科带头人廖宁教授

  乳腺癌可治愈 精准分型是关键

  尽管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然而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和规范化治疗的推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机会也得到了提升。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乳腺科学科带头人廖宁教授在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表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患者实现10年无病生存定义为治愈,目前基于精准医疗的科学分型和靶向治疗,已经使乳腺癌患者获得治愈希望。以广东省人民医院为例,以历年收治的可见病例来看,80%的乳腺癌患者可以获得治愈。广大女性要加强对乳腺癌的科学认知,无需谈乳腺癌色变。

  乳腺癌并非一种单一的疾病,在倡导精准医疗的今天,乳腺癌的治疗也已经发展到“细分”的程度。廖宁教授进一步指出,乳腺癌可以根据ER、PR、HER2、Ki67等指标不同分为Luminal A、 Luminal B、 HER2阳性和三阴性4种类型。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的60%以上,预后较好。HER2阳性和三阴性的预后则相对较差。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是凶险程度最高的一类乳腺癌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的25%。此类患者预后差、易转移、易复发。如只接受传统化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仅为HER2阴性患者的一半。

  乳腺癌的治疗源自乳腺癌本身的不同类型,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需要规范个体化的“分型”治疗。廖宁教授进一步指出,乳腺癌分类诊疗意识至关重要,乳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应尽快通过基因检测确认所属亚型,并相应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目前,国内三甲医院都可以进行HER2检测。但由于国内HER2检测依然存在不规范、不符合标准的现状。有报道称,与欧洲相比,中国HER2未检测率几乎是欧洲的2倍,即许多中国乳腺癌患者都未进行过HER2检测。

  个体化治疗 助力乳腺癌患者实现治愈

  在刚刚落幕的CSCO学术年会上,廖宁教授担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和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联合大会的主席,她就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诊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多项精彩分享。她说:本次CSCO大会的主题是“精细管理,精准医治”。大数据下的精准治疗概念精确到每个人,由于每个人的基因存在差异,相应需要基于个体差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指导下个体化治疗的代表。她进一步举例,2013年“性感女神”安吉丽娜·朱莉曾接受双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手术,首次让乳腺癌基因检测这一概念被大众认知。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女性由于携带乳腺癌BRCA基因,对双侧乳房进行预防性切除;还有的患者是单侧乳腺癌,要求将对侧乳房切除。今年9月,ASCO最新出台了相关指南,认为乳房切除手术对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而言,是经济高效的策略。

  美国指南建议切除前需要进行BRCA基因突变检测。如果单侧乳腺癌同时有携带基因,这种情况建议切除;如果没有BRCA突变,但终身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仍高于25%的女性,也建议进行切除。廖宁教授指出,随着NGS二代测序技术的进步,基因检测的成本也大大降低。患者可以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如有高风险的,比如母系里面有多个强烈疾病家族史的,医生将指导患者选择性地进行基因筛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进行乳房切除术的患者,可以进行乳房重建。目前随着乳房重建新技术的发展,新型优质的材料可以让再造乳房更自然,并根据患者要求选择乳房大小等。廖宁教授强调,对乳房重建方案的选择是建立在整形外科医师与患者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以患者个体化治疗为原则,综合多种因素来决定的。要选择哪一种乳房重建方案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患者自己的意愿。

  当前精准医疗时代,靶向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地位非常重要,HER2阳性乳腺癌的规范化靶向治疗是精准医疗的经典的案例。近年来,随着曲妥珠单抗等乳腺癌抗HER2治疗分子靶向药物的不断出现,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得以显著提高。靶向治疗不仅避免了传统化疗、放疗等手段对患者的地毯式轰炸,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在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廖宁教授同时指出,包括NSABP31,HERA等国际临床研究,都已经证明了曲妥珠单抗可以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有10年的无病生存,即实现WHO定义的治愈标准。国际多中心临床随机试验HERA研究纳入5102例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结果表明在标准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后接受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1年,可使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10 年无病生存率接近70%,总生存率接近80%,可谓实体瘤治疗领域突破性的贡献。

  自我检查 尽早揪出乳腺癌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防治的重中之重,早期发现乳腺癌对患者的意义远大于目前任何治疗方案。廖宁教授也强调称,定期的乳房自我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的变化,因此20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高危人群,应每月进行1次乳房自我检查。术后病人也应每月自查1次,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征象。检查时间最好选在月经周期的第7-10日,或月经结束后第2-3日,已经绝经的女性应选择每个月固定的日期检查。

  乳房自我检查三部曲如下:

  一视查:站在镜前取各种姿势(两臂放松垂于身体两侧、向前弯腰或双手上举置于头后),观察双侧乳房的大小和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凹陷或皮肤橘皮样改变;有无乳头回缩或抬高等。

  二触查:一侧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用指腹在对侧乳房上进行环形触摸,要有一定的压力。从乳房外上象限开始检查,依次为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象限,然后检查乳头、乳晕,最后检查腋窝有无肿块,乳头有无溢液。若发现肿块和乳头溢液,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三卧查:平卧检查时,待检测上肢举过头放于枕上或用折叠的毛巾垫于待检测肩下。这种位置目的使乳房平坦,易于检查,其方法与触查相同。

  早期乳腺癌病人无任何不适,仅在乳房内有一个比较小的肿块,不痛、不疼,乳头也无变化。因此,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应充分了解乳腺癌自查方法,养成自查的良好习惯。如发现乳房内有可疑的肿块,应尽快到乳腺专科门诊就医。

  健康小TIP:

  39健康网视频专访廖宁教授:

  乳腺增生离乳腺癌究竟有多远?警惕乳房的这些求救信号

  乳腺癌能否治愈?这个问题关键是....

2016-09-30 15:31:11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承载着乙肝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乙肝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乙肝病毒DNA,对乙肝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乙肝病毒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结构独特。其包含多个基因区域,如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等,每个区域都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的生存、复制和感染能力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并在一种特殊的酶作用下,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cccDNA十分稳定,能持续转录出病毒的信使RNA(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实现病毒的大量复制,这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直观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较高时,表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较强,此时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相反,若定量数值较低,说明病毒复制相对受到抑制,传染性较弱。此外,通过动态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DNA定量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反之,若数值不降反升,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对于乙肝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且伴有肝功能异常,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症状有差异,部分有症状者,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复制活跃,却因肝脏代偿能力强而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明显。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所致。黄疸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致。然而,并非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虽然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乙肝大三阳,但由于没有症状,往往容易忽视病情,从而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潜在的损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肝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工肉类等。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1、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都属于高油脂食物。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影响乙肝病情的控制。2、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乙肝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样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使肝脏脂肪变性,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与病情稳定。3、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欠佳,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这类食物后,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4、加工肉类:像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乙肝患者食用后,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其中的添加剂中含有某些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损害的成分,影响肝脏正常功能。乙肝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