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孕期白带变成这样要赶紧看医生

  阴道分泌物(白带),是由水分、蛋白质、醣蛋白、腺体分泌物及其它阴道良性细菌、代谢物所组成。当分泌物的量异常又合并有异常颜色及气味,就应循线追查出异常的源头,以捍卫自身健康。尤其怀孕期间,若不及时纠正问题,很有可能危害到胎儿健康。

  1. 变黄、变黏

  如果准妈妈发现自己的白带呈黄色粘稠状或是因为感染了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本来就存在于阴道,在正常的情况下,白色念珠菌和好菌会维持平衡状态,一旦抵抗力降低或过分劳累,白色念珠菌的数量便会增加,进而形成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会对孕妇造成不适,但不会影响胎儿。

  妇科医生表示,白色念珠菌是霉菌的一种,是孕期常见的阴道感染,当念珠菌感染时,分泌物会呈黄色、类似奶酪的黏稠状,且出现会阴部位发痒、阴道发红等症状,即使治愈复发机率仍高,特别是在抵抗力较低的孕期。

  一般会以阴道塞剂治疗,或是给予止痒药膏局部涂抹于外阴部。赖宗炫医师表示,白色念珠菌感染后,除了按时服药、涂抹药物之外,必须留意平时的生活习惯,不要穿着太紧的裤子,应选择棉质透气材料,以维持阴部的通风、干爽,以免增加白色念珠菌的数量,此外,若是私处毛发较为浓密者,也建议稍做修剪。

  2. 白带灰黄色,还有异味

  如果准妈妈的白带是灰黄色切有异味时,或因细菌性感染导致。妇产科医生表示,细菌性感染通常是厌氧性细菌,厌氧性细菌本来就存在于阴道,但只要量大就会造成感染。感染时,分泌物呈灰黄色且有异味,但不一定会痒,严重者阴部会红肿。

  妇产科医生表示,细菌性感染的治疗以阴道塞剂及口服药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细菌可能沿着子宫颈进入子宫腔,造成羊膜腔发炎,使胎儿感染,感染容易诱发子宫收缩而形成早产,在早期的早产案例中,有50%和感染有关,因此,孕妈咪要特别留意细菌性感染对胎儿可能造成的威胁。此外,细菌性感染也可能是肛门附近的细菌所造成,因阴道和肛门位置相近,容易将肛门口的细菌带至阴道。

  3. 白带有咖啡色血丝

  妇产科医生表示,怀孕初期出现的咖啡色血丝很有可能是“着床性出血”,这是胎盘刚着床时,子宫微血管破裂后造成的些微血丝。一般而言,从最后一次月经算起的4~6周,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若是在此时出现些微的血丝,属正常着床现象,不必过度担心,一两天后就会恢复正常;但若血丝量持续增加,就有可能是流产的征兆,需及时就医。

  怀孕20周前出现量多的血丝都可能是早产征兆,但不代表胎儿不保,只要尽速进入医院进行检查,并做好安胎,还是能保住胎儿。而若是介于20至37周之间的分泌物有血丝,甚至有咖啡色的出血,则代表产前出血,可能是子宫颈扩张、胎盘剥离或前置胎盘等引起,应尽速就医。

2015-12-31 05:49:50浏览7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大牙旁边的肉肿起来了怎么办
大牙旁边的肉肿起来了可通过冰敷、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药物、治疗口腔疾病等方法应对。大牙旁边的肉肿起多因口腔卫生不良、智齿冠周炎、牙周病、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引发炎症,导致牙龈组织红肿。若肿胀持续不消退、加重或伴有发热、剧烈疼痛等,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口腔检查、X线牙片检查等,以明确病因。1、冰敷:在肿胀初期,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对脸颊肿胀部位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和疼痛。2、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各个面都能清洁到位,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饭后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3、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使用局部消炎药物碘甘油涂抹在肿胀的牙龈处,能起到消炎收敛的作用。若炎症较重,可口服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抑制细菌繁殖,缓解炎症,但具体用药需遵循医嘱。4、治疗口腔疾病:如果是智齿冠周炎导致的牙龈肿胀,待炎症缓解后,可考虑拔除智齿。若为牙周病则需进行牙周治疗,通过超声波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必要时可能还需进行龈下刮治。根尖周炎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除炎症。日常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更换牙刷。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掌握正确刷牙方法,避免刷牙用力过猛损伤牙龈。若口腔问题反复出现,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或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嘴唇肿起来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用什么药
嘴唇肿起来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过敏、感染、局部创伤等,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嘴唇肿胀,用药也有所不同,常用的包括氯雷他定片、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具体需遵医嘱进行选择。若嘴唇肿胀严重、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呼吸困难、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一、原因:1、过敏:接触鱼虾、芒果等易过敏的食物、化妆品、唇膏、药物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释放如组胺等化学物质,使嘴唇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渗出,引起嘴唇肿胀。2、感染:唇部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引发炎症,导致嘴唇肿胀。比如唇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毒会在唇部黏膜或皮肤处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出现红肿、水疱等症状。此外,唇部细菌感染也可能因疖、痈等导致嘴唇红肿疼痛。3、局部创伤:被牙齿咬伤、外力撞击、过度舔唇、拔唇毛等,会使嘴唇局部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肿胀。此外,长期风吹、日晒、干燥等环境因素,也可能使嘴唇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出现肿胀、干裂等情况。二、用药:1、氯雷他定片:可用于过敏引起的嘴唇肿胀,该药物能高度选择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有效阻止组胺与受体相互作用,进而减轻过敏反应。遵医嘱使用该药物可缓解嘴唇因过敏出现的肿胀、瘙痒等不适症状。2、莫匹罗星软膏:对于存在细菌感染的嘴唇肿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能与细菌异亮氨酸转移RNA合成酶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减轻嘴唇局部的感染症状。3、红霉素软膏: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沙眼衣原体等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嘴唇细菌感染,减轻嘴唇的红肿疼痛,促进感染部位的恢复,需要按医嘱使用。日常应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唇部清洁,避免过度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避免唇部受到外力伤害。在干燥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维持唇部皮肤黏膜的健康。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脸上起皮屑、摸起来粗糙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脸上起皮屑、摸起来粗糙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医美辅助治疗等。1、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至关重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洁面产品,避免使用过度清洁或强碱性的洗面奶,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洁面时水温不宜过高。清洁后,要及时使用保湿护肤品,如乳液、面霜等,为皮肤补充水分和锁住水分。2、药物治疗:对于因皮肤干燥引起的起皮屑、粗糙,可外用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等,能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缓解皮肤干燥。若伴有皮肤炎症,如脂溢性皮炎等,可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等,但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以防止出现副作用。对于有真菌感染的情况,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等进行治疗。3、物理治疗:可以定期进行湿敷,用生理盐水或具有保湿功效的化妆水浸湿化妆棉或面膜纸,敷在脸上起皮屑的部位,能够缓解皮肤干燥,软化皮屑。此外,红蓝光照射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红光可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性、促进皮肤修复有一定帮助。4、医美辅助治疗:如果脸上起皮屑、粗糙的情况较为严重,可考虑一些医美手段。例如,水光针可以直接将透明质酸等营养物质注入皮肤真皮层,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使皮肤变得水润光滑。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寒冷或高温的环境中,室内可使用加湿器。若脸上起皮屑、摸起来粗糙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瘙痒、红肿、疼痛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酒精肝的人脸上皮肤为何发黑
酒精肝患者脸上皮肤发黑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如营养缺乏,疾病因素如激素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等。如果出现皮肤发黑等症状加重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长期饮酒可能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时会影响皮肤的光泽和颜色,导致皮肤变得暗沉、发黑。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胡萝卜、坚果等。二、疾病因素:1、激素代谢紊乱:酒精肝会影响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例如,雌激素在体内蓄积,会使皮肤血管扩张,同时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使得皮肤色素沉着增加,脸色变黑;其次,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也会促进黑色素生成。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如螺内酯,可通过拮抗醛固酮来间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2、微循环障碍:酒精肝患者肝脏的血液循环可能出现障碍,导致身体各组织包括皮肤的血液灌注减少。皮肤缺氧会使细胞代谢异常,同时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会造成代谢废物堆积,影响皮肤的正常色泽,使其看起来发黑、晦暗。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对于酒精肝患者,首先要严格戒酒,这是治疗的关键。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此外,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肝功能、肝脏影像学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