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率不断增高,乳房肿物是本病很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往往起病突然,发病迅速。患者感觉乳房局部疼痛不适,有刺痛或钝痛,并发现肿块。
肿块多位于乳晕区,或向某一象限伸展。肿块大小不等,大多小于3cm,个别可达10cm以上。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表面可呈结节样,边界欠清,无包膜,常与皮肤粘连,有的乳房皮肤水肿,呈橘皮样变;有的可伴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单纯从临床表现而言,部分肿物很难与乳腺癌进行鉴别。乳腺炎的治疗原则和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存在根本上的不同。没有明确诊断,治疗则无从谈起。那么对于此类患者要如何进一步检查呢?
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查有以下几种:
乳管镜、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摄片、乳腺核磁。乳管镜对于发现隐匿性乳腺炎有一定价值,对于已发病出现肿块的患者,超声、钼靶、核磁是较常见的临床影像学检查。
根据我们临床观察,部分患者钼靶检查过程中局部加压后会导致肿物增大,故如果高度可以浆细胞性乳腺炎建议以超声和核磁检查为主。
当然所有的影像学检查都不能替代最终的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通俗的说就是只有拿出部分组织进行化验才能确定肿物到底是肿瘤还是炎症。
如何获得这些组织呢,建议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皮肤表面仅留像平时抽血一样大小的针眼,即可精准的获取足够量乳腺组织明确诊断。是保守治疗患者明确诊断的不二之选。
(注:作者为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