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切除输卵管能预防卵巢癌吗

  输卵管不仅样子上像一条灌溉用的涵管,而且功能上也像一座桥。过河拆桥在中国文化中无不充满贬义,但对待输卵管,采取“过河拆桥”的态度似乎更好。

  人体有两条输卵管。输卵管的近端连接在子宫角上,内有一节与子宫腔相通,这段位于子宫角肌肉内的 “隧道”称为输卵管间质部。另外一端像把伞,罩在各自的卵巢上,有点像悬拉式桥梁的样子。不过这些悬在卵巢上方的输卵管伞端结构,并不直接与卵巢相连,只是密切的注视着卵巢的一举一动。一旦卵巢有了排卵,这把伞就会把成熟的卵细胞抓起来,放进自己的袋子里(输卵管内)。如果输卵管内正好有精子,那么造人就成功了大半。

  输卵管在人体的作用就这么一丁点儿。除了造人,输卵管没有其它功能。所以计划生育的时候,很多人的输卵管结扎了,也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输卵管曾经得过炎症,输卵管管腔狭窄,受精卵无法通过发炎后狭窄的输卵管,就会在输卵管内停留下来(着床),在停留的部位发育、生长,这就是输卵管妊娠,俗称“宫外孕”。这是个很危险的、需要医生处理的疾病。有时非常危险,危险到会危及生命。

  完成生育任务后,输卵管就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霸。首先,急性子宫内膜炎时,输卵管几乎都会受到波及,形成急性输卵管炎甚至输卵管-卵巢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多人会形成输卵管积水甚至脓肿,或者炎症消退后与周围的器官组织形成黏连,导致长期的下腹痛。这个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多数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而手术治疗吧,似乎又没有什么指证。尤其是黏连,即使手术,术后也可能形成新的黏连,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有了小孩,将这发炎的输卵管切除就好了。如果没有生小孩,处理起来有时很费神。

  除了炎症之外,输卵管还是个产生癌症的器官,不仅高发,而且还嫁祸于人。以前发现输卵管癌很少见,仅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3%。其实是个误解。因为输卵管伞端的细胞发生恶变之后,很少在输卵管上长癌,而是脱落到卵巢上,然后从卵巢上长出来,形成卵巢(上皮)癌;或者脱落到腹腔,形成原发性腹膜癌。所谓的卵巢癌(主要是卵巢上皮癌),发病率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但诊断时多数处于晚期,加之治疗上多数都在没有卵巢癌团队的医院就诊,所以5年成活率很低。国内早期+晚期卵巢癌的5年成活率才37%。由于我国的医疗体系已经形成,这个数据仍将持续下去。

  在卵巢癌中,大约10-20%的患者与乳腺癌一样,是有遗传性的。这里的遗传并非是说癌症本身会遗传,而是说这些患者体内的致癌基因会从母代传给女儿。以前搞不清楚卵巢上皮癌的关系,以为切除卵巢后会防止卵巢癌的发生,实在是冤枉了卵巢。从理论上讲,对高危患者而言,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切除输卵管伞端。由于卵巢上皮癌的发病时间一般在40岁以上,所以这部分人的输卵管,建议在不需要生育功能的时候,予以切除。不过,目前对这个问题,学术界还没有数据支持,只有理论上的必要。

  输卵管的功能就是抓取卵子、运送精子和受精卵。就这么点能耐,也被人类在实验室里模仿得一模一样(试管婴儿)。所以,凡是不再需要生育的妇女,尤其是高危妇女,如果有机会手术,建议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有些女生得了输卵管妊娠,还要拼命保护这条管。其实得过异位妊娠的输卵管,即使保留,对下次妊娠的意义也不大。有资料指出,一旦得了输卵管妊娠,下次再次患输卵管妊娠的几率是正常人的6-12倍。保护的其实不是输卵管,而是再次得病的可能性。

  是不是得过输卵管妊娠的女生就不能做妈妈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切除了一侧输卵管,体内还有一条输卵管。不过,输卵管发炎时往往是两侧同时发生,下次妊娠时还有可能得异位妊娠。对比研究发现,输卵管妊娠的妇女,切除输卵管的患者与保留输卵管的患者比较,两组在再次妊娠机会上,并没有什么统计学上的差别。所以,从保护从自己不再次患异位妊娠和得卵巢癌的角度上看,切除实在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两条输卵管都废了,只要有钱,借助于现代辅助生殖技术,还是有可能生孩子的。

2015-03-26 01:34:17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癌晚期如何治疗
卵巢癌晚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晚期时癌细胞可能已扩散至盆腔、腹腔等部位。若怀疑处于卵巢癌晚期,应及时就医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盆腔CT以及病理活检等,以明确病情。1、手术治疗:对于卵巢癌晚期患者,减瘤手术是重要手段,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减轻肿瘤负荷。患者可经医生操作进行细胞减灭术,通过切除子宫、双侧附件、大网膜以及转移的肿瘤结节等,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2、化疗:化疗药物可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需遵医嘱使用。常用药物有紫杉醇、顺铂等。紫杉醇能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其解聚,从而阻断细胞有丝分裂,达到抗癌目的。顺铂则通过与癌细胞DNA结合,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使癌细胞死亡。化疗一般采用多疗程治疗,可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术后也需进行辅助化疗,清除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3、靶向治疗:针对卵巢癌的特定分子靶点,可按医嘱使用靶向药物。奥拉帕利作用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能抑制癌细胞DNA损伤修复,导致癌细胞死亡,尤其适用于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贝伐珠单抗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使肿瘤缺乏营养供应,抑制其生长。卵巢癌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选择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维持身体营养需求。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加剧、呼吸困难等,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卵巢癌怎么引起的
子宫卵巢癌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非疾病因素如生活方式,以及疾病因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盆腔超声、妇科体检、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子宫卵巢癌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吸烟会导致体内有害物质积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进而增加患癌风险。高脂肪、高糖饮食会引起肥胖,肥胖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刺激子宫内膜和卵巢细胞增生,增加癌变几率。二、疾病因素: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卵巢等部位受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出血,形成囊肿,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导致卵巢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2、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内分泌紊乱,表现为雄激素水平升高、排卵异常等。长期的高雄激素状态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同时也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促使卵巢细胞发生恶变。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对于降低子宫卵巢癌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出现月经异常、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癌中晚期靶向治疗的生存期一般是多久
卵巢癌中晚期靶向治疗后,患者生存期通常在3至5年,但个体差异大。对靶向药反应佳、身体基础好、肿瘤分期早、分级低且转移少的患者,生存期有望接近甚至超过5年;反之可能较短。此外,患者的基础身体状况、肿瘤的具体情况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具体的生存时间。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靶点进行精准治疗的方法,对于卵巢癌中晚期患者,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生长、延缓病情进展。一些患者对靶向药物反应良好,肿瘤得到有效抑制,身体状况相对稳定,可能生存期会接近5年甚至更长;而部分患者可能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等原因,治疗效果有限,生存期可能仅为3年左右。但影响卵巢癌中晚期靶向治疗生存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患者的基础身体状况很关键,如年龄、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一般来说,年轻、身体基础状况好的患者,能更好地耐受靶向治疗的副作用,也更有利于身体恢复,生存期可能相对较长。此外,肿瘤的具体情况也会产生影响,包括肿瘤的分期、分级、病理类型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如果肿瘤分期相对较早、分级较低,且没有广泛转移,那么靶向治疗的效果可能更好,生存期也会相应延长。对于卵巢癌中晚期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建议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对延长生存期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癌是什么原因引起能治好吗
卵巢癌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也与疾病因素相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等。卵巢癌一般不能彻底治好,但早期卵巢癌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即长期生存且疾病不复发。若怀疑患有该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超声、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盆腔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明确诊断。一、非疾病因素:长期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增加患癌风险。过度肥胖,脂肪细胞会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卵巢功能,促进癌细胞生长。建议及时戒烟,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与适当运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二、疾病因素: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长期存在多个小卵泡但难以发育成熟排卵,激素失衡,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持续的内分泌紊乱状态可刺激卵巢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增加卵巢癌发病几率。需积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调节激素水平,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避孕药。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卵巢等部位,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在卵巢内周期性出血,反复刺激卵巢,引发炎症反应,长期作用下可能导致卵巢癌。对于症状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3、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人群,不仅患乳腺癌风险高,卵巢癌发病风险也显著上升。若检测出相关基因突变,在合适时机可进行预防性手术,如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史或相关疾病史的人群。若出现腹胀、腹痛、月经紊乱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