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性25岁后警惕3大“隐形病”

  女人25岁后,往往被称为“多事之秋”,健康是最大追求,预防疾病成了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字眼。3大“隐形病”易盯上25+女性,39健康网编辑教你如何预防?

青年 女 医生 听筒 病历 白板 笔记_9113801_xxl

女性25岁后警惕3大“隐形病”

  “隐形病”一:乳腺癌

  姚贝娜的离开,敲起了预防乳腺癌的警钟。乳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很多成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癌,而乳腺癌的死亡率占女性肿瘤的第一位。那25岁之后如何应对?

  应对方法:20~39岁的女性,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检,每3年做一次乳房体检,特别注意女性青春期、月经期、孕期等特殊阶段的乳房保健,以安全度过“多事之秋”。自我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每月月经来潮后的9~11天,因为此时乳房比较松软,易于发现病变。乳房自检时,应按医生指导的方法进行,以免将正常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引起不必要的惊慌。

  “隐形病”二:韧带拉伤

  女人宽大的髋部使膝、踝关节韧带要承受更大的作用力,所以女人的韧带天生就比男人脆弱得多。因此提醒女人要小心,不要受伤,保护好膝、踝等关节的韧带。一旦韧带拉伤,得用好几个月才能治愈。

  应对方法:女性容易造成肌肉拉伤与韧带的劳损,因此多选择以腿部活动为主的各种体育活动。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滑冰、健美操等带的柔韧性,让双腿变得修长。

  “隐形病”三:骨质疏松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与骨骼严重萎缩的女人要比男人多得多,尤其是更年期的女人。女性从28岁以后钙就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流失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应对方法:多食含丰富钙质的食品,如牛奶紫菜虾皮,平时也适当吃些杂粮。适当安排可以强健骨骼的瑜伽、体操、步行与站立等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很大意义。每日累计2~3小时的站立与步行,可防止钙流失。

  39健康网推荐阅读:

  【女性心血管疾病危害更大】

  【7种好食物“赶走”乳腺癌】

  【哪些是乳腺癌高发人群?】

2015-03-17 01:25:35浏览2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筱婷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25岁女孩腹部被肿瘤占满怎么回事,怎么办
25岁女孩腹部被肿瘤占满,多考虑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卵巢囊肿、腹部脂肪瘤、子宫肌瘤、病毒感染等原因所致,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1、环境因素如果患者长期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诱发肿瘤。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2、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内或者是表面形成的囊状结构,可能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感染因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桂枝茯苓胶囊、红金消结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药物无法改善,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平时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3、腹部脂肪瘤腹部脂肪瘤是指发生在腹部的脂肪瘤,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如果腹部脂肪瘤体积较小,而且没有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注意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患者腹部脂肪瘤体积较大,而且出现不适症状,则可以通过脂肪瘤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4、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非司酮片、左炔诺孕酮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药物无法改善,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5、病毒感染如果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使腹部受到病毒入侵诱发炎症,会出现局部肿块、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昔洛韦胶囊、更昔洛韦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同时患者还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张浩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25岁女性尿道灼热涩痛伴心烦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5岁女性尿道灼热涩痛伴心烦可能与不良卫生习惯、尿道炎、尿道结石、膀胱炎、阴道炎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尿液分析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不良卫生习惯 不经常更换内衣、清洁尿道口不当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发感染,从而出现尿道灼热、涩痛、心烦等症状。建议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香皂或其他可能刺激尿道的产品。确保从前往后擦拭,以减少细菌从肛门传播到尿道的机会。 2.尿道炎 尿道炎是由于致病微生物侵犯尿道黏膜而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可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充血,从而引起尿道灼热涩痛的症状。此外,炎症因子释放还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心烦的情况。对于尿道炎,医生可能会开具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在治疗期间,要多喝水,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冲洗尿道,排出细菌和炎症物质。可以设定每天的饮水目标,例如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可以分多次饮用,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 3.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是指在尿道内形成的固体物质,其阻塞尿液排出通道可能导致尿道压力增加,进而引起尿道灼热涩痛的感觉。结石压迫周围组织还会导致局部不适,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烦躁情绪。如果确诊为尿道结石,可通过手术取出结石,例如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术后每天建议多饮500毫升左右的水,还要适当进行运动,才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运动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为宜,以免过度劳累。 4.膀胱炎 膀胱炎是膀胱黏膜受到细菌感染后发生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膀胱壁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也可能导致尿道灼热涩痛。同时,炎症因子的刺激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心烦的情况。针对膀胱炎,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生素,如盐酸环丙沙星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如果伴有疼痛,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下腹部,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进行2-3次。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的痉挛和疼痛。 5.阴道炎 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类型。炎症反应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瘙痒等症状,有时也会引起尿道灼热涩痛。此外,炎症因子的刺激也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心烦的情况。阴道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而定,如细菌性阴道病可以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则需使用制霉素阴道泡腾片、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等抗真菌药进行治疗,上述药物需要遵医嘱选择,用药时建议佩戴一次性手套,以免引起二次感染。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饮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
张越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25岁女性尿道灼热涩痛伴心烦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5岁女性尿道灼热涩痛伴心烦可能与不良卫生习惯、尿道炎、尿道结石、膀胱炎、阴道炎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尿液分析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不良卫生习惯 不经常更换内衣、清洁尿道口不当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发感染,从而出现尿道灼热、涩痛、心烦等症状。建议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香皂或其他可能刺激尿道的产品。确保从前往后擦拭,以减少细菌从肛门传播到尿道的机会。 2.尿道炎 尿道炎是由于致病微生物侵犯尿道黏膜而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可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充血,从而引起尿道灼热涩痛的症状。此外,炎症因子释放还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心烦的情况。对于尿道炎,医生可能会开具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在治疗期间,要多喝水,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冲洗尿道,排出细菌和炎症物质。可以设定每天的饮水目标,例如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可以分多次饮用,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 3.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是指在尿道内形成的固体物质,其阻塞尿液排出通道可能导致尿道压力增加,进而引起尿道灼热涩痛的感觉。结石压迫周围组织还会导致局部不适,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烦躁情绪。如果确诊为尿道结石,可通过手术取出结石,例如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术后每天建议多饮500毫升左右的水,还要适当进行运动,才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运动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为宜,以免过度劳累。 4.膀胱炎 膀胱炎是膀胱黏膜受到细菌感染后发生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膀胱壁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也可能导致尿道灼热涩痛。同时,炎症因子的刺激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心烦的情况。针对膀胱炎,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生素,如盐酸环丙沙星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如果伴有疼痛,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下腹部,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进行2-3次。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膀胱的痉挛和疼痛。 5.阴道炎 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类型。炎症反应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瘙痒等症状,有时也会引起尿道灼热涩痛。此外,炎症因子的刺激也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心烦的情况。阴道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而定,如细菌性阴道病可以使用甲硝唑栓、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则需使用制霉素阴道泡腾片、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等抗真菌药进行治疗,上述药物需要遵医嘱选择,用药时建议佩戴一次性手套,以免引起二次感染。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饮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助于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