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性更年期后要预防哪些病

魏丽惠 妇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心悸、失眠、乏力、潮热盗汗、情绪激动、月经变化……不少女性从四五十岁开始遭遇这些困扰,其源头很可能就是“更年期”。欧洲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高达94%的妇女会出现一种或多种更年期症状,近2/3更年期妇女的症状会严重影响她们的生活。记者采访各科权威专家,提醒更年期后的女性,应该重点预防哪些病。

  心脏病  心理要减负

  美国一项为期6年的研究发现,女性在更年期前后心脏常会出问题,比如偶尔早搏或一些微小的心电问题,即使没到心脏病的程度,接下来的几年中,心脏病发作或脑卒中的风险也会增加约40%;如果出现明显的心律失常或其他问题,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增加2.5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伟宪表示,临床发现,不少来就诊的更年期女性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等问题,也有个别更严重的情况。这是因为更年期前后,女性的激素分泌出现紊乱,一方面,身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导致血脂水平、凝血功能等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女性情绪波动大,容易急躁,这都对心脏健康不利。她建议,更年期女性要对身体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减轻心理负担;平时应适当加强锻炼,按时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阴道炎  补充雌激素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也被称为是掌管女性激素分泌的开关。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魏丽惠表示,在激素分泌正常的情况下,阴道里的200多种细菌保持平衡状态,整体环境比较健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其分泌的雌激素开始减少,阴道平衡状态被打破,细菌开始繁殖,阴道感染等妇科病就会悄然来袭。

  魏丽惠建议,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雌激素,增强阴道抵抗力;还可适量补充乳酸菌,能帮助调整阴道pH值。另外,一些人认为年纪大了,分泌物少了,内裤没必要换得那么勤,事实上,在此期间更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并更换干净的内裤。

  便秘  生活需规律

  更年期带给女性的一系列麻烦中还包括便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陶琳解释,这是因为更年期女性的焦虑情绪等,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造成肠蠕动减慢,影响排便。不仅如此,更年期一般出现在45~55岁,这个阶段的女性活动量比较少,也会加重便秘症状。

  陶琳提醒,如果出现大便干结,成块状、球状;排便困难,排不出,排不尽;排便次数明显减少,由正常的1~2天一次延长为三四天甚至更长时间一次,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她建议,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如厕,最好选在晨起时、早上空腹时或三餐后,因为这几个时间段结肠蠕动比较剧烈。即使没有便意也要蹲一会儿厕所,有利于调动起肠道的规律运动,建立条件反射。另外,可以适当多吃含膳食纤维、益生菌丰富的食物,如苹果、红薯、酸奶等,促进肠道蠕动。

  乳腺癌 勿滥用补品

  更年期是乳腺最容易出问题的时间,可以说是乳腺癌的高发期。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说,“这是因为乳腺癌与雌、孕激素水平关系密切,处于更年期前后的女性激素水平紊乱,因此比其他年龄组更危险。这期间一些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也会为乳腺癌埋下隐患。”比如,更年期女性多脾气急躁易怒、紧张焦虑,免疫力因此受到影响;这个阶段的女性容易出现体内脂肪代谢紊乱,而过量的脂肪会刺激合成过多的雌激素和催乳素,容易导致乳腺癌;一些人病急乱投医,服用广告里宣称可以滋阴保养卵巢、美容美体防衰老的不合格产品,而这也成为滥用雌激素,引发乳腺癌的重要原因。

  江泽飞建议,更年期女性应尽量调整心态,保持愉快心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高脂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合理锻炼等。另外,更年期女性应对乳房的细微变化予以高度重视,对于突然出现的异常感觉,如乳房体积、形态变化,乳头出水等应特别警惕。

  骨质疏松  补钙晒太阳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指出,老年人群患骨质疏松的男女比例分别是60.72%和90.5%,女性发病率明显要高。因为当雌激素迅速下降时,人体内的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女性体内的钙等矿物质明显流失。温建民建议,更年期女性应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贝类、虾皮、奶类和豆类食品;其次可以补充胶原蛋白,吃点肉皮、猪蹄等;增加运动,注重伸展或灵活性练习;天气好的时候多晒晒太阳。

  妇科肿瘤  定期看妇科

  魏丽惠指出,女性进入更年期,由于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各方面都容易出问题,加上自身情绪状态不稳,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妇科中比较常见的是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因此,这个阶段要格外留意一些不正常的信号,比如已经绝经却发现阴道出血,卵巢已经萎缩却出现肿块等。这些都可能是妇科肿瘤发出的信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超声检查。

  有几类人属于妇科肿瘤的高危人群,应特别留意。一是有这类疾病家族史的;二是肥胖人群、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更易患子宫内膜癌;三是慢性宫颈炎患者、早婚早育者更易患宫颈癌。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降低肿瘤发病最简单的办法,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一旦发现阴道出血、白带增多、腹部发胀、食欲下降等情况,建议都去医院做个筛查。

2015-01-30 01:25:04浏览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男人瘙痒症是怎么引起的
男性瘙痒症是一种以皮肤局部或广泛瘙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其病因复杂,包括非疾病因素如皮肤干燥、不良生活习惯等;疾病因素则涉及股癣、阴囊湿疹、糖尿病等。一、非疾病因素:1、皮肤干燥:皮肤干燥是男性瘙痒症的常见诱因,尤其在秋冬季节或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皮脂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瘙痒。过度清洁、热水烫洗或年龄增长导致的皮脂腺萎缩均可加重干燥症状。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酗酒或高脂饮食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紊乱间接引发瘙痒。调整作息、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症状,若伴随其他异常体征需进一步就医排查潜在疾病。二、疾病因素:1、股癣: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股癣好发于腹股沟、臀部等潮湿部位,表现为环状红斑伴脱屑及瘙痒。治疗需遵医嘱外用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口服伊曲康唑。2、阴囊湿疹:阴囊湿疹与局部多汗、过敏反应或免疫异常相关,表现为皮肤增厚、渗出及顽固性瘙痒。治疗以抗炎、止痒为主,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3、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及神经病变,引发全身性或局部如会阴部瘙痒。控制血糖为根本措施,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同时可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改善症状。早期识别病因并规范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需避免过度搔抓导致继发感染,必要时在皮肤科、内分泌科或消化科多学科协作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男人梅毒10个征兆
男性梅毒的征兆并非固定为10个,但确实存在多种临床表现。男性梅毒可能出现的征兆通常包括硬下疳、梅毒疹、淋巴结肿大、黏膜损伤、脱发、神经系统症状等。1、硬下疳:硬下疳是梅毒早期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在感染部位,如生殖器、口唇、舌头等出现无痛性红色硬结。这些硬结质硬如软骨,周边坚硬,表面可能迅速糜烂、溃疡,但通常不伴随瘙痒或疼痛感。2、梅毒疹:随着梅毒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在全身皮肤黏膜上出现丘疹、斑丘疹、脓疱疹等梅毒疹表现。这些皮疹通常质地较硬,无明显瘙痒或疼痛感,分布范围较广。3、淋巴结肿大:梅毒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感染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这些淋巴结通常可移动、无压痛,并需要较长时间自行消退。4、黏膜损伤:因病毒感染,身体多个器官或组织的黏膜可能遭受损伤,比如口腔、呼吸道、扁桃体等。5、脱发:如果梅毒螺旋体侵犯毛囊,可能会导致头发呈虫蚀状脱落,多发生于颞部、顶部。6、神经系统症状:梅毒还可能累及神经系统,导致头痛、认知下降、记忆力下降、肢体不协调、感觉异常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男性梅毒的必然表现,且不同阶段的梅毒症状有所不同。若怀疑感染梅毒,建议务必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治疗方案或停药。
李名钊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男性非淋性尿道炎的症状有什么
男性非淋性尿道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道分泌物异常、尿道刺激症状、排尿异常等。若症状不缓解或加剧,应及时就医处理。1、尿道分泌物异常:在发病初期,尿道可能会出现少量稀薄的分泌物,多为浆液性或黏液性,颜色一般为透明或淡黄色。随着病情发展,分泌物可能会增多,有时会在尿道口形成痂膜,尤其是在晨起时,尿道口可能会被少量分泌物封住,出现糊口现象。用手挤压尿道时,会有分泌物从尿道口溢出,分泌物可能会变得浑浊,甚至可能带有少量血丝。2、尿道刺激症状:尿道刺激症状是男性非淋性尿道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尿急表现为突然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尿痛表现为排尿时尿道灼热感或刺痛感,可伴有尿道口疼痛。尿道刺激症状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患者症状轻微,重度患者症状明显。3、排尿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表现为排尿时尿流不畅,尿线变细,甚至可能出现尿滴沥的情况,即尿液不能连续成线,而是呈点滴状排出。部分患者会感觉尿道内有异物感,在排尿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有时还可能伴有尿道瘙痒感。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行为,减少感染风险。治疗期间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确保治疗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同时,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性伴侣也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此外,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尿道,促进病情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