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新妈妈母乳喂养可预防乳腺癌

  女性乳房不仅仅是女性的性征之一,凸显魅力的部位之一,当女性晋升新妈妈后,乳房会发挥其孕育宝宝的功能,成为新生儿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有些人为保持乳房的最美形态,可能会选择拒绝母乳喂养,不过专家表示,母乳喂养有利有弊,以健康角度而言,母乳喂养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起到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母乳喂养是宝宝的最佳选择

  对于宝宝而言吗,母乳是营养最全面的饮食选择,研究显示,即便是再好的母乳替代品,如各种品牌的奶粉,也难以达到母乳所具有的全面营养及营养含量。因而,对于新妈妈而言,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母乳喂养是最佳的选择。此外,处于对新妈妈自身健康出发,母乳喂养也是不错的选择。

孩子 婴儿 母亲 哺乳 母乳 喂奶_19838126_xxl

  母乳喂养可预防乳腺癌 

  一、母乳喂养可避免乳汁淤积。母乳喂养有助于排空乳汁,避免长期淤积,引发乳腺炎,进而增加患癌风险。临床显示,哺乳期的妈妈们乳房组织相对脆弱,乳腺炎发病率极高,患病率约为10%。因而,选择母乳喂养,以宝宝吮吸的方式,可以让女性乳腺保持通畅,避免乳房积乳,减少乳癌风险。

  二、母乳喂养可调节内分泌系统。母乳喂养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使得新妈妈体内激素水平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一方面,哺乳期收到雌激素水平刺激的时间变少,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与乳癌相关的荷尔蒙水平,双向作用下有利于预防及抵抗乳腺癌的发生。

  三、哺乳可刺激乳腺再次发育。怀孕和哺乳的过程中,乳腺因激素或者营养需求会进行再次发育,此外,通过母乳喂养,乳房内遗传基因可能会受到破坏的细胞也可以顺利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乳腺癌风险。

  母乳喂养预防乳腺癌至少需坚持半年以上

  虽然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癌风险,但是前提是,母乳喂养周期需达到至少半年以上。有相关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如果仅仅坚持几天,或者一两个月,是不会起到预防乳腺癌的作用的,然而,若可以坚持母乳喂养长达六个月以上,那么女性罹患乳癌的风险就会降低5%。

  39健康网编辑提醒:美丽虽然重要,但是健康才是一切美好的基础,因此在选择喂养方式上,医生一般建议采用天然的母乳喂养,既有利于宝宝的全面健康发育,又有利于新妈妈预防乳腺癌,此外,母乳喂养对于新妈妈身材恢复也有一定的作用。

  39健康网推荐阅读:

  【多数女性乳房自检方式不正确】

  【常戴胸罩不会致癌!抽烟则会】

2014-11-25 04:27:32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精神病好吗
如果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较轻,则通常中医治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若是病情较重,则可能效果不太好。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一些轻度精神障碍,如轻度焦虑症、神经衰弱等,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认为精神状态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例如,对于因肝郁气滞导致的轻度焦虑,中医常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使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这类药物可以调节人体的气机运行,改善因情绪不畅引起的身体不适,进而缓解焦虑症状。同时,中医的针灸疗法也能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对改善睡眠、舒缓情绪有积极作用。但对于重度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等重症精神病,患者一般出现严重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此时,西医的抗精神病药物能够迅速控制症状,如使用氯丙嗪、奥氮平等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幻觉、妄想等症状,降低患者的激越行为。相比之下,中医治疗起效相对较慢,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的急性发作,无法满足患者紧急的治疗需求,所以效果相对较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康复。
艾亮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脚踝韧带损伤中医治疗方法
脚踝韧带损伤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药物、针灸疗法、推拿。但需注意,这些方法均应遵医嘱进行。1、中药内服:针对脚踝韧带损伤,常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如桃红四物汤加减。此方由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等组成,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服用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2、外用药物:外敷膏药或熏洗是常见的外治法之一。例如,云南白药膏可直接贴敷于患处,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此外,使用跌打损伤药酒进行局部熏洗,可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3、针灸疗法:针刺特定穴位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阳陵泉、昆仑等。针灸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反应。对于急性期患者,采用轻度刺激手法;而对于慢性期或恢复期患者,则可适当增加刺激强度,以增强治疗效果。4、推拿:通过专业手法对受伤部位及其周围肌肉进行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群,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现象。同时,适当的推拿还可以提高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要注意的是,推拿一般是在恢复后期进行,而且推拿时手法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针对脚踝韧带损伤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早负重行走,防止二次伤害。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但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方法
中医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熏洗、针灸治疗、穴位按摩等方法。这些方法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1、中药内服: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若属风热犯目证,常用银翘散等方剂,以疏风清热、退翳明目,缓解眼部因风热之邪侵袭引起的痒痛、畏光、流泪等症状。2、中药熏洗: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如野菊花、金银花、蝉蜕、防风等,将这些中药加水煎煮后,趁热用其蒸汽熏眼,待水温适宜时,再用药液清洗眼部。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蒸汽和药液直接作用于眼部,能起到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止痒的作用,改善眼部不适症状,促进眼部炎症的消退。3、针灸治疗:选取眼周及相关经络上的穴位进行针刺。睛明穴位于眼部,针刺此穴可直接疏通眼部经络气血,缓解眼部症状。攒竹穴、丝竹空穴等也常用于治疗眼部疾病,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眼部经气,起到祛风清热、通络止痛的效果。4、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眼周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眼部抵抗力。按摩时,用手指指腹轻轻按压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眼部症状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及时就医。日常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减少过敏的发生。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可记录日常生活中与过敏发作相关的因素,以便更好地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过敏性结膜炎的复发。
艾亮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骨髓纤维化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骨髓纤维化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效果,但难以完全治愈疾病。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中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影响正常造血功能,患者常出现贫血、脾肿大、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骨髓纤维化多与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禀赋不足致使正气亏虚,易受外邪侵袭;后天失养通常是由饮食不节、过度劳累造成的,这些不良习惯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无源;长期情志不畅可能会造成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均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患者除贫血、脾肿大、乏力外,还可能伴有面色萎黄、腹胀、食欲不振等表现。中医治疗骨髓纤维化主要采用辨证论治。对于气血两虚证,常以八珍汤加减,通过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药物,起到益气养血的功效,改善患者贫血、乏力等症状。气滞血瘀证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等药物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缓解因瘀血阻滞引起的脾肿大等症状。此外,中成药鳖甲煎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可辅助缩小脾脏。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调整用药。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气血恢复。饮食上可适当多食用红枣、桂圆等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穿刺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发热、出血等紧急情况,及时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