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乳房坚挺不安全?暗藏患癌危机

  女性拥有坚挺的乳房被认为是“美”的标志,坚挺的乳房其实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致密型乳房”。当女孩拥有致密型乳房时,并不意味着她们很愚蠢,这意味着她们的乳房比正常的乳房拥有更少的脂肪组织,更少的脂肪组织可能就需要更多的腺组织和支撑组织。  


39健康网文章页图片水印

  看似骄傲的坚挺乳房却暗藏着危机。最近,GE医疗全球今年10月发布的调查报告----关于乳腺癌及其风险因素的认知报告《认知的价值》表明,拥有致密乳腺组织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将大幅增加,而人们对此普遍缺乏足够认识,“四分之三的人并未意识到致密乳腺组织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并且“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人能够确定地说出乳腺癌的一些最常见体征及征兆”。报告还指出,由于致密乳腺组织的存在,单一的检测手段并不能完全保证筛查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从个体差异及女性身体的实际状况出发,运用超声、X光及磁共振等多种方式进行针对性检查,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那么,拥有致密乳腺组织的女性平时如何自查早期防范乳腺癌呢?首先要看自己的两个乳房是否对称,皮肤的色泽有无改变,乳头是否有内陷或溢液。主要查看四个方面,包括乳房外形、乳房皮肤、乳头和胸壁。

  1.乳房外形:脱去上衣,面对镜子,双臂叉腰或上举过头,反数次,观察乳房外形轮廓是否完整对称,有无轮廓的异常。正常乳房具有完整的弧形轮廓,这种弧形的任何异常改变都应重视。

  2.乳房的皮肤:注意观察乳房的皮肤是否光滑,色泽是否正常,皮肤有无静脉扩张和水肿,皮肤有无点状凹陷(或称橘皮样变)及区域性凹陷(酒窝征)存在。

  3.乳头:察看两侧乳头高度是否在一条水平线上,两侧乳头、乳晕的颜色是否一样,乳头的皮肤有无脱落或糜烂,乳头是否抬高或有回缩现象。

  4.胸壁:从乳头的外上方至乳头的内下方的胸壁是否有较大的暗褐色病样突起存在,要考虑可能是副乳头或副乳房。

  其次,触摸乳房自查是否有肿块,在触摸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自查次序为:由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由于乳房的外上部分可延伸至腋下,检查时不能忽略了乳房的角状突出部分。小的肿块不易被触摸到,检查时可用左手托住乳房,用右手扪查。乳房下部的肿块常被下垂的乳房所掩盖,可托起乳房或平卧举臂,用另一手扪查,深部肿块如扪按不到时,也可采取前弓腰位检查。最后挤压乳头,注意有无液体流出,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两侧腋窝,注意有无肿大的淋巴结,这样就完成了乳腺的自我检查。

  乳房是女性美的象征,乳腺是女性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它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和在月经周期中乳腺可以有不同的变化,有时可能掩盖恶性肿瘤的存在,而有时又可能将正常的改变误认为是肿瘤,所以细致而正确的乳腺体检必不可少,有助于发现乳腺肿瘤以及鉴别乳腺的良恶性改变。

  

2014-10-22 06:26:33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反反复复发烧是什么引起的
反复发烧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这一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患者积极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找出潜在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或在密闭的空间内工作,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此外,季节变化、气候异常等也可能对体温产生影响,但通常这种影响较为短暂,不会持续导致反复发烧。二、疾病因素:1、感染性疾病:这是导致反复发烧最常见的原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持续或反复的发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感冒、细菌性肺炎、扁桃体炎、脑膜炎等。这些疾病通常伴随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咽喉疼痛、头痛等。治疗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阿奇霉素等。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这类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攻击自身组织,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反复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反复发烧通常伴随有其他系统症状,如关节疼痛、皮疹、乏力等。治疗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来控制病情进展,如环孢素等。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长期处于高温或密闭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此外,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何提前预防春季花粉过敏
提前预防春季花粉过敏可以从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涂抹花粉阻隔剂等方面入手,建议将多种预防方法结合使用,并根据自身过敏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1、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花粉过敏的方法,能有效阻挡花粉进入呼吸道。可以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其对花粉等微小颗粒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时务必佩戴口罩,能显著减少吸入花粉的量,降低过敏发作的风险。2、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过滤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其通过内置的滤网,能吸附、分解或转化空气中的花粉、灰尘等污染物。在卧室、办公室等长时间停留的室内空间放置空气净化器,可24小时持续净化空气,为人们营造一个相对低花粉的环境,尤其适合对花粉过敏较为严重的人群。3、涂抹花粉阻隔剂:花粉阻隔剂一般是通过在鼻腔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阻止花粉与鼻腔黏膜接触,从而预防过敏反应。常见的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在出门前遵医嘱将其喷入鼻腔,轻轻按压鼻翼,使生理性海水均匀分布在鼻腔黏膜上,能有效阻隔花粉,且不会对鼻腔造成刺激或损伤,适合大多数人群使用。预防春季花粉过敏要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和花粉浓度监测信息,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和地区外出。户外活动后及时清洗面部、鼻腔和更换衣物,减少花粉在体表的残留。同时,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过敏原的积累。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春季花粉过敏怎么缓解
春季花粉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缓解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1、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花粉暴露是缓解症状的关键措施。春季花粉浓度较高时,尽量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室内空气。外出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减少花粉吸入和接触。避免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清洗面部,减少花粉残留。2、药物治疗:药物是控制花粉过敏症状的主要手段。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打喷嚏和流涕,分为口服和鼻喷剂两种剂型。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鼻黏膜炎症,改善鼻塞症状。对于伴有眼部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抗组胺滴眼液。严重病例可短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使免疫系统产生耐受性。该疗法适用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疗程较长,通常持续3-5年,但长期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并减少药物依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花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应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窗帘,减少室内花粉积聚。症状发作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严重病例可考虑免疫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重环境清洁和饮食调理。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反复发烧是什么原因
儿童反复发热的原因较为复杂,涵盖非疾病因素如环境温度过高、剧烈运动等,以及疾病因素如幼儿急疹、流感、尿路感染等。当儿童出现反复发热时,要让其多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儿童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室内没有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或者给孩子穿着过多、过厚的衣物,会导致孩子散热困难,从而引起体温升高。2、剧烈运动:儿童在剧烈运动后,身体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会出现暂时性的体温升高。通常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补充适量水分,体温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二、疾病因素:1、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常见婴幼儿急性发热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玫瑰色斑丘疹。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感染后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3、尿路感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大肠杆菌。由于儿童的泌尿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发生感染。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病原体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