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一过性生活就出现尿路感染 建议用抗生素预防

王勇 妇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39岁的李女士是某企业女副总,上个月去了一趟北京出差,回到广州当天突然下身不舒服。“私处发热,排尿时热感明显,阴道里面痒痒的,我以为是天气热引起阴道炎复发。”李女士跟以往一样自治阴道炎,用冲洗液冲洗、阴道塞药。“但是,这回没什么效,阴部瘙痒越发厉害,发展至第三天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李女士方才醒悟“可能是尿路感染!”赶紧叫老公买来盐酸环丙沙星胶囊服用,这才把尿道刺激症状解决了,瘙痒也随之减轻。

  到底李女士是不是患了尿路感染?引起发病的常见诱因有哪些?39健康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广州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勇。

   

39健康网文章页图片水印

   专家简介

  王勇,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妇科负责人  妇科教研室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郧阳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腹腔镜子宫全切、次全切、子宫肌瘤及附件类手术,能够完成经腹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手术、子宫颈癌子宫次广泛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等较复杂手术。曾获中国石化江汉油田科技进步二等奖。

  出诊时间:周二、周六全天


  妇科炎症是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天气湿热需提防发病

  “李女士应该是阴道炎并发下尿路感染。”王勇主任介绍,妇科炎症本身就是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阴道内的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经尿道口上行定植于尿道,使得阴道炎继发尿路感染。在阴道炎伴有尿路感染的情况下,仅用外用药物是不全面的,必须口服药物治疗。

  “入夏以来,妇科门诊接诊的尿路感染患者明显增多。确实有不少患者像李女士那样,开始误以为是普通阴道炎,发展至尿频、尿急、尿痛,才知原来是尿路感染。”他表示,虽已是处暑时节,但离真正入秋还早,盛夏余热未消,不仅妇科炎症高发,而且尿路感染同样高发,并且可能同时有阴道炎和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其中以下尿路感染最多见,感染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女性应注意多喝水,不要憋尿,保持私处的清洁干爽。

  据临床观察,老年绝经后妇女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而且一旦发病容易反复发作,这是为何?王勇说,年轻人有正常性激素水平维持了尿路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而老人绝经之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上皮细胞抵抗力变弱,尿道上皮萎缩,失去了正常的防御细菌的功能,所以老年妇女易发生尿路感染。部分老年人所谓尿路感染其实不是尿路感染,而是绝经后的尿道刺激症状(是由泌尿生殖道萎缩引起的一组症状)。

  常在出差熬夜后突发,游泳水质差也可能诱发感染

  据了解,尿路感染很多时候都是毫无预兆地突然来袭。王勇主任说,夏季尿路感染常出现在两个特殊时间点:一个是出差刚回来,二是熬夜之后,其原因都是人体免疫力下降,让细菌病毒有了可趁之机。而广州妇女下尿路感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见于月经前后。“广东夏季气候湿热,卫生巾、护垫的使用和出汗多,都使得私处局部环境潮热,细菌容易繁殖,加之饮水不足、久坐不动就引起了尿路感染”。他指出。

  在夏末初秋,很多女士喜欢游泳,有的人游泳后感觉下身痒,于是担心公共泳池游泳会不会增加女性患下尿路感染的几率?广州5~6月对市内366间游泳场所水质抽检报告显示,三成泳池水质不合格,其中不乏高档酒店、大型小区内的泳池。这些泳池水质不合格的原因是尿素超标、细菌总数超标、游离性余氯不合格等。

  “目前还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尿路感染与游泳有必然联系。”王勇主任表示,现在的泳池都是含氯消毒水杀菌,游离性余氯不合格就是消毒药剂使用过多,能把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杀死,可能衣原体也不在话下。为什么有的人游泳之后下身痒的厉害,他认为可能是因为消毒水刺激所致,所以一般泳池不会导致下尿路感染。但是,泳池水细菌总数不合格,说明泳池水消毒不到位会致细菌菌落过度繁殖,就可能导致疾病传播,这种情况如果游泳后没有及时洗澡和排尿,细菌通过尿道口上行,就有可能发生上下尿路感染。

   性生活后出现下尿路感染,建议性交后用抗生素

  据估计,大约有1/3的妇女,会在她们一生中的某一时期,出现下尿路感染,其中一部分呈反复发作,且常常与性交相联系。

  王勇主任感叹说,性生活对女性下尿路感染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发现,有的妇女一过性生活就会发生尿路感染。最近几年来,人们才开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虽然有关这一难题的方方面面尚未能了解得很清楚,但我们的确知道,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是由于泌尿道,特别是尿道周围区域存有病原体,如大肠埃希菌,在感染之前或两次感染之间大量滋生。从预防来说,确定和性生活有明确关系的尿路感染,建议性生活后用单剂抗生素进行治疗,性生活后排尿立即用一次常用量抗生素。

  那么,与性交有关的下尿路感染,是否跟个人体质有关,比如过敏体质?对此,王勇表示,有可能。“这部分患者的共同特点都有无症状性菌尿,可以说这是一种隐匿性尿路感染,即患者无任何尿路感染症状,但有细菌尿。这可能是细菌定植能力非常强,或者提示自身免疫对细菌很差,一有细菌就沾染上了,性交似乎促进细菌蔓延到尿道和膀胱,如果膀胱的状态有利于细菌的生长,而细菌又确实是病原体,感染便会发生。”他提醒女性,要留意尿路感染是否与性生活有关,也许你对男性的精液过敏。(通讯员:高三德)

2014-08-29 04:25:32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承载着乙肝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乙肝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乙肝病毒DNA,对乙肝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乙肝病毒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结构独特。其包含多个基因区域,如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等,每个区域都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的生存、复制和感染能力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并在一种特殊的酶作用下,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cccDNA十分稳定,能持续转录出病毒的信使RNA(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实现病毒的大量复制,这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直观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较高时,表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较强,此时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相反,若定量数值较低,说明病毒复制相对受到抑制,传染性较弱。此外,通过动态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DNA定量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反之,若数值不降反升,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对于乙肝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且伴有肝功能异常,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症状有差异,部分有症状者,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复制活跃,却因肝脏代偿能力强而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明显。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所致。黄疸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致。然而,并非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虽然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乙肝大三阳,但由于没有症状,往往容易忽视病情,从而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潜在的损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肝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工肉类等。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1、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都属于高油脂食物。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影响乙肝病情的控制。2、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乙肝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样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使肝脏脂肪变性,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与病情稳定。3、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欠佳,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这类食物后,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4、加工肉类:像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乙肝患者食用后,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其中的添加剂中含有某些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损害的成分,影响肝脏正常功能。乙肝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