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莫把紧急避孕药当常规药 小心吃出“大头佛”

郭蕾 妇科 住院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门诊常有很多女性抱怨,已经吃了紧急避孕药怎么还是怀孕了,或者出现月经失调?”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医师郭蕾表示,大部分紧急避孕药,在房事后72小时内服用有效,如果在服药期间又有性生活,时间就要重复推算。可能是避孕药的广告做得好,所以很多女性把紧急避孕药当常规避孕药来吃,结果吃出“大头佛”。

  5种常用的避孕药,服用方法各不同

  “每种避孕药都有其使用方法,只有谨遵服法,才能起到最佳效果。”郭蕾介绍了临床上常用的5种避孕药物。

莫把紧急避孕药当常规药  小心吃出“大头佛”

  53号抗孕片:是24小时内的补救药,房事后应当立即口服l片(最晚不超过12 小时),然后,第2天早晨服1片,晚上再服1片,此后每天1片,连服3天,共6天,有效率可达95%。

  短效口服避孕药:房事后立即口服2—4片,12 小时后再服用2—4片。

  18甲基炔诺酮是48 小时服用的补救避孕药片,房事后48 小时内服用1片,12 小时后再服用1片。

  米非司酮是房事后72 小时内服用的一种避孕药,但它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才可服用。它属于激素类避孕药物,通过起到引产效应来达到避孕。在服用剂量上要特别注意,因为大剂量的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而小剂量才可以起到紧急避孕的效果。

  毓婷(左炔诺孕酮片):属于激素类避孕药物,主要成分是左炔诺孕酮,它具有抑制排卵,并使宫颈黏液变稠以阻止精子通过的作用,还能抑制子宫内膜发育,这些作用共同达到避孕的效果。在房事后72 小时内服用第l片(0.75 毫克),隔12 小时后再服第2片(0.75 毫克),总量为2片。本品为紧急避孕药,不能作常规避孕药服用。

  紧急避孕药含激素量大,一月内莫服两次

  郭蕾指出,紧急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激素,它的剂量较大,可改变正常子宫的周期性变化,使子宫内膜变薄,分泌不良会很快萎缩退化,不利于孕卵着床。要在发生避孕失败或无避孕房事后72 h内(越早越好)口服紧急避孕药。如果在月经的前半个周期,卵子尚未排出之前,紧急避孕药还有抑制或延迟排卵的作用。

  “避孕药,在餐后或睡前服用能减缓恶心、呕吐等副反应。”郭蕾提醒,如服药后两小时内发生呕吐,应立即补服相同剂量的紧急避孕药并加服止吐药。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在本次月经周期内,不得再发生不避孕房事。若再有房事,应采用常规方法避孕。如出现月经过期,应到医院就诊,做妊娠试验,以确定是否紧急避孕失败。

  其次,紧急避孕药不能常服。郭蕾说,一些已婚育龄妇女认为,既然有紧急避孕措施,平时不采取避孕措施也没关系,反正一旦失败口服紧急避孕药也就行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为紧急避孕药比一般短效口服避孕药含的激素量大,经常使用有害健康,1个月内最好不服用第二次,1年内最好在3次以内。另外紧急避孕药避孕失败而妊娠者,新生儿畸形发生率高,必须终止妊娠。”她说道。

  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不要使用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孕激素,服用后可能影响内分泌,而40岁以上的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容易受影响,服药后更易引起月经紊乱或闭经。(通讯员:盘玮)


2014-07-29 04:00:26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清热止咳汤有哪些
清热止咳汤通常有雪梨川贝汤、莲子百合汤、白萝卜雪梨汤、罗汉果汤、百合固金汤等。 1、雪梨川贝汤 雪梨川贝汤是由雪梨和川贝熬制而成的,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功效,雪梨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两者一起熬汤服用,可以起到清热止咳化痰的作用。 2、莲子百合汤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莲子百合汤服用后可以起到清热止咳的作用。 3、白萝卜雪梨汤 白萝卜雪梨汤是由白萝卜、雪梨熬制而成的,白萝卜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具有下气、消食、润肺、止咳的功效,雪梨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两者一起熬汤服用,可以起到清热止咳的作用。 4、罗汉果汤 罗汉果汤主要是由罗汉果熬制而成,具有清热止咳、润肺、利咽、滑肠的功效。如果存在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可以适当喝罗汉果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5、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汤是以百合、熟地黄、当归、白芍、桔梗等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的汤品,具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食疗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不能用于治疗疾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