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白领女性炎夏需当心“冷房病”

  最近,“冷房病”(也称为“冷房综合征”)袭击办公楼宇内的白领女性,导致频现“病西施”。其实,治疗方法很简单。

  专家建议,首先应调高空调温度,其次在空调间里常披件小外套,临睡前先泡个热水澡等都能有效改善“冷房病”症状。女白领成“病西施”聪明伶俐的晓英留学归来,便被一家著名跨国公司录用。

  她就职的公司办公地点坐落在浦东一幢高级商务楼里。公司明文规定,女性员工工作时间一律穿套裙。可不知怎么回事,晓英近来突然精神萎靡、情绪不振,食欲也明显减小,还经常请病假,同事们戏称她为“病西施”。晓英一直担心自己病了,赶紧到医院就诊。

  医生诊断后说,她的病是由于在冷气足、气温低的办公楼宇内工作时间过长,再加上衣服穿得薄、保暖性差等,导致身体难以适应,从而引起了“冷房病”。从各家医院了解到,由于被“冷房病”侵袭,频感全身疲倦乏力、头晕头痛、咽喉疼痛、腰肩酸痛、手足麻木、肠胃不适等症状而前来就诊的女性不少,甚至还不乏出现月经失调痛经等现象,且以白领女性多见。

  冷气是“隐形杀手”一旦患上“冷房病”之后,轻者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精神面貌,重者还会加重或诱发其他疾病。专家分析,由于现代商务办公楼,进出人员频繁,为保持低温度,中央空调的设定温度一般都较低。如果工作人员着装少、衣服保暖性差,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办公,或从炎热的室外突然进入寒冷的室内,身体感受温差过大,就非常容易患上“冷房病”。

  和男性相比,女性往往天生阳气不足。而女性的夏装不但短衣短裙,还衣单质薄。如果,在温度调得较低的空调房间里,呆得时间过长,甚至还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引起下肢或全身发冷、关节僵硬或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如果在月经前后受凉,尤其是痛经病人,更会加剧痉挛、影响睡眠。

  也因此,还有人称,这办公室里的冷气就是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披肩裤袜可预防三伏天已到,预防“冷房病”还得注重生活细节。专家认为,白领女性压力大、内分泌易紊乱,往往体质弱、免疫力低。一般人不觉得冷的温度,但她们可能就觉得很冷。

  建议室温一般保持在26℃左右为宜,避免冷风直吹颈部和足部。专家建议,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办公时,女性最好贴身穿一件小内衣、或外披一件小披肩,以防冷气侵袭肚脐、肩膀;尽量不要穿短衣短裙,确实工作需要者,也可备件厚点的衣服在身边,或者穿上连裤袜予以保护;平时每工作一小时左右,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四肢。

  专家还提醒,白领女性还要学会自我减压,加强锻炼;饮食不要过于清淡,要注意能量的供给;可适当喝些姜汤,能起到驱寒的作用;晚上临睡前还可洗个热水澡,有助缓解压力,帮助睡眠。

2014-06-13 05:41:13浏览10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王细文
精选
王细文副主任医师妇科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去咨询
擅长妇科单孔腹腔镜、常规腹腔镜及宫腔镜;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的传统手术、生物补片(经闭孔无张力悬吊TVTO)及新式手术治疗(骶棘韧带固定术、骶骨固定术)。对宫颈、阔韧带等特殊部位子宫肌瘤剔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清除,子宫腺肌瘤挖除保留子宫,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保护卵巢功能,输卵管妊娠、巨大卵巢囊肿单孔腹腔镜手术(腹壁无疤痕,美观,保护隐私)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的腹腔镜手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方面有独到见解。宫腔镜方面,通过宫腔镜可对1.异常子宫出血2.不孕症或习惯性流产者3.宫腔内异物4.子宫黏膜下肌瘤5.子宫内膜息肉6.宫腔粘连7.子宫纵隔8.子宫内膜癌等作出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李霞
精选
李霞主任医师妇科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去咨询
月经不调,女性不孕症,生殖内分泌疾病及不孕症的研究和临床诊治,产前检查,妊娠期合并症的处理和预防。
张友国
精选
张友国副主任医师妇科
阜阳市人民医院
去咨询
各种子宫肌瘤微创(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微创治疗,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癌)的治疗),先天性生殖道发育畸形的诊治,盆底功能障碍(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张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女性外阴整形矫治,小阴唇整形,阴道紧缩
查看更多妇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潘正启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缺血型股骨头坏死能自愈吗
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骨骼疾病,通常情况下无法自愈。这一病症由多种因素引发,主要特征为股骨头血供受损,导致骨质破坏与塌陷。缺血型股骨头坏死的核心问题在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正常情况下,股骨头的营养供应依赖于旋股内、外侧动脉及其分支等血管系统。当这些血管因创伤(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长期酗酒等原因遭到破坏时,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停止。没有充足的血液滋养,骨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开始逐渐死亡。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血液带来的修复因子,坏死区域的修复过程受到极大阻碍。与其他部位的组织损伤不同,骨骼的修复需要特定的微环境和持续的血液供应来完成骨重建。而在缺血型股骨头坏死中,这种关键条件缺失,使得骨组织无法自行修复坏死区域,因此难以自愈。随着缺血型股骨头坏死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进一步加大了自愈的难度。早期,在血供减少后,股骨头内的骨小梁开始发生微骨折,骨质逐渐变得疏松。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缺乏有效的修复,坏死区域不断扩大,股骨头的力学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当股骨头承重时,无法承受身体的压力,进而发生塌陷。一旦塌陷发生,股骨头的形态改变,髋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也受到严重影响,关节软骨磨损,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这种进行性的破坏过程无法自行停止,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在面对如此严重且持续进展的损伤时,根本无法逆转病情,更不可能实现自愈。面对缺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应尽早治疗。若病情发展已到中晚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下颌骨重建术、髋关节置换等。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