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绝经女性易与六种疾病结缘

  卵巢是女性性腺器官,它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殖功能,卵巢每个周期都会排卵一次;另一个功能是可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这些性激素对女性全身的各个器官都有重要的作用。当女性进入更年期的时候,卵巢功能开始慢慢衰退,开始出现绝经,绝经后,由于激素的影响,一系列的老年疾病将接踵而至,成为了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的一个困扰。因此,谭晓嫦建议,步入绝经期后的女性朋友需要开始对这些疾病予以重视,以做到早防早治。

  疾病一、更年期综合症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开始萎缩,绝经后雌激素分泌锐减,就会出现烦躁、易激动、潮热等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

  诊疗贴士:对于一些更年期症状特别明显的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更年期早期补充小剂量的雌激素和适量的孕激素,能有效地改善更年期的不适症状,但在服用雌激素期间,必须要定期门诊随访,如有不适,应马上就诊。另外,保持愉悦的心情、合理的膳食、适度的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疾病二、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

  绝经后出血是常见的因激素变化而引发的老年妇科疾病之一,导致绝经后妇女再次发生阴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跟绝经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的主要有:

  (1)炎症:绝经后,卵巢功能明显减退,机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导致阴道、宫颈及子宫内膜等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得细菌、病毒等更容易入侵感染,如老年性阴道炎、老年性尿路感染宫颈炎等。

  (2)功能性子宫失调:处于围绝经期卵巢分泌功能尚未完全退化,仍有较长时间的性激素分泌,子宫内膜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雌激素的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功能失调。

  (3)老年性子宫内膜出血性坏死:又称子宫卒中,是子宫动脉硬化的结果,绝经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引发动脉硬化,当子宫动脉硬化严重时,可导致局部缺血血氧,子宫内膜发生坏死性出血,出血量多少因人而异,出血时间也多不相同,可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大出血,也可表现为间断少量的出血。

  (4)子宫内膜息肉:绝经前妇女正常的子宫膜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较低,甚至无表达,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PR的表达明显低于之前,而ER在绝经前后的表达无太大差异,于是便出现了雌激素持续刺激内膜增生形成息肉。

  诊疗贴士:我们应该把绝经后阴道出血作为一个危险信号,对于这些疾病应该有些了解,一旦发生绝经后阴道出血,应予以重视,积极采取各种必要的检查方法,如宫颈活检、诊断性刮宫、超声等,以便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忌在诊断还不明确前就滥用止血药,以免导致病情掩盖而延误了治疗。

  疾病三、骨质疏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后发生的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而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一般多发生在绝经后10年左右,年龄在55~65岁,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脊柱、髋部、腕部等部位的骨折,其发生率高、危险性大,治疗比较复杂,目前雌激素缺乏被认为是引起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分泌雌激素水平降低,同时伴有维生素D、钙的摄入不足,容易造成继发性骨丢失。

  诊疗贴士:女性到了中年尤其是绝经后,最好能够做到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了解骨骼的情况,及时发现骨密度的变化,从而采取防治措施;平时要多点参加户外活动,饮食中注意多喝些牛奶和多吃点奶制品、海产品、绿叶蔬菜、干果类等,此外,还应该要注意低盐饮食,勿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少喝咖啡、浓茶等,以减少体内钙的流失。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其中,激素补充治疗可以减轻绝经症状和保持骨密度,但更年期女性使用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明确适应症和排除禁忌症后,根据个体情况选用短效的、最小剂量的、天然的雌激素,并注意按时随诊。

  疾病四、心血管疾病

  临床研究表明:女性在绝经前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同龄男性低,但是绝经往往在脂代谢、血压、氧化状态和炎性环境等多个方面给女性机体带来了负面影响,并将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使得绝经后10年女性心血管的发病率与男性接近,而使得女性心血管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始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

  诊疗贴士:虽然绝经后内源性雌激素却是是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多项研究结果也显示,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降低绝经后女性的血压,但在雌激素类型、剂量、雌孕急促配伍比例等上应该要慎重选择。

  疾病五、肥胖

  绝经后妇女由于性激素缺乏,糖脂代谢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因而与绝经前妇女相比较,脂肪分布发生了变化,脂肪沉淀比绝经前增加,所以比较容易发生肥胖。

  诊疗贴士: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及合理膳食。

  疾病六、乳腺癌

  更年期和乳腺癌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第一,女性到更年期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会上升,第二,患乳腺癌的女性,出现更年期综合症的几率也会更高。

  诊疗贴士:乳腺癌细胞酷爱雌激素,得到雌激素的滋养后,乳腺癌细胞便得到茁壮成长,所以,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减少雌激素的产生,阻断雌激素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平时尽量少用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少吃含有可疑雌激素的食品、保健品,更年期症状特别明显,非得要用到雌激素治疗时,也应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剂量短疗程地治疗。

2014-05-25 04:34:41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鼻子出血频繁是怎么回事儿
鼻子出血频繁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干燥、鼻腔黏膜受损、外伤等;疾病因素则涉及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血压、慢性鼻窦炎等具体疾病。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干燥:干燥的空气或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使用暖气等环境会使鼻腔黏膜失去水分,变得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2、鼻腔黏膜受损:频繁挖鼻孔、用力擤鼻涕等不良习惯会直接损伤鼻腔黏膜,导致出血。3、外伤:鼻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可能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若因外伤导致鼻出血,可先采取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就医检查。二、疾病因素: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基因突变导致毛细血管壁脆弱,容易破裂出血。激光治疗或射频消融可用于处理局部出血点。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下降,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后难以迅速止血。治疗包括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或激素疗法,如环孢素A或甲泼尼龙。3、高血压:高血压会使鼻腔小动脉壁变得脆弱,在血压波动时容易破裂出血。控制血压是关键,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来降低出血风险。4、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引起的长期炎症会使鼻腔黏膜血管变得脆弱,容易出血。治疗上可使用抗炎药物,如鼻渊舒口服液或香菊胶囊。建议在出现频繁鼻出血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鼻腔湿润,避免鼻腔受到外力刺激,减少挖鼻孔等不良习惯。若因药物或疾病导致鼻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或进行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大姨妈频繁提前怎么回事
大姨妈频繁提前可能由情绪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也可能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因素导致。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从而使大姨妈提前。患者需调整心态,可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倾诉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二、疾病因素: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肌瘤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从而引起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醋酸亮丙瑞林等进行治疗。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和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组织形成粘连和结节,不仅会引起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还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出现经期提前的情况。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醋酸甲地孕酮等。大姨妈频繁提前的女性,要注意观察月经的量、颜色、质地等是否有异常变化,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樊小娟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散光会引起频繁眨眼睛吗
儿童散光可能会引起频繁眨眼睛,因为儿童视觉系统未发育成熟,散光导致视物模糊等,会让其通过频繁眨眼调整焦距、缓解不适;但儿童频繁眨眼并非全因散光引起,眼部干燥、感染等眼科问题,以及精神紧张、过度用眼等非眼科问题也可能会导致该情况。散光是指眼球的屈光系统不能将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这会导致视物模糊或变形。对于儿童而言,由于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散光可能会带来更为明显的视觉困扰。为了试图看清楚物体,儿童可能会不自觉地频繁眨眼,以此来调整焦距或缓解因散光带来的视觉不适。此外,散光还可能伴随眼睛疲劳和眼压感,这些不适感也会促使儿童通过眨眼来缓解。然而,频繁眨眼并非完全由散光引起。实际上,有多种眼科问题都可能导致儿童频繁眨眼,包括但不限于眼部干燥、眼部异物、眼部感染等。这些眼科问题各自具有不同的症状和发病机制,与散光可能并存,但并非由散光直接导致。此外,儿童频繁眨眼还可能与非眼科问题有关,如精神紧张、过度用眼、环境刺激等。这些因素虽然与散光无直接关联,但同样可能对儿童的眨眼行为产生影响。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画画、看电子屏幕等,建议每用眼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眺望远处或闭目养神。并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一旦发现孩子有频繁眨眼等异常行为,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高勇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睡觉遗精是什么问题
睡觉遗精可能与生理现象、心理因素、疾病影响等方面有关。1、生理现象: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睾丸不断产生精子,附睾、前列腺和精囊腺等附属性腺也会持续分泌精浆,当精液在体内积聚到一定量时,就会以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2、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或者过度关注性方面的信息、频繁浏览色情内容,会使大脑皮层对性的兴奋性增强,从而诱发遗精。比如,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精神持续紧绷,大脑难以放松,对性神经的抑制作用减弱,容易在睡眠中引发遗精。3、疾病影响: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干扰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遗精。例如,患有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身体虚弱,各脏器功能减退,生殖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另外,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脑肿瘤等,可能破坏神经调节功能,引发遗精。若频繁出现遗精现象,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首先,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其次,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穿紧身衣物,减少对生殖器官的刺激。同时,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若调整生活方式后,遗精问题仍未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