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和谐夫妻生活能缓解经前乳房疼痛

  安妮最近换了新工作,虽然待遇不错,但这三个月来她都忙于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就在她好不容易克服了困难,觉得一切都即将进入正轨之时,突如其来的乳房疼痛却开始困扰她,而且疼痛发展到只要稍微按压或轻微震动就胀痛难耐的地步。

  经前胀痛是正常?

  女性的身体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脆弱,乳房的些许胀痛有时只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反应。

  在月经来潮前3-4天,乳房小叶内导管上皮细胞变得肥大,因此,若在月经前三天左右乳房出现胀痛或发硬属于正常现象。在月经来潮之后,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减弱,乳房的疼痛就会自然缓解。

  然而,虽说是正常反应,但当胀痛袭来时仍会感到惶恐。其实,这种袭来的胀痛,是因为乳房受情绪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大,一旦生活节奏紊乱,乳房将率先向你提抗议。

  4类人的不同减痛方法

  1、压力中的你,愉悦养肝胃

  中医学认为,脾胃气虚和肝血不足都会影响乳房与月经的生理状况,而情绪会对肝、脾、胃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原本在经期无明显反应的你,突然开始乳房胀痛,很可能是因为你的某种紧张情绪,导致气血运行失常。由这种原因造成的胀痛,,通常还伴随着月经周期紊乱,经血减少。

  2、“平平”的你,拒绝丰胸产品

  丰胸乳中大多含有较高的雌性激素,短期的使用还好,如果长期使用或用量很大,会影响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而乳房的胀痛正是由于激素水平的提高而引起的。

  在月经的前半周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乳房局部组织充血,造成胸部的疼痛。待到月经过后,这种疼痛随着激素水平的降低而消除。但丰胸乳却可能破坏这一平衡。

  3、有另一半的你,要和谐性生活

  食色性也。长期缺乏性生活,或性生活不和谐,会让女性的身体感到“性饥渴”,从而影响乳房的生理变化。无处发泄的性欲会让乳房的充血不容易消退,或消退不完全。这种持续性的充血,可能会加剧周期性的乳房胀痛。

  4、胖胖的你,减肥才能减痛

  过度肥胖会增加患上乳腺癌的危险,而如果将体重控制在正常体重内,也有将助于缓解乳房的肿痛。

2014-03-20 05:42:12浏览1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祥溢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三甲
双侧乳房疼痛是什么原因
双侧乳房疼痛可能是因为生理性因素,或是由乳腺囊性增生病、急性乳腺炎等疾病引起。 1、生理性因素 如患者是在发育期或在怀孕期间,因体内雌激素升高而导致乳房充血、水肿、胀痛,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担心,可适当进行热敷或按摩缓解。 2、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一些其他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该病属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以乳房肿块为特点,同时伴有轻微的乳房疼痛。疼痛可有多种表现,如隐痛、刺痛,疼痛可是持续性,也可是周期性,多不规律。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乙烯雌酚、黄体酮、达那唑等药物,同时还要保持心情愉快,定期随访观察。 3、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以产后哺乳期的产妇,尤其初产妇较为常见。患者可感觉到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随着炎症发展,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常有病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早期呈蜂窝织炎表现而未形成脓肿之前,应用抗生素可获得良好的治疗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G、苯唑西林钠、头孢拉定等。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患者应停止哺乳,口服溴隐亭、乙烯雌酚等药物治疗。
高进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男人右乳房疼痛什么原因
男人右乳房疼痛多考虑是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度劳累引起的,也可能是外伤、肋软骨炎、乳腺增生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日常生活中长期保持不良的姿势,可能会对乳房部位造成压迫,进而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保持不良的姿势,同时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2、过度劳累若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使身体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体内血液循环,从而出现身体乏力、乳房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3、外伤如果右侧乳房受到外力打击,可能会使局部软组织受损,从而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患者可立即通过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巴布膏、活血消痛酊等药物进行治疗。4、肋软骨炎可能因肋软骨部位受到细菌入侵诱发炎症,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胸壁疼痛、肿胀等现象,还可能会伴随身体发热、四肢酸痛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5、乳腺增生症如果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造成体内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退化不全,从而诱发乳腺增生症,会出现乳房有肿块、乳房疼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乳癖消片、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乳房包块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就诊。
谭玉婷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生气后乳房疼痛是什么原因
生气后出现乳房疼痛,一般是月经期,但也不排除是神经官能症、乳房创伤等因素造成,需要根据以上因素,选择适当方法改善症状。 1、月经期 女性月经到来时,体内会有激素分泌波动变化,影响乳腺组织细胞正常活动,有可能会引起乳腺部位疼痛、发胀等症状。若是月经来临导致,一般属于正常情况,暂时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在月经期做好身体保暖。 2、神经官能症 病人在生气时,颅脑神经递质可能会有分泌紊乱现象,造成神经递质传递混乱,对乳腺组织产生刺激,造成乳房部位疼痛、面色潮红等症状。不建议出现生气等情绪状态,以免影响人体颅脑的神经细胞进行正常活动。患有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的病人,会有躯体感觉障碍出现乳房疼痛。如果不影响生活,可以继续通过药物治疗,缓解心理疾病正常的影响。 3、乳房创伤 若乳房不小心受到坚硬物体碰撞,造成乳房创伤,引起乳房部位发红、肿胀等症状,如果发现乳房创伤,未发现受损部位皮肤破损,及时使用冷毛巾对受损部位冷敷,收缩患处毛细血管,辅助改善以上症状。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化脓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囊肿疾病有关,可以根据以上原因,选择合适方法改善。若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谭玉婷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50岁女人乳房疼痛是怎么回事
50岁女人乳房疼痛多考虑是内衣过紧引起的,也可能是外伤、乳腺增生症、乳腺炎、乳腺癌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治疗。 1、内衣过紧 如果患者穿的内衣过紧,可能会勒住乳房,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出现乳房疼痛、发红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更换舒适的内衣,改善不适症状。 2、外伤 如果乳房受到外力挤压,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现象。患者可以立即通过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 3、乳腺增生症 如果患者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造成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从而诱发乳腺增生症,也会出现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乳癖消片、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4、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伴或不伴微生物感染的乳腺组织炎症,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 5、乳腺癌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情况,是一种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枸橼酸托瑞米芬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乳房部位的护理,避免穿过紧的内衣。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八个月一侧乳房疼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八个月一侧乳房疼痛,可能是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内衣不合适、睡眠姿势不当、乳腺炎、乳腺增生症等原因导致的,可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体内激素水平变化 怀孕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会刺激乳腺腺管和腺泡细胞增生,从而导致乳房出现疼痛、胀痛等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需避免过度挤压,以免导致疼痛的症状加重。 2、内衣不合适 穿着过紧或材质不舒适的内衣会对乳房造成压迫,进而引发疼痛。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衣,确保内衣尺寸合适,材质舒适,避免对乳房造成压迫。 3、睡眠姿势不当 长时间的侧卧可能会压迫乳房,导致受压侧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减慢,出现疼痛的症状。需注意及时调整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侧卧姿,可以尝试使用孕妇枕等辅助工具来提高睡眠质量。 4、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伴或不伴微生物感染的乳腺组织炎症,可能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谨慎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和护理,避免用手抓挠。 5、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房疼痛等症状。乳腺增生症状与心情存在较大关系,孕妇应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保持心情舒畅。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