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经期不适饮食调理要分阶段

  很多女性都面临有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四处求医问药的也不在少数。那么女性究竟应该如何调养,才能让“大姨妈”来的日子舒舒服服过去呢?除了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之外,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

  首先要了解一下月经周期。一个月经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月经中、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从中医角度讲,这四个时期,是一个阴阳不断转化,此消彼长的过程。行经期是阳消阴长的时期,经前期是阳长阴消的时期。两个消长期,两个转化期。

  月经中 金橘萝卜来理气

  这个时期也叫行经期,月经的来潮代表着本次月经周期的结束,也就意味着下一次月经周期的开始。所以,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这个时候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顺利的把经血排出,把身体里的一切陈旧物质排出去,排干净。“留得一分瘀浊,影响一分新生”。

  有的女性在行经的时候,会觉得小腹胀得难受,觉得里边总有一团气,月经也被堵得无法正常流通。这时不妨用金橘或萝卜调理一下,它们具有很好的理气效果,可以把堆积在腹内的气疏通开来。还有一种情况,行经的时候很多女性都会遇到,那就是受寒引起的痛经,不少人会喝姜糖水。其实,除了姜糖水,大枣、樱桃、荔枝、桃子这些水果也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的作用,可以把它们做成饮品,在经期时饮用,既是可口的饮料,还可以缓减痛经,兴奋子宫,帮助将那些堆积体内的瘀浊旧物排除出去,让子宫以全新的姿态来迎接下一次月经的到来。除旧迎新,阴阳交替,这虽然是人体一个自然的代谢过程,但由于气血的消耗,也会使一些女性感觉精神不振、身体乏力。饮用果蔬汁在帮助调经的同时,也可以及时有效地平衡体液代谢,补充水分和防止水肿,帮助体内蛋白质合成,补充因失血造成的维生素及矿物质的丢失。

  卵泡期 枸杞葡萄养卵巢

  这个时期又叫经后期,经后期是一个较长的时期,有些人会将其分为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三个时期。

  经后初期,由于刚刚行完月经,血海一片空虚,阴水的滋长也很缓慢,这时要注意滋养阴液,助其恢复。古人曾经把经后比作产后,就指出了恢复的重要性。

  进入中期,阴水开始滋长,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带下,出现了白带,在初期是没有白带的。滋长的阴水可以滋养卵子,促进卵子的发育,同时由于它溶入到了血分中,也可以涵养血海,促进血海的充盈,这将有利于子宫内膜的增长。

  到了后期,阴水会更为丰盈,白带变得更多、更黏稠,而这些都在为排卵做着良好的准备。大家都知道,世间万物都是阴阳平衡,此消彼长,当阴极度兴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阳会消去得很厉害。所以,在经后中期,尤其是末期的时候,在滋阴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的补阳,阳是动力,只有充足的阳才可以推动阴去达到更高的水平,也就是古人说的“阴中求阳”。

  这个时期,枸杞、桑椹、山药、木耳等果蔬是滋养阴液的绝佳伴侣,可以有效地滋养卵巢,为卵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育环境,促进其完美地发育和成熟。

  还有,在经后初期由于血海空虚,一些女性会贫血,这时一定不能忘了葡萄这个大众水果,它是补气血、强筋骨的佳果。同时,还可以使皮肤变得更光滑细腻,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不少女性有着饮用葡萄酒的习惯,也就在于葡萄经发酵后具有更强大的美容和抗衰老作用。

  排卵期 桑椹菠萝助排卵

  这个时期又叫经间期,因为这个时候会排卵,而这枚卵子将意味着一个生命的开始,所以古人又为它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如“氤氲期”、“真机期”、“开花期”等。此时人体最大的生理特点是通过氤氲状活动排出卵子。此时会出现带下增多、性欲有所增强、腰部酸楚、小腹或有轻微胀痛或烦躁难眠等现象。此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促进排卵,帮助卵子顺利排出。但并不是人人都会顺利排卵,有时候一些女性由于阴阳的不和也会出现排卵不畅的问题,这时一定要注意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帮助排卵最好的伙伴莫过于桑椹、菠萝、豇豆、栗子、高丽菜等这些果蔬,它们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是强肾健肾的最好果蔬食品。肾强健了,不但能帮助卵子顺利排出,还可以大大减少一些女性经间期出血的现象。同时,还会将子宫滋养好,帮助受精卵“安全着陆”,缓解精力过剩后带来的疲劳。

  黄体期 疏肝理气佛手柑

  这个时期又叫经前期,此时人体处于阳盛阴消的状态,体内阳气较盛。一方面,用来温煦子宫,溶解子宫内膜;另一方面,分利阴盛之时所带来的水湿津液,清除生殖器官处的瘀浊水液。而此时,冲任气血也较为旺盛,子宫内膜较厚,松软易脱落,这一切都会为排经或受孕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利的同时必然也有一定的弊端潜藏在里面。由于这一时期阳气偏甚,因而人的心肝气火就比较旺盛,所以很多女性在这个时期,常会出现一些胸闷烦躁、乳房乳头或胀或痛、头昏头痛、睡眠较差等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前期综合征

  前人提出“经前以理气为先”,此时一定要把气儿理顺了,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生气,或者时不时就抑郁,一定要做有意识地调适。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加大压力,使得很多女性在很多时候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妨试试丝瓜、佛手柑、葡萄柚等,能够有效地疏肝理气,缓减这些不良症状。同时还能减少功能性出血的情况,以及防止各种色斑的袭击,让您在经前期也一样优雅美丽。

2014-02-26 05:20:04浏览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权鑫主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戴面罩睡觉对脸部有提升作用吗
戴面罩睡觉对脸部一般没有提升作用。若面部皮肤松弛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选择合适的医美项目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脸部的提升不仅是皮肤表面的紧致,还涉及到深层肌肉和骨骼的支撑。而戴面罩只能在皮肤表面施加压力,无法触及到深层结构。所以戴面罩通常只能起到辅助塑形的作用,一般不能达到提升脸部的效果。此外,如果睡觉时长时间佩戴面罩,还可能会影响到面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皮肤受到负面影响。因此,通常不建议使用戴面罩睡觉的方式来提升面部。 对于脸部松弛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美项目来改善,比如埋线提升、小切口手术提升等。埋线提升是指通过在皮下浅层及深层筋膜层进行埋线,从而提拉以及紧致面部皮肤,进而改善皮肤松弛下垂的情况,一般参考价格为10000~25000元/次,1~3个月内可见到一定的改善。而小切口手术提升是指在局部皮肤上切一个较小的创口,再将提拉线填充进去,通过将松弛的软组织上提、复位、收紧、固定来改善面部皮肤松弛的症状,一般参考价格在50000~80000元/次之间,通常1~3个月之间有所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医美项目的长期效果可能不稳定,需要定期维护或再次手术。此外,上述医美项目可能存在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在正规医院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循术后护理。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面罩雾化器和口含雾化器的区别
面罩雾化器和口含雾化器的区别在于组成和操作、效果和副作用等方面。雾化吸入疗法主要是通过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细小雾滴或微粒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消炎除肿、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稀化痰液、帮助祛痰等治疗作用,通常分为面罩雾化器和口含雾化器。 1、组成和操作 口含雾化器主要由气瓶接头、导管、雾化罐、波纹管、三通、咬嘴组成,通常要先将喷雾器的头部含在嘴里,再进行喷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的空气泄漏,需要病人在主观上主动咬住喷雾器的头部。面罩雾化器主要由气瓶接头、导管雾化灌、过渡接头、罩体、铝片、松紧带组成,面罩雾化器的雾化操作较简单方便,直接罩在脸上用鼻吸入即可,尤其对于小孩子,很难配合完成口含操作,一般选择面罩雾化器。 2、效果和副作用 应用面罩雾化器吸入时,药物经鼻或口进入气道,一般更多是经过鼻腔进入下呼吸道,而经鼻吸入通路中,气流量明显小于经口的气流量,且鼻内的机械阻挡以及存在很多的无效腔,导致药物在鼻腔中潴留,造成药物的流失和浪费、肺内沉积率下降。而采用口含雾化器时,药物直接经口吸入到达下呼吸道,不易造成浪费。此外,面罩雾化器会使药物在鼻腔中潴留,因很多人并不注意清洗鼻腔可导致鼻部感染的风险,还会导致药物被面部皮肤吸附从而引起多种副作用,例如面部吸附激素类药物,有可能留下面部色素沉着,抗胆碱能药物在眼部沉积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和青光眼的恶化。
魏文鑫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V脸瘦脸面罩有用吗
V脸瘦脸面罩对于脸部水肿或轻微松弛可能有用,但对骨骼宽大或脂肪堆积所致脸大基本无用,其无法改变骨骼和减少脂肪。如果使用V脸瘦脸面罩一段时间后未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就医。V脸瘦脸面罩具有辅助塑造V脸轮廓,提升脸部紧致度的作用,如下图所示:在脸部水肿或轻微松弛的情况下,V脸瘦脸面罩可能有一定作用。其原理是通过适当的压力,对面部的肌肉和软组织起到一定的收紧和塑形作用。比如早上起床脸部水肿时,佩戴面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减轻水肿,使脸部轮廓暂时变得清晰。而且长期保持正确佩戴习惯,对防止面部肌肉过度松弛也可能有辅助作用,对于因不良姿势或短暂性面部肿胀导致的脸部不够紧致的人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然而如果是因为面部骨骼宽大,如下颌骨宽或者颧骨高导致的脸大,V脸瘦脸面罩基本没有作用。因为面罩无法改变骨骼的形状。并且,对于脂肪堆积过多的脸大问题,其也很难起到减少脂肪的作用,这种情况单靠面罩无法达到瘦脸目的。此时,建议患者通过运动或医美的方式进行改善,如脸颊吸吮训练、嘴巴开合运动、舌头伸展运动、注射瘦脸、取颊脂垫瘦脸等。对于想要改善面部轮廓的人群,建议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此外,要注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上述医美项目,以保证安全。参考文献:[1]李吉安.面罩(瘦脸美肤V脸):CN202030346574.0[P].CN306275251S[2024-10-30].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