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内裤阴干翻晒有害私处健康

  小小的内裤可能会引发许多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没准都是你天天碰到,却忽略了的。那么女性应该如何选用贴身小内裤,并保证内裤健康呢?

  关键词1:不用翻晒

  Q:每次晾晒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内裤翻过来,但又觉得空气污染严重,内裤会沾染一些灰尘细菌,不知该如何处理?

  A:不少人可能喜欢将洗过的衣服翻晒,认为干得快,阳光照射紫外线还可消毒,不过内裤翻晒不利健康。

  因为烟气、粉尘、微生物、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随着空气的流动而飘浮,当翻晒内裤时,这些有害的物质就会粘附在内裤贴身的一面,穿到身上后,就容易引起过敏发痒,甚至诱发各种皮肤炎症,对于妇女可能还会引起妇科疾病等。

  因此,贴身内裤不宜翻晒,而且在收衣服时还应抖一抖上面的尘埃才好。

  关键词2:纯棉内裤

  Q:选择什么样的内裤对女性生殖健康最安全?

  A:女性生殖道分为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内裤对外生殖器的影响大于对内生殖器的影响。外生殖器包括女性的外阴、阴道下端的一部分。

  过紧的内裤或者化纤的内裤,由于与皮肤的摩擦比较厉害,可能会导致外阴的皮炎,以及过敏现象的发生,导致皮肤瘙痒。

  因此女性要选择纯棉内裤。有些女性喜欢蕾丝内裤,只要裆部是纯棉的就可以。

  关键词3:不能掉色

  Q:买了条内裤,每次清洗都掉颜色,还能穿吗?

  A:染料对身体是有危害的,现在很少采用天然染料来染衣物。

  残留的化学染料虽然不会对女性生殖器官有影响,但它与皮肤接触后,皮肤会对其化学物质有一定的吸收,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如果每次洗都掉色的话,说明内裤质量有问题,建议不要再穿了。

  建议内裤一定要买品质比较好的产品,宁可在别的地方省钱,不能在这里节省。

  关键词4:杜绝腹带

  Q:为了让自己显得更瘦些,经常穿腹带,不知道有什么危害?

  A:穿腹带最大的危害是影响血液循环。腹带会勒紧下肢和腹部,会影响这两个部位的血液循环。

  虽然没有明确数据显示穿腹带对血液循环影响多少,但可以想象,盆腔的血液循环不好,重要脏器和卵巢的血液灌注不好,会影响其功能。

  另外,如果过于年轻的女孩子穿腹带,会影响骨盆的发育。

  关键词5:新内裤要清洗

  Q:新买的内裤是不是一定要清洗后再穿?

  A:新买内衣未经洗涤就穿在身上,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好。这是因为服装在制作过程中为了美观,经常使用多种化学添加剂。如防缩,多采用甲醛树酯处理;增白,多采用荧光增白剂处理;挺括,一般的上浆处理。这些化学物质一般都对人体的皮肤有刺激作用。

  此外,为了防蛀、防霉,所放的防虫剂、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还有,服装会有一些甲醛残留,对身体也会有危害。因此新买的衣服一定要用净水洗涤一遍,挂通风处晾干才能穿。新内裤要清洗也是这个道理。

  关键词6:不能阴干

  Q:每天洗完澡就把内裤顺手洗了,然后晾在卫生间,不知道这样健康不健康?

  A:最好不要把内裤晾在不通风、阴暗潮湿的环境,尤其是得了霉菌性阴道炎的人,霉菌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里生长,因此洗完后最好晾晒。

  如果家里没有晾晒的条件,那也要把内裤晾在通风的环境里,利于干燥,避免滋生细菌。

  关键词7:宽松入睡

  Q:睡觉时不穿内裤可以吗?

  A:都可以,只要不穿过紧的内裤。如果内裤过紧,建议睡觉时换成宽松的,这样血液循环会很通畅,对睡眠也好。

  有些人爱裸睡,也很好,因为女性的阴部常年湿润,容易滋生有害病菌,如果能够保持充分的通风透气,就可以减少妇科常见病的患病几率。

  关键词8:消毒清洗

  Q:自己喜欢用消毒液泡一泡内裤,然后再清洗,请问消毒液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吗?

  A:每天用消毒液给内裤消下毒是可以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用肥皂、洗衣粉、消毒液清洗内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内裤洗干净,因为洗不干净,会有一些化学的残留物质,对人体有一些潜在的危害。

  不过肥皂相对安全一些。

2014-02-15 04:32:13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痣癌变前期有什么症状,应该看哪个科
痣癌变前期有形态改变、颜色变化、大小变化、感觉异常等症状;此类患者应该到皮肤科或肿瘤科就诊。痣是皮肤上的一种局限性皮损,有隆起性和非隆起性两种,若存在疑似癌前变化应积极就医。一、痣癌变前期症状:形态改变:正常的痣通常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一旦痣癌变前期,其形状可能变得不规则,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虫子啃咬过,甚至出现锯齿状。这是因为癌细胞的生长不受控制,向周围组织浸润,破坏了原本整齐的边界结构。颜色变化:健康痣的颜色均匀统一,多为黑色、棕色或褐色。但癌变前期,痣的颜色可能会变深、变浅或变得斑驳不均,出现多种颜色混杂,如黑色中夹杂着红色、白色等。这是由于癌细胞影响色素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色素分泌紊乱。大小变化:一般的痣大小相对稳定,而癌变前期的痣会逐渐增大,直径可能超过6毫米。这是癌细胞不断增殖、堆积的结果,使得痣的体积慢慢膨胀。感觉异常:原本无症状的痣,在癌变前期可能会出现瘙痒、刺痛、灼热感,甚至破溃、出血、结痂后长时间不愈合。这是因为癌组织刺激周围神经末梢,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引发这些不适症状。二、应该就诊的科室:皮肤科:皮肤科医生专注于皮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于痣的良恶性判断有着丰富的经验。其通过肉眼观察、皮肤镜检查等专业手段,能够初步评估痣的情况,判断是否有癌变倾向。如果痣的外观表现出上述可疑变化,首先应前往皮肤科就诊。肿瘤科:当皮肤科医生高度怀疑痣已经癌变,或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黑色素瘤等皮肤癌后,就需要转诊至肿瘤科。肿瘤科医生会根据癌变的具体类型、分期,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利用专业知识对抗癌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身上的痣,建议定期进行自我观察,可拍照记录痣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以便对比发现细微变化。尽量避免对痣的刺激,如反复搔抓、摩擦、暴晒等,减少癌变风险。若发现痣出现上述异常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或轻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妇科炎症每个月都复发会癌变吗
妇科炎症每个月都复发,通常不会直接导致癌变。这一结论基于妇科炎症与癌症发生机制的显著差异。妇科炎症,泛指女性生殖器炎症,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子宫颈管黏膜炎症、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多种类型。这些炎症主要由细菌、真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瘙痒、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而癌症的发生则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演变过程,涉及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虽然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增加细胞变异的风险,但其通常不会直接引起癌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妇科炎症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输卵管粘连堵塞导致不孕、异位妊娠,以及慢性盆腔痛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殖健康造成长期损害。此外,妇科炎症的反复发作还可能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使得阴道pH值升高,阴道自净作用减弱,从而增加感染其他病原体的风险。若妇科炎症反复发作,建议女性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栓、替硝唑栓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或遵医嘱通过激光治疗、液氮冷冻治疗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同时,患者还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痣癌变前期有什么症状
痣癌变前期通常会有一些较为明显的症状变化,包括大小变化、形状改变、颜色变化、表面变化、感觉异常等。如果发现身上的痣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痣的性质。1、大小变化:痣在短时间内,如几个月到一年内明显增大,体积变大或面积扩张,这可能是癌变的一个信号。2、形状改变:原本规则的痣变得形状不规则,边缘不再整齐,出现锯齿状、毛刺状或模糊不清的边界。3、颜色变化:痣的颜色变得不均匀,可能出现多种颜色混合,如棕色、黑色、红色、白色或蓝色等,或者颜色明显加深或变浅。4、表面变化:痣的表面变得不光滑,出现粗糙、脱屑、结痂的现象,甚至有渗液、出血等情况。5、感觉异常:痣周围的皮肤可能出现瘙痒、疼痛、烧灼感等不适,或者痣本身有压痛感。周围皮肤改变:痣周围的皮肤可能出现新的小痣,形成卫星灶,或者出现炎症反应,如红肿等。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日要注意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色素痣部位的摩擦,尤其是领口、袖口等容易与皮肤产生摩擦的部位。避免搔抓、抠挖色素痣,防止因外力刺激导致痣细胞异常增生,增加恶变几率。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色素痣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用温和的清洁产品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要及时擦干,防止水分残留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痣癌变前期有什么症状会痛吗
痣癌变前期会出现痣体形状不对称、边界不规则、颜色改变等症状,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建议患者留意痣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检查。一、症状:1、痣体形状不对称:正常的痣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对称性良好。而在癌变前期,痣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失去规律,可能导致痣的形态变得不对称,这是判断痣是否发生癌变的重要形态学特征之一。2、边界不规则:在癌变前期,痣细胞的异常活跃可能使得其突破原有的边界,向周围正常组织侵袭,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过渡不明显,难以明确区分,出现锯齿状、星芒状等不规则形态。3、颜色改变:癌变前期,由于痣细胞内色素合成和分布发生改变,一些异常的痣细胞可能分泌更多或更少的色素,导致痣的颜色出现斑驳不均的现象,例如黑色中夹杂红色、白色或蓝色等。二、是否引起疼痛:痣在癌变前期一般不会产生疼痛。因为早期癌变主要是痣细胞的异常增殖,尚未侵犯到痛觉神经纤维。当病变进一步发展,侵犯到周围神经或引发炎症反应时,才可能出现疼痛症状。日常生活中,建议尽量避免痣受到反复摩擦、挤压,长期穿着紧身衣物或佩戴首饰可能摩擦到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另外,不要随意用手搔抓痣,以免损伤痣体,诱发癌变。同时,避免过度使用激光、冷冻等方法去除痣,因为不当操作可能刺激痣细胞,增加癌变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