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警惕痛经背后隐藏妇科疾患

  痛经是多数女人都曾有过的经历,那种或钝或尖锐的痛感总能让你不由自主的想原地蹦跶,好把所有疼痛都蹦掉。遭受了“特殊待遇”的女性也很不明白,这种无可逃避又对毫无用处的身体障碍到底为何存在?

  哲人有句话说得好,存在即合理。痛经也并非都是“恶魔”,它虽不能直接对身体有益,可有时候却也是妇科疾病的“警报器”。

  痛经背后隐藏妇科疾患

警惕痛经背后隐藏妇科疾患

  女性在行经期间出现轻微腹痛,小腹下坠等不适,属于正常现象,若腹痛剧烈不能忍受,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则为痛经。有些人认为痛经是女性正常生理现象,饮食起居注意不受凉即可,有些人认为经期腹痛剧烈,吃点止痛片就能缓解,不必去医院就诊,殊不知,行经期间的腹痛可能是一些妇科疾患的临床表现,不予重视,不及时检查,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病况一:宫外孕

  分析:妇科急诊经常遇到痛经的患者,但多数人表示不愿意化验小便排除怀孕可能,给医生造成误诊甚至漏诊。对于月经量异常,伴腹痛明显的人,需通过尿检排除不正常的妊娠可能,否则会造成延误病情治疗,甚至导致患者有生命危险。

  病况二:子宫肌腺症

  分析:子宫肌腺症虽然可表现为痛经,但它伴有子宫肌层弥漫性增厚的改变,甚至伴有肌腺瘤,引起月经量多,需要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需手术治疗甚至切除子宫。

  病况三:人流术后宫腔粘连

  分析:宫腔粘连患者表现为刮宫手术后一月,经血不至或经血量少,伴腹痛剧烈,B超提示有宫腔积液,属于术后并发症,需行宫颈扩张术并注意休息。

  导致痛经四个因素:

  一、内分泌紊乱:如果女性内分泌紊乱会使机体出现不适变化,也会引发不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异常、功血等。而少女因为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导致内分泌失调,所以痛经的出现变得更为经常。也可以理解为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

  二、激素:激素可以促使子宫的肌肉和血管收缩,帮助经血排出。但是某种情况下,例如上述的内分泌失调就会导致激素分泌过剩,而分泌量过多,就会使子宫肌纤维发生强烈的痉挛性收缩,从而引起疼痛。也就是痛经,而激素分泌过剩也比较经常发生在少女身上,可能是因为还处在青春期的缘故。所以这也是导致少女痛经的原因之一。

  三、子宫内膜整块脱落、子宫颈口狭窄:如果在行经时,子宫内膜不成碎片而是整块脱落,排出困难。或子宫颈口较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不能顺利流出,均可子宫收缩,或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疼痛。而少女最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由于自身发育未完成,狭窄和整块脱落是比较常见的。所以这也是导致少女痛经的原因之一。

  四、精神因素:有些少女因缺乏生理知识,行经时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很大,或身体虚弱缺少锻炼,又对疼痛颇为敏感,且耐受力差。所以对疼痛的感觉比一般人敏感。即使轻微的不适,也会觉得疼痛,而且精神越紧张,越感到疼痛。这种疼痛主要是由心理作用产生或加重的。

  出现痛经如何处理:

  一、尽早到医院检查,尤其有出汗、肢冷、面色青紫等伴随症状的剧烈疼痛时,以查明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做到心中有数。痛经严重时,最好能卧床休息半天、一天,这样可大大减轻腹痛。

  二、月经前后和行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不宜过分劳累。

  三、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四、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水洗一次,勤换垫纸。

  五、注意精神调养,解除心理障碍,使精神快乐,气机畅达。

2013-10-18 01:50:34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通常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孩子会突然出现不受控制的动作和声音。这些动作可能包括眨眼、耸肩、做鬼脸等身体抽动,而声音表现则可能是清嗓子、说脏话等。该病症具有较高遗传倾向,相关基因的变异或缺陷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导致抽动症状出现。这种遗传因素使得疾病根源难以彻底消除。在神经生物学方面,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引发神经信号传递紊乱,这是抽动症状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由于神经递质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医学手段很难使其完全恢复正常。此外,心理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或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刺激,都可能加重抽动的症状。即便在治疗过程中,这些因素也可能持续干扰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和缓解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功能,减轻抽动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基因缺陷或完全修复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心理行为治疗同样重要,通过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然而,这些治疗方法都只是对症处理,难以实现彻底治愈。对于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心理压力。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黄体功能不全月经11天怎么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症状,月经11天可能也是该疾病造成的,可通过补充孕激素、促排卵治疗、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1、补充孕激素:患者可以遵医嘱在月经周期的后半周期补充孕激素,如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能使子宫内膜进入完全的分泌期,防止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从而调整经期。黄体酮胶囊也可补充体内孕激素,维持正常的子宫内膜状态,改善月经紊乱情况。2、促排卵治疗:对于因排卵异常导致黄体功能不全的情况,可按医嘱采用促排卵治疗。常用药物有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等。枸橼酸氯米芬能与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结合,干扰内源性雌激素的负反馈,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改善黄体功能。来曲唑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减少雌激素生成,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进而改善黄体功能。促排卵治疗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3、中药调理:中医认为黄体功能不全多与肾虚等因素有关,菟丝子、枸杞子等补肾药,能发挥补肾活血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改善黄体功能。但中药需要在中医师辩证论治后,根据个体情况开方用药,通常需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观察月经周期和身体状况的变化。日常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慢跑、游泳等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体检监测内分泌情况,若月经周期或身体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吃了21天,多久来月经
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21天后,一般在停药后2-7天内会来月经,但个体差异、身体基础状况等因素可能影响月经来潮时间。如果停药后长时间未来月经,应及时就医,可进行血hCG检测、妇科超声等检查,以明确原因。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是一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通常情况下,按周期服用21天后停药,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子宫内膜因失去外源性激素支持而出现撤退性出血,类似月经来潮。多数人在停药2-7天内,子宫内膜会完成撤退性出血过程,月经随之而来。这是因为药物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作用,模拟了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停药后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子宫内膜无法维持原有状态,从而引发出血。然而,有多种因素会影响月经来潮时间。如果本身存在内分泌紊乱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内激素失衡情况较为复杂,即便按规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激素调节过程也可能受到干扰,导致月经来潮时间延迟或不规律。对于此类情况,除了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周期外,还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共同调节月经周期。另外,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干扰月经周期,此时可通过心理疏导、适量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若因过度节食所致,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如果存在子宫或卵巢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粘连、卵巢囊肿等,也会影响月经。对于子宫内膜粘连,可能需遵医嘱在宫腔镜下进行粘连分离术;卵巢囊肿若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能需卵巢囊肿剔除术。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期间,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避免漏服。服药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为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避孕药可以连续吃21天吗
避孕药是否可以连续吃21天取决于避孕药的类型和服用者的个体差异。对于短效避孕药而言,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可以连续服用21天;而对于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则不宜连续服用21天。避孕药主要分为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三大类。对于短效避孕药而言,其正常的用法通常是连续服用21至28天,以抑制排卵、改善子宫内膜环境,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因此,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短效避孕药可以连续吃21天,且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对于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其服用方法和周期与短效避孕药截然不同。长效避孕药一般一个月只需服用一次,而紧急避孕药则主要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的补救,其服用时间通常在事后72小时内,且一年内服用次数不宜过多。这两类药物若连续服用21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月经失调、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女性在服用短效避孕药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服药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或消失。然而,也有部分女性可能对避孕药中的某些成分特别敏感,连续服用21天后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在服用避孕药前,建议女性先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是否适合服用避孕药,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药类型和剂量。在服用避孕药时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