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产后女性 在“塑身”前先给盆底来次“安检”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曾对产后6~8周的准妈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询问妈妈们在孕前、妊娠期及产后42天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和产后下尿路症状。数据显示368例产妇中就有高达13.86%的妈妈在产后42天内至少一次出现尿失禁症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刘刚表示,产后妇女出现“漏尿”现象多是因为盆底功能障碍导致,除此之外不少妇女产后还会伴随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坠胀,尿频、子宫脱垂等症状。因此建议产妇在产后42天的例行复查中对盆底功能进行检查,及早进行干预,以提高产后的夫妻生活质量,预防更年期出现排尿异常等问题。

org_116864

  指导专家:刘刚,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脊柱、关节术后的康复、运动损伤康复,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的神经康复,儿童脑瘫、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治疗,产后康复。技术专长:1、中枢运动控制障碍的康复评估与治疗。2、脊柱关节术后的步态分析和平衡评的评估与治疗。3、肉毒毒素神经阻滞技术缓解肌痉挛。4、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5、悬吊训练技术6、盆底功能的评估与治疗。

   产妇遭遇“漏雨”尴尬 盆底功能障碍导致

  初为人母的Lisa最近有个难言之隐,她发现自己每次一打喷嚏,下体就会有尿液溢出,刚开始还以为是产后没坐好月子留下的“月子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漏尿”现象非但没有减轻还出腰酸背疼,小腹坠胀的问题,无奈下来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竟是盆底功能障碍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刚主任介绍道,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患病率达45%以上,可是患者的就诊率却极低,某国际非营利性组织曾对10427人次进行调查,发现只有25—50%的尿失禁患者找医生咨询,而治疗率仅10%左右。

   为什么产妇成为了该病的高发人群,刘刚主任向小编解释道:“形象来说盆底的功能就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夫妻生活快感、排尿动作、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

  然而,正常人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也就是说这张‘吊床’的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了,‘网’内的器官无法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刘主任说,盆底损伤轻者表现为产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尿频、便秘等不适,重者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甚至造成家庭不和谐。

   顺产女性才需担心出现盆底功能障碍?

  顺产女性,大多有产道扩张,肌纤维变形、张力减退,骨盆不稳定关节脱位等盆底肌肉松懈问题,对于这一点大家很容易理解,那是否盆底功能障碍只针对顺产女性?剖腹产女性是否就不需要担心了呢?刘刚主任反驳道:“的确有研究认为经阴道分娩比剖宫产分娩者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者发病率明显增高,故阴道分娩是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直接损伤盆腔内筋膜支持结构和阴道壁,以及直接或间接破坏盆底肌肉和神经有关,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

   “妊娠、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孕产期体重的增加等因素都是盆腔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剖宫产患者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也需要做盆底康复训练。”

  产后42天,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

   刘刚主任建议,产妇在分娩后42天最好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发现问题尽早治疗,没问题也要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目前来看,大部分产后患有盆底障碍性疾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产后42天大部分产妇的恶露已排净,会阴裂伤及产道粘膜破坏已基本愈合,盆底肌张力恢复,身体各部分机能在逐渐恢复。所以在产后42天进行盆底检查和评估后,应及时开展康复训练,减少盆底功能障碍、尿失禁及脏器脱垂疾病的发生,更好的恢复产后阴道状态,提高性生活质量。

  此外虽然盆底康复治疗被称作“产后必修课”,但事实上,早在计划妊娠期,女性就有必要学习如何准确定位肌群、正确收缩,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地进行盆底训练。因为随着妊娠发展,子宫慢慢增大,盆底承受的压力和损伤也与日俱增。

   针对不同盆底功能障碍症状选择不同的康复训练方式

  其实,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并不复杂,而且治疗效果很好。“轻度的病人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回家做盆底肌肉的锻炼。而中重度的病人可以在医院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的治疗,以尿失禁为例,65%的人能彻底治愈,95%以上的人能缓解。”刘刚主任强调,如果不注意接受任何治疗,随着其年龄的增大,激素水平的下降,肌肉会变得越来越松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也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目前康复训练采取五大治疗方式:

  1、电子生物反馈: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原理,凭借高科技的治疗仪,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馈模式,结合场景反射的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并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盆底障碍性疾病。

  2、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原理是通过神经肌肉刺激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使盆底肌肉强度和弹性增强,同时反射性抑制膀胱兴奋,使尿失禁得到完全控制。

  3、运动治疗:①凯格尔训练(Kegel):有意识的对耻骨—尾骨(即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群进行自主性的收缩锻炼。反复进行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缩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15-30min为一组锻炼,每日进行2-3组,6-8周为一个疗程。②利用thera-band(弹力带、弹力球、振动棒)进行锻炼。

  4、膀胱训练:指导患者记录每天的饮水和排尿情况,填写膀胱功能训练表,有意识的延迟排尿间隔,最后达到2.5—3小时排尿1次,使病人学会通过抑制尿急而延迟排尿。

  5、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重、生活起居规律、避免强体力劳动等。(通讯员:陈晓霖)

2013-08-08 01:41:34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燚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三甲
产后多久上大便正常
产后一般2到3天排便属于正常,产后每位产妇的排便习惯不同,个体差异比较大。 顺产时由于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头不断下降压迫直肠,导致大便部分排出。所以在顺产后当日或顺产后第一天通常并没有排便,而是在顺产后2到3天正常饮食后开始正常排便。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剖宫产手术当日产妇只有翻身的运动,术后的第一天会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以适当下床走动,但是也没有排气,此时也不会出现大便。一般在术后2到3天时,产妇正常排气再加上正常的饮食,此时可以逐渐出现排便。通常顺产与剖宫产相比,剖宫产产妇的排便可能会晚1到2天。如果剖宫产术后出现便秘,可以通过适当食用水果、蔬菜等或在排便时使用开塞露等进行缓解。因此产后需要预防便秘,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很容易发生产后便秘的情况,可以调整饮食和适当的使用药物进行诱导排便。 产妇在产后不建议食用生冷、太滋补的食物,可以多食用含有铁、蛋白质等丰富的食物,比如鱼类、鸡肉、动物内脏以及芹菜、海带等。同时还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但是要注意少量多餐的饮食。另外产后还需要适当地进行锻炼,有助于排气、排便。建议平时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还要减少弯腰、提重物等活动,以免导致出现其他并发症。
张红歌主治医师
邓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产后处女膜可以修复吗
产后处女膜通常可以做修复。分娩过程可能会对处女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撕裂和损伤,但这并不意味着处女膜无法修复。处女膜修复手术主要是针对处女膜破裂后的边缘进行处理。产后处女膜虽然因分娩受到严重破坏,但仍残留有可利用的处女膜组织。医生在手术时,会对残留的处女膜边缘进行修剪,将其修整为整齐的创面,然后利用精细的缝合技术,使用可吸收缝线将这些创面重新缝合在一起。这种手术操作在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无论是传统的处女膜修复术,还是利用先进的微创技术进行的修复,都能够有效地对产后破裂的处女膜进行修复,重新构建处女膜的完整性,达到一定的修复效果。另一方面,女性产后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恢复过程。在产后一段时间内,生殖系统会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在进行处女膜修复手术前,医生会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检查生殖系统的恢复情况、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只要产妇身体恢复良好,不存在手术禁忌证,如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生殖道感染等,就可以进行处女膜修复手术。若考虑在产后进行处女膜修复,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的妇产科或整形科进行详细咨询和检查。与医生充分沟通,如实告知医生分娩方式、产后恢复情况以及既往病史等信息。术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部干燥,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和复查。若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产后女性对性生活没兴趣是不是没恢复好
产后女性对性生活没兴趣,可能是没恢复好,也可能是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阴道炎、产后抑郁症等原因导致的。1、没恢复好如果产后女性的身体比较虚弱,并且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出现对性生活没兴趣的情况。建议产后女性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身体的恢复。2、精神紧张上述情况也可能是因为心理因素导致的,比如在性生活时过度紧张、焦虑,导致性生活时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从而对性生活没有兴趣。建议女性要调整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多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可以适当地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3、内分泌失调如果产后女性的情绪不稳定,或者是经常熬夜,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性生活。建议产后女性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4、阴道炎如果产后女性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阴道,并引发阴道炎,导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还可能会出现性交疼痛等情况,从而影响到性生活。建议产后女性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坐浴,以免加重感染。同时,女性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栓、替硝唑栓等药物进行治疗。5、产后抑郁症如果产后女性没有得到家人的重视,或者是由于角色转变等,可能会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症,导致出现对性生活没兴趣的情况。建议产后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女性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产后女性如果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产后性冷淡的女性有什么表现
通常情况下,产后性冷淡的女性主要表现为情绪异常、阴道分泌物异常、性欲减退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情绪异常产后性冷淡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如果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出现抑郁、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也有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建议患者家属给予充分的理解与鼓励,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慢跑、爬山等体育锻炼,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多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2、身体乏力女性在生产以后,可能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的情况,甚至会伴有精神萎靡的症状。可以多卧床休息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身体等方式进行处理。3、阴道分泌物异常由于产后需要哺乳,可能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出现白带增多、乳白色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内裤,可能会引起阴道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需要保持外阴清洁卫生,每天勤换内裤,以免引起妇科炎症的情况。4、性欲减退产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阴道壁干涩,出现性交痛的情况,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性欲减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5、产后抑郁症如果女性在产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使心理发生改变,甚至会出现产后抑郁症等疾病,从而出现精神萎靡、失眠多梦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心理疏导治疗,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产后女性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如果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关晓琳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自然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是什么原因
女性自然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可能是由于子宫收缩、流产不全、盆腔炎症等因素所导致。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具体病因。1、子宫收缩自然流产后会出现子宫收缩,使子宫逐渐恢复到原本状态,此过程中可能会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小腹隐隐作痛的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进行特殊治疗。2、流产不全如果自然流产没有完全排干净,宫腔内还有残留物,则可刺激子宫,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出现自然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出血量增多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清宫手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3、盆腔炎症如果自然流产后没有注意个人卫生,或过早进行性生活,则容易导致细菌进入阴道,并上行感染至盆腔,诱发盆腔炎症。在炎症的刺激下,盆腔处于充血状态,即可表现为自然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以外也可能跟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在自然流产后,若子宫内膜没有完全脱落,局部血窦开放,会出现自然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的情况,同时还伴有月经异常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